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早教Q&A

时间:2022-09-24 08:02:28

宝宝早教Q&A

宝宝出生后到入幼儿园的这段时间,该怎么培养呢?一部分爸妈加入了早教班的队伍。 早教,到底教什么?宝宝要不要上早教班?一个小时上百元的花费,值不值得?这些问题萦绕在爸妈的心头……

现在3岁以下不够年龄上幼儿园的宝宝都流行上早教课,“教育要从0岁抓起”深入人心。妈妈们已经意识到0~3岁大脑开发的重要性。而保姆和老人家显然不能胜任这段时期宝宝的教育。

0~3岁的教育空窗期让早教行业应运而生。各类“早教班”“亲子园”成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第一站。

何谓早教?

早期教育是指孩子在0~6岁这个阶段,根据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很多爸妈认为早教就是教知识,这实际上是对早教的一种误解。早教跟知识性教育不同,它是最大程度地丰富宝宝的体验。是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培养。早教是对大脑和身体的潜能进行开发,使它发展得更好。实践证明,有过早教的宝宝,进入知识教育后会相对容易些,性格也比较温和。 早教,从什么时候开始? 各国的教育专家对早期教育的起点有不同的说法,但从零岁到三四岁前为最佳期,这是比较一致的认识。

从脑量来看,新生儿的脑量约为成人的三分之一,三四岁时可达成人的三分之二。这个时期是孩子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具备了接受早期教育的生理基础。

在这个时期,如果适时合理地给予教育和训练,就能促进孩子大脑的健康发育,也能为孩子智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能加速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反之,即使孩子具有很好的条件,也有损其大脑的健康发育,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早教,到底教什么?

宝宝在每个阶段应当学什么,又该发展哪方面的能力呢?虽然越来越多的爸妈意识到0~3岁教育的重要性,却不明确该如何施教。

早教的内容主要包括: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认知、社会交往等领域。

1、大运动领域:

0~4月:训练婴儿俯卧抬头;

4~6月:练习拉坐主动举头、翻身、扶站自动跳跃;

8~10月:独坐稳,学爬行;

12~15月:学习独自走路,练习爬上台阶;

18~24月:训练拉玩具倒退着走,自己扶栏走上、下台阶;

2~3岁:练习跑、双脚跳、扔球、踢球等技巧。

2、精细动作:

4~6月:让其伸双臂够抓面前的玩具;

8~10月:训练双手传递;

10~12月:用拇指与食指对指捏取小物品;

1岁:让其拿两块积木对敲;

2~3岁:穿珠子、折纸、系纽扣。

3、语言领域:

让小婴儿情绪愉快,多发音。

8~12月:学习“再见”、“欢迎”等幼儿游戏;

1岁~1岁半:学习指家中的物品,指身体部位,有意识地称呼“爸爸”“妈妈”等家庭成员;

1岁半~2岁:练习说出词;

2~3岁:将几个词组合起来组成简单的句子,学习用人称代词“我”“你”。说短的歌谣。

4、认知领域:

认知活动主要建立在感知和运动的基础上,早期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适应性就是以后智力的由来。

0~6月:多进行视觉、听觉、触觉刺激,对他抚摸、说话,让他追视移动的玩具和人脸,寻找声音;

6~12月:在感知和运动训练的基础上加强他对人类语言的理解;

1岁后:幼儿手的精细动作快速发展,将在不断摆弄物品中迅速提高认知水平。

2~3岁:幼儿口语发展,认知开始进入最初的思维阶段。

5、社会交往领域:

这是宝宝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除了宝宝与爸妈的相处之外,让宝宝接触同龄宝宝和其他成人,鼓励宝宝在大庭广众之下落落大方、行事礼貌,比如正确称呼客人、给客人倒茶、带宝宝串门等。这样不仅培养了宝宝的语言能力、提高了自信心,而且为以后的人际交往打下基础。

什么是早教班?

早教班是一种教师、家长、宝宝三者之间互动游戏的教学模式,通过亲子间的互动使宝宝得到良好发展,同时,也使家长成为合格的教育者。

早教班的对象,针对的不仅仅是0~3岁的宝宝,更重要的是宝宝的爸爸妈妈。所以,报名参加早教课程的爸爸妈妈们,除了需要定时地带宝宝参加所报的亲子课程之外,还可以有选择性地参加早教班为爸爸妈妈们开设的诸如宝宝身心发展和教育、行为习惯培养等专业的讲座和课程等。

实际上,早教机构成立之初,其教育的主体不是孩子而是父母,提高父母科学育儿的能力,让父母懂得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的特点、兴趣和能力,以便能够及时提供适宜孩子发展的空间和环境。

宝宝是怎样适应人生的第一堂课?

大部分的宝宝上早教课都会经过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磨合期。宝宝在这个阶段去适应一个与家里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和玩耍方式,同时也在适应一种新的人际交往方式。学校里的玩具、同学、老师、音乐声都在方方面面地影响和刺激我们的宝宝。所以。如果宝宝感觉到对环境的不适应和对陌生人产生压力是正常的。

第二阶段:适应期。宝宝开始适应这种上课形式和内容,对环境有所熟悉。宝宝会开始尝试着模仿老师的动作。兴奋的时候会开心笑、跳或尖叫。开始喜欢老师,喜欢走到老师面前,甚至喜欢用手去摸老师。这些都说明宝宝渐入佳境。

第三阶段:稳定期又叫高峰期。孩子对课程的适应程度达到最高峰的状态。课堂上表现良好,参与度相当高。一节课下来很少分散注意力,有的几乎忘掉父母的存在;回到家还会重复课堂上学过的游戏;学会较好地听指令。

第四阶段:平淡期。如果宝宝渐渐对课程失去了兴趣,就会表现出偶尔参与一下课堂的内容,偶尔又不愿意配合。这时,应该和老师马上商量换其他的课程,以保持宝宝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当然,早教中心也应该有责任不断改善课程,多次的重复性学习对宝宝很重要,但让宝宝始终保持新鲜感也是同样重要。

如何选择专业的早教机构和课程?

市场上的早教机构良莠不齐,打算为宝宝报一个早教班的爸妈们该如何选择呢?在挑选早教机构时。要尽量与教学老师进行沟通,了解该机构的早教理论基础和教学方式是什么、是否科学合理等。因为老师最重要的是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和教育方法,但一些早教机构里的老师往往欠缺这些深层的教育理念。另外,早教班只要能提供适合孩子年龄发展的课程就已经达到了效果,并非越贵越好。

除非宝宝特别喜欢某一种课程,否则不主张宝宝长期只上一种课程如音乐课或艺术课,因为各种课程的设计在培养宝宝潜能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不同的课程对宝宝的教育起不同的作用。这需要根据每个宝宝的个体兴趣、接受能力、个体性格和发育状况在不同时期选择适

合他的课程。

小编有话说:爸妈才是最好的启蒙老师

任何教育都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进行早教要根据宝宝的生理、心理特点循序渐进,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宝宝年龄小,心智发育未成熟。所以,如果上早教班就要尽量持之以恒并且有一个长期性的学习时间,如6个月至2年的时间。

早教班可以提供适合宝宝年龄发展的课程,而且可作为爸妈学习早教知识的补充手段,爸妈可以将早教班的内容和方法延伸到家里。对于那些不知道该如何和宝宝互动、不知道如何展开教养的爸妈来说,通过参加早教班的课程得到专业的指导。

不过,早教班始终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家庭才是早期教育的主要阵营,爸妈才是宝宝早教最好、最重要的老师。无论是跟宝宝游戏,还是照料宝宝,所有一切行为都包含了大量“早教”内容。

由于早教班的价格不菲,是否参加早教班,参加什么样的早教班,爸妈还要慎重选择。就算没有让宝宝上早教班,爸妈也不用太担心。父母只要每天下班抽出空来,花十几分钟来教宝宝一些生活常识、基本礼仪,和宝宝一起听听音乐、玩玩游戏,让宝宝在玩乐中成长。比上什么班都要好。

著名的三种早教理论

卡尔威特早期教育

1、教育儿子先从母亲开始;

2、催逼会毁灭天才;

3、宝宝具备潜在能力,但这种潜在能力是遵循递减法则的;

4、不要让宝宝的精力只用于消化,否则大脑就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5、愉快是健康的关键。

蒙特梭利

要给宝宝提供一个使他们得到满足的环境,必须努力了解宝宝的需要。当宝宝被放在自然的环境里,他会显示出自己的能力,应该把这种宝宝的神秘的力量当作某种神圣的东西,由宝宝的内在力量。来达到自我学习的目的。蒙特梭利的教学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必须维持宝宝的高度兴趣和强烈持续的注意力。

奥尔夫音乐教育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观念。主要不是致力于教会宝宝学什么,而是启发、发掘宝宝与生俱来的习性。通过游戏式、即兴性的奏乐本身,自然地、音乐地表露自己的感受、情感,通过语言、动作、表演和音乐的有机结合。提高宝宝的音乐素质。音乐舞蹈对宝宝来说,首要的不是表演,不是艺术,而是自我的流露、相互的交流。是生活的必需,人生的有机组成部分。

上一篇:贤妻良母≠绝望主妇 下一篇:发生在月子里的那些“婆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