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让人欢喜让人忧

时间:2022-09-24 08:28:30

转基因主粮的商业化种植决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民以食为天,在关乎13亿人民吃饭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慎之又慎。

从1982年第一例转基因作物问世以来,转基因作物就在不断的争论中飞速发展。转基因的安全问题被一系列科学问题、贸易问题、政治与宗教问题相互交织着,成为全球持续关注的热点。

去年下半年,我国农业部批准发放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后,转基因作物立即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关于转基因产品的讨论甚器尘上。

产业化浪潮势不可挡

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的报告,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170万公顷发展到2009年的1.34亿公顷。全球已有25个国家批准了24种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2008年,全球转基因产品市场销售额达到75亿美元。

对于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前景,科学家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转基因作物的第一代产品是以抗病虫、抗除草剂为主。目前随着生命科学、基因组学、信息学的快速发展,转基因作物正在向以改良品质、提高产量的第二代产品发展,专用特性品种,如高油、高蛋白、高淀粉、特殊氨基酸、优质纤维等有望近期实现产业化。

中国科学院作物科学所所长万建民教授说,通过转基因技术生产的部分功能性食品已经发挥了多年的作用,“比如,针对糖尿病人、高血压病人不能吃普通大米的问题,我们通过转基因技术培养蛋白抗性淀粉比较高、血溶性蛋白比较低的水稻,解决这些患者不能吃米饭的痛苦。”第三代转基因产品以医药、工业、能源、环保等新用途功能拓展性状为主体,研发势头强劲。

技术竞争激烈,市场日趋集中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及其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加快了生物育种的进程,也引发了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模式的改变。当前,发达国家已把转基因技术作为抢占科技制高点、增强农业竞争力的战略重点。由于发现具有高产、抗逆、抗病虫、提高营养品质等功能性状的基因是培育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的关键,所以,争夺功能基因的知识产权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到目前为止,全球共创制了42.5万个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主要目的就是充分挖掘水稻的功能基因,抢占转基因水稻研发的制高点。

据统计,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拥有全球70%以上的水稻基因专利、90%以上的玉米基因专利、80%以上的小麦基因专利、75%以上的棉花基因专利。我国目前获得的基因专利总数不足美国的10%。

跨国公司利用其先进的设备、一流的人力资源和强大的资金优势,通过企业重组、并购,加快转基因产业的整体推进和其在本领域的垄断地位。由于跨国公司主导着转基因作物品种、技术和知识产权,转基因作物市场呈现集中化的显著特点。

据统计,孟山都公司占领了全球转基因作物市场80%的份额,德国安万特公司占有7%,德国巴斯夫公司和瑞士先正达公司各占5%,美国杜邦公司占3%。跨国公司通过手中的专利基因和种子,牢牢地控制着大约350亿美元的种业及产品国际市场。

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主粮引发担忧

目前,转基因产品仅仅被限制在一些非粮食作物上。去年我国颁发了转基因玉米、水稻安全证书,意味着我国商业化种植转基因粮食为期不远了。这引发了我国公众的诸多担忧。

1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在科学界是否达成共识?

转基因作物问世以来,对转基因作物安全_生的争论始终未曾停止。主要涉及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包括转基因作物的杂草化、对本地生物多样性、非靶标生物与有益生物的威胁、靶标生物的抗性、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体的毒性和致敏反应等。目前,虽然没有确凿证据证明转基因作物的不安全,但同样没有科学依据排除其潜在的风险,比如转基因食品对人的影响是否会在其后代显现。

2 粮食安全是否将受制于跨国公司?

粮种自主是保障一个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转基因作物种子不同于传统的种子,它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有的不可“留种”,有的需要辅之于专用的除草剂、化肥等。因此,能否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品种,是我国能否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决定因素之一。我国实施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就是要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然而,要突破跨国公司的专利封锁绝非易事。

转基因作物的开发依赖于一些标准化的技术、方法和元件,据调查,孟山都、拜耳等公司在这些领域申请了至少59项专利。而绿色和平组织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目前在研及正在申请商业化的8种转基因水稻品系,至少涉及了28项国际专利,分别属于美国孟山都、杜邦和德国拜耳三家跨国公司。我国一旦商业化种植涉及国外专利的转基因主粮,跨国公司有可能通过控制转基因作物专利来控制我国的粮食生产。

以我国著名的蔬菜产区――山东省寿光市为例,其年蔬菜种子销售额约为6亿元。由于其大宗蔬菜种子市场已基本被国外品种垄断,外资公司拿走了其中的4亿。外资公司在取得市场份额优势地位后,今年已开始大幅提高蔬菜种子的价格。

3 是否会加剧社会不公感?

我国一旦大规模推广转基因主粮,即使明确标识出来给消费者以知情权,也会抬高非转基因食品的价格,像我国食用油市场一样。这会使享用非转基因食品成为富人的特权。

看来,转基因主粮的商业化种植决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围绕转基因主粮的商业化种植问题,召开政府管理部门、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消费者代表、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等参加的各类听证会,不失为一良策。民以食为天,在关乎13亿人民吃饭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慎之又慎!

上一篇:心灵公益,换一种方式让爱心延续 下一篇:神奇的孟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