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利与弊

时间:2022-09-24 02:27:59

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利与弊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采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教学是最为常见的教学形式.这两种教学形式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从中获得更多的化学知识体验,掌握更多的化学实验技能,培育他们亲自动手、自主探导、自发研究和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增强他们自主探究的兴趣.然而,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同样都有一定程度的利弊得失.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教师演示实验的利与弊

1.教师演示实验的好处

(1)有利于施展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高中化学教师在化学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就像演员在舞台上进行表演,每一个演示动作都可以蕴含教师自身独特的元素,都可以包含教师艺术化的智慧,不但能起到非常好的辅助教学功效,还能突显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彰显教师特有的教学特质与魅力,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偶像,进而对教学的内容更加感兴趣.

(2)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规范、正确的实验操作习惯.在实验中教师能够非常规范地陈设各种实验材料,具体的演示动作非常有序、逻辑严密,有条不紊地推进整个实验活动,自然非常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规范、正确的实验操作习惯.

(3)有利于缩短教学时间.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引领学生进行演示实验,可以快速地给学生以鲜明、生动、鲜活的感性材料,瞬间让学生耳目一新.结合教师的有效讲解,可以让相关教学概念、原理快速地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观、易懂的形象.例如,由于人们的生活经验,很容易让学生理解用火柴可以点燃酒精灯.此时教师可引入问题:有没有一种办法不用火可以点燃酒精灯呢?让学生放飞思绪去想象、去寻求答案.然后,教师用玻璃棒蘸取少许浓硫酸和高锰酸钾的混合物,碰碰酒精灯的灯芯,结果发现酒精灯立即被点燃了,然后教师给出答案,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化学知识.

2.教师演示实验的弊端

(1)不利于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的演示实验的主动权和控制权都在教师手中,“百看不如一动”,学生对演示实验的观看是一瞬间的,特别是一些化学反应产生的现象往往瞬间即逝,如果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稍开小差,就难以形成较为深刻的烙印.

(2)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精神.高中化学中的演示实验,如果教师做的多了,学生们就会认为这个知识点是重要的;反之,做的少了或没做,有可能让学生认为这个知识点并不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学生产生了误导.凡事都由教师来完成,不利于让学生获得较好的感性认识,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精神.

二、学生分组实验的利与弊

1.学生分组实验的好处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分组实验中,教师有意识地将分组实验有机地融入到新课的教学进程之中,发挥出实验活动在教学中的导向和动力作用,促进学生通过小组实验的方式对化学知识进行探究,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好地独立探究相关化学知识的实验空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激励学生开展自主式小组实验,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对于Na2O2与H2O反应的实验.可以让学生自主组织小组,启迪学生在Na2O2中加不同的水,如加几滴含酚酞的水、普通的蓝墨水、苏打水、汽水,并让学生事先做好分析,预期可以产生的现象和结果,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充分挖掘.

(3)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应对问题的能力.在高中化学分组实验中,通过学生自身的亲自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化学实验相关现象,验证化学反应规律,一方面,可以加深对化学教材的理解,强化对化学知识的再认识、再学习和再提高;另一个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加强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2.学生分组实验的弊端

(1)容易产生不可控制的实验事故.在化学分组实验的时候,或许是学生没有听从教师的安排与吩咐,有的学生经常无从下手,要么模仿其他组的同学,要么在一边袖手旁观,要么看着实验报告“照方抓药”,边看边做.他们常常顾此失彼,手忙脚乱,结果,不但不能实现实验目的,反而损坏了实验仪器,造成了实验事故.

(2)不利于实验操作的规范.在分组实验中,学生经常不拘小节,随意性比较大,细小不规范的操作时常出现.

总之,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两个重要教学模式,它们各有利弊,高中化学教师一定要贯彻落实好新课改理念,弘扬传统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有益之处,并积极克服它们存在的不足,不断提高实验的有效性,使得学生能够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出良好的思考探究、实验操作、协同合作等综合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上一篇: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下一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数学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