浅析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合作

时间:2022-09-24 03:51:27

浅析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合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在学生的成长教育,家长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学校教育要实现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就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和协调一致的配合。我觉得班主任和家长交流合作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如果这门学问运用得当,那么班主任的工作就会事半功倍,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我就从自己的经历及取得的效果来谈一谈在这方面的体会和感受:

一、诚信正直 为人师表。

一个有渊博学识、广泛兴趣、幽默谈吐的教师,会令学生由衷的敬佩,一个品行端正、办事公正、心地善良的教师,更会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戴。就家长而言,他们最敬重的是教师的人品,最信服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诚信正直、为人师表”就能赢得广大家长的敬重与信任。

二、重视第一次家长会,给家长留下良好的印象。

第一次与家长接触,我们和家长的心情是一样的,都想了解对方,我们是想看一看家长的情况,而家长也十分关心他们的孩子的新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他们同样希望借此了解自己孩子的老师,以便确信他们的孩子是否能更好的学习与生活。因此,第一次家长会要格外重视。

三、充分尊重家长,以诚相待,用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

班主任在与家长交往合作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家长,要讲究一个“诚”字,用诚心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决不能以教训式口吻与家长谈话,特别是当其子女在学校“闯了祸”的时候,班主任仍要在谈话时给对方以尊重。也不能当着学生的面训斥家长,这不仅使家长难堪,有损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而且家长一旦将这种羞愤之情转嫁于孩子,极易形成孩子与班主任的对立情绪。当与家长的看法有分歧时,也应平心静气地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既要以礼待人,更要以理服人。在家访或家长校访时,要及时转换角色,亲和热情,为彼此间的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做好充分的准备,谦虚诚恳与家长交流,专心、耐心倾听家长的意见,让家长知道班主任对孩子及家长的重视,体会到班主任的诚心、工作的细致认真负责而主动与班主任交流合作,积极乐意参与、配合学校教育中。

四、激励家长参与学生管理,形成强劲教育合力

现在的家长都“望子成龙”“盼女成风”,对子女的成长与教育注入了很高的期望。但是,家长由于种种原因对孩子出现的教育问题常常无所适从。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关键班主任要发挥好学校教育引导作用,找准结合点,多渠道让广大家长了解认识学校教育,尽可能地帮助和指导家长建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想方设法激发起家长自主参与教育管理孩子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家庭和学校教育一脉相承同步运行形成合力。

五、要言出必果,不能要轻诺寡信

在班主任工作中,家长提要求的情形常常会遇到。对家长的要求,班主任要首先判断是否合理。合理的、能够办到的,要言出必果,否则不能轻易答应,要婉言谢绝。如:学生眼睛近视,要求座位调前一点。

六、客观如实评论学生,让每一位家长都看到自己孩子的希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也有优秀的地方。在与家长的交往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客观地、全面、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不能以偏概全,使学生家长听后,觉得这是教师的肺腑之言,感到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与学生家长的愿望相一致的,从心底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希望,从而做到心理相容,共同教育学生。

七、要褒奖科任教师教师,不要转嫁责任

班主任和家长的交往,同时还肩负着沟通家长和全体科任教师的任务。在这方面,班主任要当着家长的面多褒奖科任老师的工作精神和教学水平。对教学能力强、知名度高的老师要着意宣传他们的教学成果;对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要着重介绍他们的工作热情和上进心,使家长充满信心和希望。不要说某门功课不好就是科任老师的责任,发生某件不愉快的事又是某老师的错等等,转嫁责任会使家长认为教师之间不团结,师资力量差,甚至想把自己的孩子转走,在心理上阻碍了老师于家长的交往合作。

总之,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教师、家长真诚地交往与合作,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更需要家长从内心深处愿意并积极给予配合,取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和谐统一,团结协作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

上一篇:上海自贸区为信息产业带来契机 下一篇:您的语文课魅力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