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在变电所中的运用

时间:2022-09-24 11:19:33

智能化在变电所中的运用

摘要 本文以智能化变电站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智能化变电站的基本概念、主要特点、体系结构及相关技术,其次就我国变电站实现智能化的关键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指出我国变电站智能化面临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变电站;智能化;关键技术;一二次设备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6-0160-02

1 智能化变电站基础理论

1.1 智能化变电站的概念

粗略地说,智能化变电站是当前数字化变电站的升级和发展,它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提出的智能电网的规划,进一步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进行充实。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我们将智能化变电站定义为:采用先进的传感器、信息、通信、控制、智能等技术,以一次设备参量数字化和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平台为基础,实现变电站实时全景监测、自动运行控制、与站外系统协同互动等功能,达到提高变电可靠性、优化资产利用率、减少人工干预、支撑电网安全运行,可再生能源“即插即退”等目标的变电站。

1.2 智能化变电站的主要特征

智能化变电站是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基础上进化而成的,作为整个电网建设的重要环节,它的构建与实施,与我国当前智能电网的大前提息息相关,是为智能电网的高度发展而服务的,因此,在智能化变电站的构建过程中,也必须遵循信息化、自动化的科学发展要求,具体应该具备以下功能:一是智能化变电站具有与整个电网协调统一的特点;二是智能化变电站具有较高的运行性能;三是智能化变电站具有同时满足不同电压等级需求的特点;四是智能化变电站具有远程控制与自动值守的特点;五是智能化变电站具有标准化、模块化的特点。

2 智能化在变电站运用的技术探索

在智能化在变电站的运用过程中,通过高层次、高水平的数据信息同步采集,实现了变电站区域协调、总体控制的稳定运行,同时也为智能电网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在我国变电站中运用智能化的过程,需要充分实现设备整合、功能强化、数据共享、控制灵活等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须经过多方面技术的应用作为基础保障,因此,本章将从智能化在变电站中的运用技术为切入口,探索在建设智能化变电站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相关技术。

2.1 智能化变电站标准信息基础的架设

将智能化在变电站中进行完美地运用,必须依托一整套完整地、可靠地数字技术和信息标准设施来完成,这些基础性标准的研究,根本目的是为变电站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明确性标识,相当于为每种信息都定义了一种全网唯一的编码。智能化变电站标准信息基础的架设包括设备信息的统一建模、智能变电站的时间同步、标准化的通信网络等标准和设施。

2.2 一、二次设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中,通常包含有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一次设备主要有变压器、开关设备、互感器等,二次设备主要有辅助平台、自动化系统、一些自动化组件等。将智能化技术充分应用在变电站中的首要标志之一就是对一、二次设备的智能化。这些一、二次设备在使用智能化集成技术之后,整个变电站将实现一种转变,由以往分散的运行状态转变为集成、标准的智能体的有效组合,这种组合能够在智能电网的大背景下,达到与各电网系统之间的合作与协调的目标。对一、二次设备的智能化技术,通常采取对主要设备进行智能化的方式,具体就是分别实现对主变压器的智能化、开关设备智能化、互感器智能化、以及与二次设备的综合集成等。

2.3 变电站数据的智能化采集技术

数据是智能化变电站的根本,也是变电站系统运行的血肉,数据采集技术的智能化将为变电站智能化奠定基础。智能化采集主要是指对变电站基础信息的标准化、一体化采集的过程,它能够智能变电站内部信息流、业务流的充分整合。

智能化在变电站的运用需要多个方面的深入协调和多种技术的全面应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除了上述重点分析的智能化变电站标准信息基础的架设,一、二次设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以及变电站数据的智能化采集技术之外,在智能化变电站中还应该注意柔性电力设备的应用技术、间歇性分布式电源接入技术等其它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3 我国现阶段智能化在变电站应用的关键问题

在我国现阶段,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不断推进智能变电站建设的过程中,也发现了面临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现将这些问题具体进行分析,

3.1 工程设计工具无法及时跟进问题

智能化在变电站的运用过程,本身是一个变革与创新的过程,其具有这相当丰富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无论从变电站本身的施工设计、组织运行还是检修维护都需要具有更新的技术、更强的设备与更先进的工具。

3.2 传统变电站改造的问题

就我国目前来将,很多智能化变电站的改造是基于传统变电站的基础上进行的,如何将这些老旧的传统变电站进行改造,改造的模式到底是什么样的,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从理论上说,对传统变电站实现完全智能化的改造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增加一些智能化设备提升目前的自动化运行和管理水平。

3.3 智能化变电站的信息安全问题

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需要依靠充足的网络设备和网络建设,这与传统的变电站相比大有不同,在传统的变电站中,其信息的传递是基于点对点模式的,而且是主从的,而在现代的智能化变电站中,信息的传递方式已经变成了基于广域网的对等传递模式,由此也带来了变电站内的信息安全问题。

4 结论

坚强智能电网的提出,是国家电网针对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又一项战略部署,而变电站作为这个战略部署的排头兵,其智能化的全面运用将面临着大范围的提升与扩展,从而使其成为智能电网最重要的基础和保障。

尽管本文就智能化在变电站的运用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但限于水平,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对我国而言,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智能变电站的智能化不只是体现在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环节上,更主要是体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利用、分析的模式上,为此,对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还要从更多的基础性建设入手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波,王冬云.智能化变电站高级应用功能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2).

[2]孙纯军,农.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构建方案研究[J].电网技术,2010(7).

[3]岑立庆.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初步探讨[J].电网技术,1993(3).

[4]金午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22).

上一篇:黑木耳袋料小孔栽培技术 下一篇:现代远程教育若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