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教学法在西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9-24 08:19:43

模拟教学法在西医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目的 观察模拟教学法在西医外科基本操作技术教W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我校2009级中医专业七年制学生,应用模拟教学法培训外科基本操作技术;我校2008级中医专业七年制学生,应用常规见习、实习的方法培训外科基本操作技术,学期末进行考核和比较。由两组学生对课程内容、学习兴趣和教师表现方面进行反馈调查评分并比较。 结果 2009级中医专业七年制学生的外科基本操作技术考核评分、对学习内容的满意程度和学习兴趣均高于2008级中医专业七年制学生(P

[关键词] 模拟教学法;西医外科学;外科基本操作技术;中医教育;中医专业

[中图分类号] G642.4;R-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1-0138-04

一直以来,国内各医疗机构多数认为中医专业毕业生外科基本操作技能水平较差,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中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的发展,医疗机构对中医院校毕业的学生综合能力要求日渐增高,也对我们中医院校的教学提出更高要求。西医外科学面向的是中医院校中医专业的学生。外科基本操作技能是西医外科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强化中医专业学生外科技能培训,提高中医专业学生基本临床操作水平已经日益得到各中医院校的重视。新形势下,各级医院要求各级中医师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高和较强的实践技能强。为了提高中医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和临床基本操作水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西医外科教研室面向2009级中医专业七年制学生,专门开设《外科基本操作技术》课程,采用模拟教学法的方式,学期末对学生进行考核,并进行问卷调查。与未参与《外科基本操作技术》课程、仅在临床实习中接触外科基本操作技术培训的2008级中医专业七年制学生的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进行比较,评估该教学方法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试验组为2009级中医专业七年制学生,共124人(男43人,女81人)。在西医外科学临床见习中开设《外科基本操作技术》课程。共12个学时。对照组为2008级中医专业七年制学生,共118人(男44人,女74人)。采用常规的方式进行临床见习、实习培训。见习期间通过讲授和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实习期间通过带教老师穿插演示的方法学习外科基本操作技术。

两组学生性别分布经χ2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性别分布差异不显著(P=0.67>0.05)。试验组学生《西医外科学》期末考试成绩[(83.12±9.76)分]与对照组学生《西医外科学》期末考试成绩[(80.74±11.39)分]无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所有学生完成《西医外科学》大课课程;实验组学生在见习中接受外科基本操作技术课程;对照组学生在见习、实习中接受常规方式的外科基本操作技术培训。

1.3 排除标准

因病假、事假等原因未完成《西医外科学》大课课程;实验组学生未完成《外科基本操作技》课程;对照组学生未完成临床见习、实习;未参加《西医外科学》期末考试;未参加外科基本操作技术能力考核;未填写反馈调查表。

1.4 方法

1.4.1 试验组 在西医外科学临床见习中开设外科基本操作技术课程。共12个学时。根据教学内容印制《外科基本操作技术手册》,详细介绍教学内容。购置手术器械,如针、丝线、持针器、镊子、血管钳、剪刀、注射器、输液器、手术巾、胸腔穿刺针、腹腔穿刺针、腰椎穿刺针、骨髓穿刺针、深静脉穿刺置管器械等。购置教学用具,如猪皮等。将模拟假人安置到位。见习学生分组,每组16人,分次参加外科基本操作技术课程。第1~4学时,以带教的方式,讲授洗手、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的方法及手术室的管理制度,并让每名学生实践练习。第5~8学时,以带教的方式,用新鲜猪皮为教具,让每名学生亲手进行切开、缝合、打结、剪线等基本操作技术实践。第9~12学时,以带教的方式,用模拟假人为教具,让每名学生亲手进行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腰椎穿刺术、骨髓穿刺术、深静脉穿刺术等操作。

1.4.2 对照组 采用常规的方式进行临床见习、实习培训。在见习中通过讲授和多媒体教学的方法讲解各类外科基本操作技术的操作步骤;如在实习中遇到相应患者,则由老师现场操作演示,学生参观学习。两组带教老师保持一致,且均有5年以上带教经验。学期末就所有学生的外科基本操作技术能力进行考核,总评分满分为100分[1]。考核标准、考核老师保持一致。其中,考核分3个环节。第1环节为刷手、穿脱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满分30分;第2环节为缝合、打结和剪线,满分30分;第3环节为在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腰椎穿刺术、骨髓穿刺术、深静脉穿刺术中随机抽取1项进行测试并评分,满分40分。学期末请所有学生填写反馈调查表,就课程内容、学习兴趣、教师表现3方面进行评分,每方面满分10分[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两组学生外科基本操作技术能力考核评分以每10分为一档,统计成绩在各分数档的人数,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统计两组学生反馈调查表评分,课程内容、学习兴趣和教师表现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标准α=0.05。P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外科基本操作技术能力考核评分比较

在学期结束时对两组学生的外科基本操作技术能力进行考核,以每10分为一档,统计成绩在各分数档的人数,两组比较进行χ2检验。结果显示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

2.2 两组学生反馈调查表评分比较

学期反馈调查表的评分情况比较进行t检验,其中,课程内容和学习兴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西医外科学是中医院校特有的称谓。从总体上来说,中医外科学研究的病种强调“病位在外”,以相对于内科的“病位在内”;而西医外科学研究的病种强调“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相对于内科以应用药物为主的治疗方法[3]。由于历史的原因,西医外科学被认为是中医院校的辅助课程。

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的发展,学科建设“门户界限”日渐模糊,学科之间逐步走向渗透化、结合化[4]。医学院校主要是培养临床医务工作者。任何一级综合医院都设有内、外、妇、儿等科室。也就是说外科是一个综合医院必不可少的科室。基层医院对全科医师需求量大,在基层医院遇到急腹症、外伤,也需要外科操作紧急处置。同时,很多临床科室的日常诊疗工作中需要西医外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如消毒、无菌操作、针灸、腹穿、胸穿等各项穿刺操作等[5]。因而近年来西医外科教学在中医院校愈来愈受到重视。目前,全国各中医院校都在加强西医外科学科建设。外科基本操作技术,如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各种穿刺技术等,已成为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的必考内容[6]。

笔者本人在中医院校的附属医院工作,长年承担着西医外科学讲授大课、临床见习实习带教任务,每年都接触大量的见习实习医生。中医院校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既要掌握中医各科的基本理论,又要掌握西医各科的内容。目前,中医院校西医外科学课程体系的特点是教学与考核偏重理论,对动手能力的强调有所不足,大量的基本技能训练只能放在临床见习、实习上进行。随着我国《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7],患者维权与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不愿配合临床教学。许多操作练习都因缺乏患者,或因患者不愿配合而难以实现,从而最终不能达到临床考核要求,存在一种高理论、低实践的情况,最终导致临床动手能力偏低。学生在走向临床工作岗位后,存在着动手能力较差、临床操作水平较低的缺点。这方面劣势遭到用人单位的诟病,其结果不仅给学生就业带来不利影响,降低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而且会危及中医事业的发展[8]。

很多中医教育研究者对西医外科学教学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体会和建议。南京中医药大学张犁教授等[9]提出,应加强中医院校外科学教师的培训。他指出,在中医院校从事外科学教学的教师多数上毕业于西医院校而非中医院校或师范院校,缺乏系统的教学理论学习和教学技能培训,对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教学技巧等方面理解不深。在教学中难以做到中西医结合教学的融会贯通。多数时候仅能做到照本宣科,难以突出重点,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应加强对外科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不但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培训,还要让青年教师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深入了解中医专业学生的医学基础水平,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辽宁中医药大学史宏W教授[10]提出,应加强西医外科学教材的改革。目前,西医外科学的教材多选用王广主编的十二五规划教材《西医外科学》。该教材比起既往版本的《西医外科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但是,中医版教材对西医知识的更新速度较慢,有些西医院校教材上已经更新的知识点仍在中医院校教材上。而且,受学时的限制,中医版教材的字数少、内容局限,很难把知识点全面透彻的解释清楚。这些教材的不足,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困扰。史宏轶教授提出应及时更新教学知识、优化教材内容,必要时教研室可自编教材,从而促进学生对西医外科学的学习。

南京中医药大学黄金龙教授等[11]提出,应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西医外科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多数西医院校的男生热衷于外科学的学习,而且西医院校的男生无论是外科基本理论还是基本操作技能都相对较好,就业时也有优势。而中医院校的学生,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多数对内科、皮肤科等更感兴趣。即使有少数对外科学感兴趣的学生,也由于就业的影响,放弃对外科的深入学习。长此以往,具有中医知识的外科人才和具有外科基本素质的中医人才都逐渐减少。因此,在外科学的教学中,应多结合临床病例,配合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外科学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外科学的重视程度。此外,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在外科见习、实习,举办一些外科技能操作比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北京中医药大学倪孝儒教授等[12]提出,应加强中医专业学生外科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无论是面对教学模具、实验动物还是现实中的患者,见习实习医生都该持有严肃的学习态度,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带教老师既要大胆放手,又要给予严格的、一丝不苟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医德高尚、心理素质过硬、临床基本功扎实的中医师。

长春中医药大学刘宝山教授[13]认为,目前中医院校对西医外科学的教学重视不足,西医外科学无法取得像中医课程一样的地位。西医外科学的课时普遍较少,部分内容与中医外科学重合。西医外科学的教师多数都是临床医生兼职,没有很多精力研究教学。患者自我防护意识过强,学生难以有实践机会。为了克服以上困难,应提高影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比重,增设模拟培训课程和动物实验课程,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上海中医药大学秦建民教授[14]指出,在中医院校,西医外科学讲授内容多,学时有限,临床见习实习时间短,临床实践机会偏少,严重影响中医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解决方案包括提高西医外科学在中医院校的教学定位;改革教学模式,采用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的形式,包括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基于多媒体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层次,制定合适的教学内容,紧密围绕教学大纲,有机结合不同教学模式,中西医知识适时交叉,不断总结教学经验,适时调整,才能提高中医专业学生对西医外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出适合新形势下合格的中医学人才。

首都医科大学李宇栋老师[15]也结合自身体会,在细节上对中医专业学生外科基本技能培训上提出改良意见。他指出,对中医专业学生外科基本功的训练从培养无菌观念、培养使用常规手术器械的能力、培养结扎、打结和初步止血的能力、培养缝合的能力、培养对引流的认识等5方面着手,这样才能培养出毕业后能直接进入临床一线工作的中医师。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院对西医外科学的教育同样存在各方面的不足。目前对外科基本技能训练的教学多局限于理论讲授和多媒体教学,虽然给了学生直观的认识,但是缺乏实践操作训练,学生很难深刻的理解掌握这些临床基本操作过程。加之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教材内容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如何在中医院校的有限的外科学学时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外科学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在临床工作中,绝大多数患者不愿意由实习医生对自己进行各类有创性的操作,实习医生很少有机会进行实地的操作练习。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限制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降低。近10年来,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核心的模拟训练法成为外科教学的热门话题。国内很多医学院校建立了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学生可以在实训中心进行训练,在临床实践能力上得到了极好的锻炼。模拟教学的优点在于既能提供一个尽可能真实的环境,根据学生的层次逐步培训必备的临床基本技能,又能避免真实临床环境中对患者进行操作所产生的医学风险和伦理风险[16]。

因此,有必要在西医外科学教学中增加模拟教学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应用各种教具、模拟假人来进行操作实践。我校西医外科学教研室从2015~2016学年临床见习中专设了外科基本操作技术的课程,包括外科切开、止血、缝合的基本操作,换药的基本操作,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的基本操作等的学习,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使学生通过模拟教学的方式I会掌握外科基本操作技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教研室面向2009级中医专业七年制学生,专门开设《外科基本操作技术》课程,采用模拟教学法的方式,学期末对学生的进行考核,并与未参与《外科基本操作技术》课程、仅在临床实习中接触外科基本操作技术培训的2008级中医专业七年制学生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接受过模拟教学培训的学生学习兴趣和对外科基本操作技术掌握能力均显著提高,将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提高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祝晓. 外科基本技能规范化教学及标准化考核方法初探[J]. 济宁医学院学报,2015,38(1):68-70.

[2] 张凡帆,杨成城,王辉,等. 仿真模拟训练对中医本科生外科操作技能学习的效果评价[J]. 中医教育,2016,35(2):61-64.

[3] 秦雯. 中西医外科形成发展溯源[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28(7):19-22.

[4] 邙玲玲. 关于我国全科医师培养模式的思考[J]. 光明中医,2014,29(6):187-189.

[5] 杜改燕,齐殿君,王爽,等. 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实施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0):67-69.

[6] 霍磊,周浩,郝志友. 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中医类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8):83-84.

[7] 严少彪,唐娅佳,赵文龙,等. 中国医疗事故研究文献分析[J]. 重庆医学,2011,40(11):92-93.

[8] 谷华丽. 医患关系紧张与临床实习带教的矛盾及应对措施[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7):168-170.

[9] 张犁,叶明,刘宁,等. 注重高等中医院校“西医外科学”教师的培养[J]. 重庆医学,2012,41(6):622-625.

[10] 史宏轶. 做好中医院校《西医外科学》教学的思考[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8):83.

[11] 黄金龙,刘宁,张犁,等. 对于中医院校西医外科学教学的思考[J]. 河北中医,2012,34(7):1116-1117.

[12] 倪孝儒,李宇栋,陈振宙,等. 中医药院校西医外科实习中如何重视基本问题[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8):93-94.

[13] 刘宝山. 关于中医院校西医外科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5):585.

[14] 秦建民,殷佩浩,于文,等. 中医药院校西医外科学教学模式探讨[J]. 西北医学教育,2013,21(2):372-375.

[15] 李宇栋. 浅述中医肛肠科手术实习中外科基本功的训练[J]. 中医教育,2015,34(3):65-66.

[16] Buckley CE,Kavanagh DO,Traynor O,et al. Is the skillset obtained in surgical simulation transferable to the operating theatre?[J]. Am J Surg,2014,207(1):146-157.

(收稿日期:2016-08-26)

上一篇:老年人脂肪肝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下一篇: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