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团结协作编辑队伍的管理体系构建

时间:2022-09-24 07:41:27

论团结协作编辑队伍的管理体系构建

[摘 要] 组建一支好的编辑队伍,首先要组织好人员,进行合理分工,要使用好每个人,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关键在于带队人先做好自己,团结好大家,树立威信,同时要树立团队协作的精神,营造团队选题策划的工作氛围,加强编辑的职业素质培养。

[关键词] 编辑;队伍建设;团队;管理体系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7. 051

[中图分类号] F27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7- 0084- 02

编辑,尤其是策划编辑,可以说基本是脑力劳动者。每个选题的优劣主要取决于策划编辑的用心程度,而编辑的用心程度又取决于其主动性如何,所以作为带编辑队伍的人,不仅要管理好人,更重要的是管理好他们的心,如何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编辑工作的积极性、深入挖掘他们的策划潜能,尽力让编辑策划的每一本书都带来好的效益,这是我们的最大愿望和理想目标,也是管理编辑队伍的主要工作。

带好编辑队伍首先要有一支编辑队伍,而且还是一支较好的编辑队伍。这支队伍如何建立? 就是用招聘、培养和调整3种方式。3种方式交替运用、缺一不可,最后进行人员的合理配置。

1.1 招聘

招聘无非是针对两类人,即成熟编辑和应届毕业生。

成熟编辑:这两年由于纸媒出版发展艰难,招聘也越来越难招到非常满意的编辑了,基本都有弱项。除了所要求的硬性条件要符合外,还有一点是绝不能忽视的,就是人要善良。这是团队良好合作的基础,能力再强的人不能融于团队之中,那也不会给你的团队加分,反而会有破环力。招成熟编辑不可能完全满意,所以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应不断调整。

应届毕业生:不能要求编辑经验, 只能看人的基本素质和潜质。而应届毕业生最大的好处是听话、人好管理,但是否能成为一个比较合格的编辑,关键在于今后的塑造与培养。

1.2 培养

不仅是应届毕业生要培养,成熟编辑也需要,只是培养的方式和内容不一样。招聘的新人都需要一系列的编辑业务培训,对于毕业生的培养,非常关键的还是我们传统的培养方式,就是师傅带徒弟。选好师傅至关重要,很多毕业生招来时感觉都很好,时间一长就会感到差异越来越大,主要在于师傅的传帮带方式不同。有的老编辑自己做得虽然很好,但当师傅时带出的徒弟却并不理想。例如我们编辑部有个策划能力很强、工作踏踏实实的编辑,我让他带了3个徒弟结果都不理想,而另一个编辑带出的徒弟就好很多。究其原因是他们管理人的方式不同:一个碍于情面不能严格要求,能自己做的事不愿麻烦别人;相反严于要求的,徒弟成长就快,严师出高徒。

1.3 调整

一是调整编辑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二是调整编辑的工作岗位。当然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的调整是最重要的,这就是带队伍的人每天都要做的工作。只有将不佳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及时调整矫正,这支队伍才会更有效地工作。如果这个编辑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调整不了,那么就该调整其工作岗位。

1.4 合理配置

人员的配置要注意层次感,要有合理的分工。有善于策划的,有强于加工的,有沟通能力强的,有文案功力深的。不能要求个个都是文武全行,不要对所有人都一个标准。在性格的区别上,男女生的搭配上也都要有明确的设计和安排。人员配置的层次感的含义还有:要注意成熟编辑和新人交替培养,做好人力储备,这样我们的团队人才就会源源不断。

2 要用好每个人关键在于先做好自己

组建好一支编辑队伍后要想把它打造成团结协作的队伍,关键还要使用好人,用好他们的大脑,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出他们的最大能力来投入到编辑工作中。领导者就要做到你讲的话编辑要听,要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领导要有威信。如何树立威信?首先自己为人要正,要能做到信人、帮人、聚人;平时要和编辑交心、交朋友。只有这样,大家才会服从你的领导,才会和你同心协力,共同努力完成团队的目标和任务。

2.1 信人

就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自己建立的团队,就应该有自信,相信他们能够真诚和你一道努力。要放权给大家,给大家尽量大的空间去做工作。不能事事都要亲自过问,紧逼下属事事都要汇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管理是个“度”的问题,就像用手抓一把米,手紧了,抓不多,手松了,都漏了。上司不能时时刻刻都长一双“火眼金睛”,有时候,要学一学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让编辑感觉有一个比较宽松的工作环境,自觉地做事情。

2.2 帮人

就是当团队里的任何一个员工遇到困难时,不管是公事还是私事你知道了都有责任去真诚地帮助他、关心他。有这样一句话:上司要努力成为下属人生中的“贵人”,不要成为下属人生中的“冤家”。你只要真诚帮助过员工,他就会感激你,就会赢得大家对你的信任。

2.3 聚人

就是能够团结人、凝聚人,具备了前面的两条,这一条就水到渠成了。其实信任是互相的,你信任员工,又处处在帮助他,员工自然愿意和你在一起工作。

2.4 交流、交心、交朋友

要与编辑多交流、交心、交朋友,工作中多听、多鼓励。尤其是遇到问题时更要沟通,没有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比面对面沟通效果更好。

3 营造团结协作和选题策划的工作氛围

工作中还要鼓励编辑相互之间多交流,利用讨论会的方式来让大家围绕策划的选题一起开动脑筋,完善选题的策划思路,营造团队策划的工作氛围。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更多依靠团队的力量才会更具竞争力。同时营造团队协作和选题策划的工作氛围还有如下益处。

可以让新编辑直接与老编辑进行沟通和交流,直接听取大家的建议,在新编辑有选题思路的最初阶段就召集大家讨论提建议,完善一个选题的整体思路,根据大家的建议让新编辑再去调研形成初步选题方案,然后再上选题会继续完善。这样新编辑可以较快地掌握策划选题的方法,无疑可以使新编辑较快成熟起来。

鼓励编辑之间多交流,倡导在办公室有业务问题随时相互协商讨论的工作方式,可以使编辑部内的业务工作氛围更加浓厚,比较彻底地改变了原来编辑独立思考和策划的运作方式,有效避免了选题策划的片面性,同时还使员工们更加团结,工作上、生活上都愿意相互帮助。

职业化体现的是一个员工的基本业务素质,培养编辑的职业化精神就是要编辑工作更具责任感。职业化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使员工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

笔者是在我们事业部的业务会上,向大家提出编辑工作要职业化的。要求大家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编辑业务水平,要向编辑专家的方向努力,要成为出版方面的职业人。要求新编辑在学会做书的同时也要学会做人,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同样重要。只有用职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对待每一个选题和书稿,我们的产品才能越做越好。

不仅编辑工作需要职业化,出版社每个工作岗位都需要职业化,所有员工都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不仅要努力遵守工作岗位的行为规范,还应当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待自己每天的工作,杜绝相互推诿,自觉地用高质量和高标准来要求,完成相应的业务工作,加强执行力。只有这样出版社各项工作的效率才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出版社的发展才会更快。

笔者做了十几年的编辑部门负责人,我感觉编辑队伍工作时就像一支球队:大家是球员,你是队长,前锋、后卫各有分工,指挥大家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为了赢得一个共同目标;相处时又好像是一个家庭:大家在一起如兄弟姐妹,彼此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面对各种任务和压力,你和大家要共同面对、同甘共苦。只要能做到这样,你的编辑团队一定能无往而不胜。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静,张建民.强化目标管理体系建设 切实提高企业执行力――构建以战略为导向的企业目标管理体系若干思考[J].现代商业,2014(11). [2]杜秋静.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途径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3).

上一篇:标杆电价下核电站成本管理 下一篇:大财务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