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鬼脸”趣谈

时间:2022-09-24 10:35:51

汽车“鬼脸”趣谈

“鬼脸”是车迷关注的焦点

人们习惯把汽车的前脸欲称为“鬼脸”,把前脸罩称为“鬼面罩”,其来源已无从考证。“鬼脸”一词的愿意是指小孩玩的假面具,上面画有戏剧人物脸谱等。据我推测,人们之所以把汽车的前端造型称为鬼脸,是因为它太像人脸了,而且有生、旦、净、末、丑之分,表情丰富,各具特色,你几乎找不出两个完全相同的汽车鬼脸来。

“鬼脸”设计已成为汽车造型艺术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也是最能“出彩”或“现丑”的部位,同时也是车迷赏车、评车时最关注的焦点。

汽车是有灵性的机械动物

国人较重脸面,特好面子,如赞誉某人常说“露脸了”“脸上有光”“很有面子”等;而辱骂某人则说“丢脸”“不要脸”“厚脸皮”等。可见脸面问题的重要性。

轿车其实也有脸。在车迷眼中,汽车是具有灵性的机械动物,至少在我眼中是这样。它的四轮就是四脚,车身即躯体,流动的燃油便是其血液,当然,“扑扑”响又臭气熏天的排气就是放屁了。

环顾四周,看看身边,最有脸面的机械恐怕非轿车莫属。当你站在一辆轿车面前,仔细端详,就会发现那前大灯分明是虎视眈眈的两只眼睛,保险杠下方的进风口就像是嘴巴,而水箱散热格栅便是鼻子了,发动机盖当然就是脑门,一边一个的后视镜不是耳朵又是什么!当然,上述“五官”只有传统典型轿车才俱全。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轿车天生没鼻子(即水箱散热格栅),只用嘴巴吸气,或者说是鼻子与嘴巴合二为一了。这种鼻嘴合一的车型正日渐增多。

汽车也有个性

汽车与人一样,从其脸面上能看出其大致性格如何,亦即相面。如果某车型的脸面看起来活泼可爱、娇小柔美,那么该车型大多是种家庭用小型轿车,如大众“新甲克虫”、福特“彪马”等车型;如面相凶猛、剽悍强劲,显得非常“酷”,那一定是辆动力澎湃的跑车,如兰博坚尼等;如果面部棱角分明、方头方脑,充满阳刚之气,有的还戴有拴烈马用的“铁笼头”,那定是到处乱跑的越野车,如三菱“帕杰罗”、吉普“切诺基”等;如果面相高贵典雅、气度非凡、端庄大方,那很可能就是辆高级豪华轿车,如奔驰、沃尔沃等车型;如果容颜奇特夸张、面相前卫超前,或充满未来味道,或给人难以置信的感觉,那多半是辆概念车。

名车都有固定“鬼脸”

人的相貌来自爹妈,不能事先确定,而汽车的脸面却源自人们创意。然而,在设计中一些汽车脸谱却不可随意乱用,尤其是最能代表个性的车鼻子,已成为某些汽车厂家的“专利”,如宝马的“双口”、奔驰的“数横一竖”、劳斯莱斯的“宫殿立柱”、阿尔法的“倒三角”等,它们已成为这些汽车家族的象征标志。爱车人士只要一看它们的脸部,不用看车标车名,就知道它们出自哪个汽车家族。许多世界名车都有自己固定的“鬼脸”,而且一旦确定并流传不来,其他厂家在设计车型脸谱时不仅不会去效仿,而且会尽力避免与其“沾亲带故”,否则会被认为是抄袭,让同行笑掉大牙。

“鬼脸”不可随意模仿

然而,在国内新近出现的一种微型车上,却出现了与奔驰轿车鼻子极为相似的设计,水箱散热格栅也为两横一竖。不知道这是由于设计者的无知,还是商家的有意模仿。这种拙劣的模仿不仅没给我美的感觉,反而让人觉得有一种偷了有钱人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硬充富家子弟的味道。

另外,当红旗世纪星亮相时,车迷发现其“鬼脸”设计与日产风度极为近似,不免大失所望。

日本车“鬼脸”缺少特点

与欧美轿车相比,日本轿车脸谱较缺少特点。80年代日本轿车大量涌入中国时,一般人很难分清丰田与日产。它们不仅个头、身材相似,而且面孔几乎一样,都是方鼻方脸,愣头愣脑,毫无创意。虽然“日车同面”的现象早已过去,但车迷们现在仍很难找出能给人留下印象的日本车型脸谱。丰田、日产、本田轿车的面孔有时仍不易区分。

“鬼脸”有时决定汽车命运

既是脸面,就分美丑。在设计汽车脸谱时,毫无疑问谁都不想让自己相貌平平,都想设计得英俊美丽、人见人爱。相貌卓然出众者自然好“嫁”,这年头“以貌取车”者仍然不少,这也促使汽车设计师拿出“貌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尽力去美化轿车容颜。然而,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审美观因人而异,你绞尽脑汁设计的惊艳动人脸谱,在他人眼里可能是丑八怪一个。福特汽车公司就有这样一款著名“丑车”,让厂家丢尽了脸面。

1957年,福特投资2.5亿美元,推出一款以老福特的儿子、福特二世的父亲福特?埃兹尔(FordEdsel)命名的中型轿车。然而,由于“埃兹尔”的前脸太难看,许多用户认为其丑陋无比,尤其是车头中央的“马颈圈”,俗不可耐。因此“埃兹尔”销路一直不畅,两年才卖掉10万辆,离一年销售20万辆的原定目标相去甚远。不得已,投产仅两年的“埃兹尔”就宣告停产。“埃兹尔”因面丑而夭折,并成为管理专业教材中“大公司也会犯错误”的绝好案例。

“鬼脸”让人丢脸的事很多

其实,汽车让人丢脸的事很多,远的不提单说国产轿车,就让我们车迷觉得很没面子。因为现在国内销售的主要轿车,如桑塔纳、捷达、富康、夏利、奥拓、别克、奥迪、本田、帕萨特……无一不带着洋“鬼脸”,像是披着狼皮的羊一样,正大口大口地吞食中国青脆、柔弱的汽车市场。我觉得众多中国汽车专家的脸面因此已丢得差不多了。

作为中国铁杆车迷,我盼望有一天,带有中国“鬼脸”的汽车不仅畅销国内,而且奔向世界,为中国人脸上争光添彩。

上一篇:男士专用TVR Ta mora跑车 下一篇:凯迪拉克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