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河涌水系综合治理模式

时间:2022-09-24 12:23:01

浅谈内河涌水系综合治理模式

摘要:内河涌是指堤围内的受水利工程设施控制的自然或人工开挖的河道。内河涌不仅承担着供水排水、水产养殖、水上运输、排涝除渍、纳污释污等功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而且对改善和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及弘扬地域文化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目前,内河涌水系作为城市自然环境的重要因素、城市建设的骨架网络,已深深地影响着城市的性质、用地布局以及发展方向。本文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谢边涌水系引用国内外水系治理的模式及所取得成效为例,为确定相应的河涌水系综合整治提供借鉴作用。

Abstracts:Freshwater river embankment by means of establish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n control of natural or artificial excavation of the river. Freshwater river not only bear th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aquaculture, water transportation, cleaning, drainage pollutant release of sewage and other functions, to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very important, but also for the improv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c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living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taste of the city and promote the regional cultur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At present, freshwater river drainage as the city environment are important factors in city construction, the cytoskeletal network, has deeply influenced the nature of city, land use layout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Guangdong Province Foshan City Nanhai District town of Dali Xie side Chung stream quoted at home and abroad water system management mode and success as an example, to determine the corresponding river water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to provide reference.

关键字:内河涌综合治理模式

Key words:Freshwater river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mode

中图分类号: TV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内河涌水系综合治理背景

河流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起源地,与人类文明、文化和历史戚戚相关。河流的健康状况不仅决定着自身的发展演替,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在对河流的改造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河流为人类服务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然而同时却出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对河流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损害,使得河流自然生态功能严重退化。对河流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治理及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人类随意将越来越多的污染物排入河流,引起河流污染也是人类对河流不当利用的主要负面后果之一。近年来由于内河涌污染、淤积、堵塞、萎缩等问题突出,内河涌反过来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二、国内外治理模式

水系综合治理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国内外,生态河提、给河流以空间、控制河流污染、建设滨水景观已成为国际上城市河流治理发展的总趋势。归结起来城市河流的治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设生态河堤是现代城市河流治理的发展趋势

生态河堤是融现代水利工程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生态学、美学等学科于一体的水利工程。作为一种新概念河堤,它以“保护、创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自然景观”为前提,在考虑具有一定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效果,把河堤由过去的混凝土人工建筑改造成为水体和土体、水体和生物相互涵养且适合生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的护坡。

河流以空间,是现代防洪规划的新理念

作为城市防洪的对策措施,在国际上非常重视“堵疏结合、蓄泄并重”的治水理念,给河流以空问,增加河流的过水断面,给洪水以出路。

制污水直接排放入河,是减轻河流污染的根本措施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进行城市河流治理的经验表明,要发挥城市河流的生态功能,控制污水直接排放入河是减轻河流污染的根本措施,英国泰晤士河的治理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设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

城市滨水空间是一个城市能见水、近水、亲水的特色景观环境,也是一个城市建设和开发的热点。20 世纪 60年代,欧美广泛开展以充实改善水空问功能为目的的滨水区建设,拉开了大规模城市水空间规划建设的序幕。以日本东京、横滨滨水区建设和美国巴尔的摩内港建设为代表的遍及世界的滨水区开发,从根本上改变了水空间的形象,重新恢复了它作为城市空间的活力。华盛顿波多马克河绿带规划及日本各地的亲水公园建设,使城市河流再次展现了河水清清、绿树成荫的良好自然风貌。

三、谢边涌水系概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概况。

谢边水系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腹内,是南海区的主要内河涌之一,水系流域涉及佛山市南海区的大沥、罗村及禅城区,地势西北高东低,人口密集,区域经济十分发达。谢边涌水系河涌总长约14.9km,流域总面积约36.6 km2。各支干河涌纵横交错,形成密集的河网,河网密度达到0.41 km/ km2。水系主支干河涌为谢边涌、丰岗涌、朗新涌、茶涌等。本次研究谢边汉涌水系综合治理的河涌主要为谢边涌、公路坑涌、机场涌。

(二)存在问题。

1、防洪排涝能力较低。随着谢边涌水系流域内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上管理不善,沿岸居民河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大量的生活垃圾倒入河涌,使得河涌淤积严重,河道横断面面积减小,过流能力下降,防洪排涝能力大为降低。河涌岸边规划、管理不完善,河岸普遍存在脏、乱、差的现象,人为侵占河道、设障、阻水,严重影响河涌的防洪排涝能力。

2、谢边涌水系各河涌岸边土地多被工厂、民居所侵占,多处存在房屋紧临河涌而建的情况,建筑布局较乱。河岸环境的恶劣,阻碍了人们亲水活动的开展,水文化逐渐消失。

3、水质污染严重。谢边涌水系流域内经济十分发达,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谢边涌流域内区域经济迅猛发展,人口急剧增加,废水排放日益增多,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谢边涌,沿岸单位、住户随意向河涌内倾倒垃圾废渣。由于谢边涌横断面面积较小,水流缓慢,大量的污染物沉淀积累在底泥中,造成谢边涌臭味大,水质污染严重,河流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河涌水质低于V类标准,溶解氧浓度甚至为零,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体原有功能衰退基本丧失,水生态平等遭受破坏。

4、河涌部分道路、桥梁质量较差。河涌部分道路、桥梁由于修筑时间较早、等级低,加上年久失修,质量较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部分桥梁高程较低,结构简单粗糙,不利于河涌的排洪通畅,景观性较差。

5、部分沿岸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差。河涌沿岸有些群众居住的房屋紧临河涌而建,底部高程较低,外面河涌水位相对较高,屋内潮湿,加上水体污染,夏天蚊虫滋生,容易传播疾病,生活环境质量差。

四、谢边涌水系治理方向体系

针对谢边涌水系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治理模式和成功经验,并且考虑河涌综合治理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等构成了河涌综合治理一个有机整体。为此近年来主要实施5个方面的治理:

1、防洪排涝治理。防洪排涝是城市河流的基本功能。该治理主要在于恢复谢边涌水系河道功能,提高行洪能力。2008年至2010年实施谢边涌清涌工程、公路坑涌一期、二期清涌工程,主要是进行河涌清淤及局部补种树苗绿化,打通局部束窄位置,清涌总长度约8000米。通过疏通河道,清除河涌底泥和在适当的地方进行拓宽等手段提高河道行洪能力,减低城区水患。

2、河涌污染治理。谢边涌水系污染主要是工业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中,因此治理工作从两方面入手:减少污染源和治理污染源。具体措施:

(1)对沿河污染企业进行了处置,对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搬迁污染较重的企业,关闭不合要求的企业。2008年关闭10家小熔铸企业、1家陶瓷厂,2009年谢边涌沿岸提升16家铝型材厂。

(2)改造入河生活污水管道。2008年至2010年期间,我镇大力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作建设,而谢边涌水系的谢边涌、公路坑涌、机场涌已纳入了大沥南部片污水收集管网工程和大沥城西污水处理厂一期配套管网工程的纳污范围,在沿河敷设截污干管,将沿河居民的入河生活污水进行截流,输入各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

上述措施从源头上截住河涌的污染源。

3、河涌水生态系统修复。2009年在谢边涌的桂丹路南段、谢边涌的瓜步汛电排站前段采用新型的“生态浮岛”技术,铺设生态浮床3470.2 m2,长度约850米。通过搭建生态浮床、浮床框架、配套设施,浮岛种植水生植物等方式,在满足河道防洪能力的前提下净化河道水质,绿化、美化环境,改善内河涌水环境质量和恢复水体生态平衡,并起到COD等污染物削减的作用。同时不断提高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增强水环境自身的活力。

4、河涌滨水绿化建。2011年6月对谢边涌桂丹路至广三高速段堤岸按高标准进行景观整治,包括沿江景观、河堤绿化、夜间照明、园林小品等项目,进一步改善了谢边涌岸线,营造一个清新舒畅、恬静纯朴、具有岭南水乡风韵的水岸景观。

5、道路、桥梁、管网建设。针对沿河涌部分道路、桥梁存在的问题,同步对这些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在谢边村建设一座钢筋砼结构,总长为42.8m,拱圈总宽5.0m五跨连拱景观桥,桥孔总净跨为33.0m,涌底高程为-1.5m。既利于排洪,又提升了沿岸的景观性。

五、谢边涌水系整治初见成效。

(一)经过的近五年一系列整治措施,谢边涌水系既改善了水质及两岸亲水环境,也巩固了排涝能力,全面营造出清新舒畅、优美恬静的岭南水乡景观。

谢边涌水系生态浮岛

谢边涌新建的五龙桥

谢边涌水系沿线景观

(二)、虽然谢边涌水系经过了近年的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河流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有效工作,还需要加强以下工作:

1、群众安居工程。居民拆迁安置是综合治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时谢边涌沿岸个别房屋紧临河涌而建的现象仍然存在,政府需考虑拆迁户的利益,制定有利于拆迁户的安置政策,运用市场机制,把河流综合治理居民拆迁与旧城改造相结合,使拆迁工程转变为安居工程。

2、水文化建设。河涌环境质量改善后,群众的亲水活动将必将日益增多。因此,要注重开展谢边涌水系亲水活动所配套的地区水文化宣传和建设。

3、强化流域管理,确保整治成效。谢边涌水系管理范围为谢边水系组成河涌水域、岸坡、桥梁以及滨水绿化陆域空间。通过对水质保护与管理、河涌环境卫生管理、滨水绿化管理、亲水平台管理、水生态系统保护占路管理等,以保证整治成果。

4、加大水环境、水生态保护的宣传力度,促进公众对河流整治工作参与、监督、管理。以多种宣传手法,加强人们的水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居民自身对破坏水环境的行为约束,提高人们对河流事业的关心、理解、支持和参与。

内河涌水系综合整治是一项重大而迫切的民生工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整治,使各堤内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排灌体系,达到“暴雨不涝、水清岸绿”的目标,对确保工农业生产用水安全及排涝安全,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改善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环境,保持水乡风貌,延续水乡文化,着力提升城市品位,拉动河涌两岸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只有尽早推进内河的综合整治工作,才能有效制止内河的进一步萎缩和被侵占;才能有效避免河涌两岸的无序建设,提高城市建设水平,避免今后河涌整治因更多的征地、拆迁问题而带来成本加大的问题。水系综合治理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待我们在整治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出更高效、更科学的治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顺德内河涌综合整治理论与实践

[2]佛山市汾江河谢边涌段人工复氧、生态浮岛和水景工程可行性研究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沿海地区软土地基管桩与CFG复合桩的应用 下一篇:浅析当代货物超载罚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