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支持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及思考

时间:2022-09-24 02:52:15

关于金融支持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及思考

【摘要】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东莞市便加大力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在支持东莞的产业转型升级中始终发挥着助推器、加速器和导向器的重要作用,成为决定转型升级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东莞市目前产业转型升级现状的了解研究,主要分析了金融业在产业升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东莞市产业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托以上分析尝试性地提出了推动金融支持东莞市产业转型升级的相关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 东莞市、金融业、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作用

一、产业转型升级现状及金融支持产业升级的具体表现

(一)产业转型升级现状

2007年东莞提出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发展战略。2008年上半年开始,市政府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转型升级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核心任务。随后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倒逼压力,更加速了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为此,市政府先后出台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1+26”政策体系。经过几年的努力,东莞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初步成效。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424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6344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3%和14.6%;进出口总额1210.2亿美元,其中出口694.5亿美元,分别增长28.5%和25.9%,恢复并超过了危机前的水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70亿元,增长19%;外资企业关停、外迁数比上年减少11%,增资扩产613宗,增加129宗。具体表现在:

1、加工贸易转型提速。2010年,帮扶1250家来料加工企业转为“三资”或民营企业;新增外资企业研发机构150个,是历年总数的1.5倍,东莞被列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

2、招商引资势头良好。2010年,全市利用合同外资2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7.3亿美元,分别增长60.5%和5.2%。实际引进内资180亿元,增长48%。外资超千万美元项目、内资超亿元项目分别达到88个和87个,增长87.2%和13%。

3、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全市工业技改投入198.1亿元,增长28.2%。专利授权量增长70%。新增省级产业集群省级示范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2个,推动3家企业成功上市。

4、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松山湖晋级部级高新区,虎门港保税物流中心投入运行,对台直航正式通航,生态园首次公开招商,长安新区规划编制等工作扎实推进。

5、节能减排任务的落实。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耗地、耗能分别下降8.3%和8.2%,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

(二)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表现

改革开放使东莞的经济实现腾飞,金融是重要的推动力。2010年末,东莞本外币贷款余额3441.99亿元,是1978年末贷款余额的1755 倍。其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占全市贷款余额的20.25%;制造业贷款占全市贷款余额的17.76%;批发和零售业贷款占全市贷款余额的14.4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全市贷款余额的13.18%;房地产业贷款占全市贷款余额的7.99%。金融服务不仅在总量上突飞猛进地增长,在信贷投向结构上也不断优化,有效推动了各类经济主体的发展。而在经济工作最困难的2009年,一方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大了信贷资金投放力度和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市新增贷款余额1045.02亿元,其中2009年新增贷款余额588.55亿元,比2008年多增359.96亿元,2010年新增贷款余额424.92亿元,有力地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另一方面,东莞经济面临着传统产业调整、新兴产业大发展的重大时机,金融充分发挥了雪中送碳和锦上添花的支持作用,为危机后的东莞经济复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有力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1、实施“10亿元融资支持计划”,10亿撬动1000亿。2008年11月,东莞市政府有针对性地出台了“10亿元融资支持计划”, 通过贴息和分担风险的办法来激发金融机构的放贷积极性,在政策的引导下,信贷资金有选择地流向那些“成长性好、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转型升级潜力的中小企业”,真正契合了“金融创新支持经济转型”的主旨。“10亿元”扶持政策迅速收到积极成效,拉动全市中小企业贷款明显增加。2009年以来全市金融机构累计新增中小企业贷款636.57亿元,而同期大型企业仅新增贷款121.09亿元,中小企业贷款增幅高于大型企业贷款31.92个百分点,至2010年末,全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1673.59亿元,占全市贷款的48.62%。融资计划实施以来,全市金融机构累计为东莞市2099家重点企业发放贷款1627.27亿元,为3396家(次)企业贴息合计2.08亿元,可以说是用10亿元撬动了1000多亿元的信贷资金投放。

2、扶持与奖励企业上市,力促“产融结合”。市政府提供奖励资助政策,对一些有上市潜能或上市成功的企业,给予退税奖励,最高奖励限额高达2200万。与此同时,一些地方金融机构也纷纷制定鼓励企业上市的暂行办法,从政策辅导、资金资助等方面提供支持,取得了初步成效。2009年12月11日,广东众生药业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东莞市第六家上市公司。继众生药业之后,目前东莞市已逐步形成了企业上市梯次结构,共有上市后备企业25家,还有近20家企业与券商签订了保荐协议或保荐意向书。

3、以金融产业带动服务业。东莞是一座制造业城市,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东莞一直都将发展金融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2009年编制了金融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把东莞建设成为金融产业发达,金融综合竞争力强的金融强市,使东莞成为全省乃至泛珠三角地区的金融机构聚集区、金融服务创新区、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先行区、新型金融机构试验区、金融生态示范区”的金融发展目标。2010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165.44亿元,增长4.5%,占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9%和8.1%,金融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地位逐步提升,金融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4、加速推进金融与科技结合。在市政府的指导下,2004年组建了东莞市科技投资担保公司,该公司到目前为止已经为科技企业提供了50多亿元的贷款担保。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缺少有形抵押资产,而知识产权难以得到银行信贷支持的现状,市政府出台了《东莞市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市科技贷款风险准备金管理暂行办法》、《东莞市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和《东莞市专利权质押贷款操作指引》等一系列指导文件,并设立了5000万元的科技融资风险补偿准备金,对以专利权质押的银行贷款损失进行财政补偿,为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创造了条件。目前,东莞建行已成功发放金额为370万元的全市首笔专利权质押贷款。在科技金融结合成效的带动下,2010年全市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18%,专利授权量增长70%。

二、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根植性差,经济转型面临“产业空心化”考验

东莞加工贸易企业多为外方的加工厂,产业升级将面临外方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低梯度地区的风险。由于转型升级的技术研发投入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冒较高的风险,且外方倾向将研发环节留在母国。如果外方投资者能够在现有技术水平下通过将工厂转移到更低成本的区域获取稳定收益,如何让企业留下扎根是转型升级必须面对的问题。企业根植性差决定了我们在产业升级时不能照搬国际经验,金融创新支持产业升级需要发挥更大的创造性和针对性。

(二)产业升级须破解“三有三缺”难题

这“三有三缺”的难题一是东莞最有产业链也最缺产业链。东莞有的是“两头在外”的、由外商完全控制的产业链,缺乏由本土经济所控制的产业链;二是东莞最有钱也最缺钱,一方面基层经济组织和本地居民通过物业和租金方式积累了大量的闲置资金,另一方面需要转型的加工贸易企业和民营中小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实际困难下,产业升级面临“缺血性”风险;三是东莞最有人才也最缺人才。东莞经过30年的发展培养出了一支熟练的产业工人队伍和大量的外贸人才,却十分欠缺能将本地生产资源有效组织起来的本土创业型、自主创新型、品牌策划型人才,从而制约了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三)产业升级中存在产业相对高端与产品低附加值的矛盾

从行业构成看,东莞已经大体完成了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基本实现了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然而,从附加值看,东莞产业结构仍然处于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阶段。由于企业所有权差异,即使本地生产的是高附加值产品,这个附加的价值也没有留在国内,而是母公司通过价格操控和资金运作将其输送到境外。

三、进一步推动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

目前,东莞“双优势”效应(市场经济改革早的先发优势和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后发优势)正逐步消失,面临其他地区的激烈竞争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时期。东莞要实现经济结构从外源型经济为主向内外源型经济并重,产业结构从加工制造环节主导的纺锤型向加工制造与研发服务环节协调发展的哑铃型转变,就必须通过发挥信贷杠杆的作用,优化实物资源配置。一方面,要改善三次产业结构,提升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另方面,要优化同一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生产要素的配置,使生产要素流向符合东莞产业政策要求的行业、企业,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外延型向集约内涵型转变。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给金融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也给金融业发展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金融服务与支持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注重金融发展。一方面,金融业本身就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产业调整升级本身就内含了金融业的做强做大。另一方面,金融业肩负着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资金血液的重要作用,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加速器和导向器。通过信贷杠杆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既可以改善三次产业结构,提升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也可以优化同一产业内部的生产要素配置,使得生产要素向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行业、企业流动,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第二,注重金融创新。一要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当前比较重要的是将信贷政策与环保政策相结合,有效推动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净化东莞发展硬环境。二要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包括优化内控制度,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适当简化中小企业融资审批程序;优化风险管理制度,对于真正有市场、有技术、有效益的企业,即使在抵押、担保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瑕疵,金融机构也可以积极通过与担保公司等中介机构的合作来帮助企业达到贷款条件;三要加大组织创新力度。包括大力引导地方法人机构创新发展模式,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经济的支持服务力度;积极引进台资金融机构,为东莞台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加快筹建小额贷款公司,引导民间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力拓展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股权融资方式,为中小企业研发新产品、提升生产线提供长期、可靠的资金支持。四要加大服务创新力度。比如加大对抵押担保的创新,增加企业的融资担保方式等。五要加大业务创新力度。如为企业创造多方位的融资渠道,提高股权、债权等直接融资在企业融资中的比重。

第三,注重金融稳定。随着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相当部分的低端产业、企业将被停产或转移,东莞的经济增速可能出现放缓,甚至下降。在这一过程中,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可能影响金融稳定。一是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相当部分的银行资产业务会被取消,金融发展将受到限制。更重要的是,许多资产可能会因此转为不良,导致银行坏账急剧上升,金融安全受到挑战。二是许多停产转移的企业本身就是银行的客户,停产转移将使得企业无法按期偿还贷款,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将出现下降,影响金融稳定。三是当前在东莞,村镇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主要来源于集体土地、厂房等的租金收入,随着低端产业和企业的停产转移,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急剧下降。由于许多集体经济组织的厂房建设费用都是来自于银行贷款,随着集体经济组织收入下降,银行的贷款风险将上升。由此可见,东莞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金融稳定将不可避免受到影响。这就要求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尽快行动,共同维护东莞的金融稳定。一方面要强化金融债权领导小组的职能,帮助金融机构顺利清收金融债权,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集体经济组织的支持力度,各方面共同努力,帮助集体经济组织渡过难关。

第四,注重金融合作。东莞产业转型升级要求许多企业向外迁移或就地升级,这一过程中,需要加强境内外金融机构之间以及境内各地区之间的金融合作,助推东莞产业转型升级顺利进行。一是随着“三来一补”企业转型升级为三资企业,企业的财务中心逐步转移到国内,这将有利于内地金融机构为这些企业提供更多的信贷支持,但是这也要求,一方面内地金融机构要与外资金融机构在货币兑换、资金清算、贷款、理财、汇款、信用证、托收以及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改变银行与外资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状况,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境内外金融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通过境内外金融监管部门的协同监管,防范东莞的港、台等外资企业风险对本地金融行业造成冲击。二是东莞产业转型升级,也包括部分低端产业和企业向内地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转移,这就要求东莞的金融机构与转入地金融机构之间加强合作,为企业转移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帮助企业顺利实现转移。

金融支持东莞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实践是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的最好体现。经济是皮、金融是毛,经济是水、金融是船,繁华经济的背后离不开金融的“锦上添花”,遭遇“海啸”冲击的经济更需要金融的“雪中送碳”,经济与金融之间这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良性互动正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东莞和谐金融的主旨所在。

【参考文献】

[1] 朱佳丽,浅析东莞产业升级背景下的产业集群创新[J],全国商情,2010(18)

[2] 罗必良,广东产业结构升级:进展、问题与选择[J],广东社会科学, 2007,(06)

[3] 崔学海,东莞产业升级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05)

[4] 严绿英,东莞产业升级路漫长[J],中国商界,2008(10)

[5] 刘斌,对新经济形势下的东莞产业升级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9(07)

[6] 黄雅金,东莞产业结构升级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J],企业导报, 2009,(07) .

[7] 刘凯文,东莞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南方金融,2006(02)

[8] 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工作会议纪要,2009(1号)

[9] 肖小爱,新一轮产业转移下东莞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趋势[J],商业时代, 2009,(13) .

上一篇:关于建筑幕墙工程中双层通风玻璃幕墙的节能设... 下一篇:山区非均匀回填土强夯地基处理工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