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岩都市剧的症结等12则

时间:2022-09-24 06:22:44

海岩都市剧的症结等12则

海岩的新剧《平淡生活》收视率一直偏低。随着海岩式都市剧渐行渐远,沦于黯淡,都市剧的种种症结已暴露无疑。

症结一:被套略勒住喉咙。爰情+案件的组合,让感性冲击理性,让人们的情爱在道德边缘翻滚,让人在“求”与“不得”的苦乐间挣扎。爱与不爱,能不能爰……这些环嘴饶舌的故事尽管换了时间地点,但看起来大多面熟。

症结二:新人难被认可。都市剧以前总可以在众目睽睽下捧红新人,但如今,新人是彩头,但是能否担当起戏本身的重量,得到观众的认可,还需另当别论。

症结三:故事远离生活。如今的都市剧只遵循了最简单的二元逻辑,没走几步就陷入一个二元的善恶困境,然后习惯性地煽情,再习惯性选择。都市剧的套路可以变,演员可以培养,惟有生活最不能远离!

(摘自《中国电视报》2005年4月11日张维/文)

感动片商不等于感动社会

一部表现普通民工的电视剧《生存之民工》,在山东取得收视率冠军后,又在天津、江苏、西安等地掀起观看热潮。该剧之所以热播,正是基于关注弱势人群的社会责任感,让这部“平民纪录式电视剧”,用现实得近乎“冷峻”的镜头,激发起许多观众的热情。正如一位网友所言:“高于生活,不等于远离生活。”

这个事实再次证明,电视剧的创作人员在重视娱乐的同时,还必须意识到肩负的社会责任。娱乐不是电视剧的唯一标准。浙江大学沈爱国教授认为:“如果把追逐娱乐性作为电视传播唯一的追求,这样就会使其丧失作为大众传媒的公益性特征,从而使电视文化产品背离高尚品格的追求。”

一方面,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缺乏,另一方面,每年高达几万集的电视剧中绝大部分却因肤浅而束之高阁。业内人士指出,个中原因还是电视剧创作人员离普通人的生活相距甚远。为感动片商,出于功利考虑,“鬼神”戏比“苍生”戏更好编,更赚钱。

(摘自《解放日报》2005年4月7日齐铁偕、李君娜/文)

韩国编剧解密“韩流”热潮

昨天下年,20名来自韩国的知名编剧与上海电影艺术学院的学生举行研讨会,共话“韩流”的秘密。他们均认为,在拍摄过程中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大量女性编剧的出现,以及将古装剧、历史剧拍得“多元化”是令韩剧在韩国内外都大受热捧的主要原因。

韩国剧作家代表团的成员介绍,韩国影视剧之所以在近年来能席卷东南亚,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韩国的影视剧制作体系,而其中编剧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韩国电视剧开机时,编剧只会写好1/3的剧本,后面的部分则是根据拍摄进度边拍边写。在此过程中,他们会不断拿出已经写好的部分和观众座谈或发到网上,及时得到改进意见。《爱上女主播》编剧朴志现说:“《爱上女主播》最后两集写了三个版本,我把这两集剧本对观众公布,通过他们投票来挑选究竟拍摄哪个结局。边拍,边写,边播,这也是韩国电视剧的特色之一。”

(摘自《新闻晨报》2005年4月7日曾玉/文)

缺的不仅是故事

缺乏讲故事的能力,的确是不短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影视剧创作中的一个顽症。但如果再深入地研究一下韩剧的话,我们便不难发现,我们所缺乏的还不仅是这些。缺乏讲故事的能力,缺乏优秀的导演和出类拔萃、与众不同的演员,这还只是表象,归根结底是缺少文化内涵和积淀。这种积淀当然需要影视人员不断地自我修炼,但更需要有整体的文化氛围的熏染和陶冶。在一个充满浮躁、喧嚣的环境中,名利欲望都写满在脸上,如何能表现出淡然若定的气质?只有内心的宁静和生活的平和,才能使这种文化气质由内而外自然地流露出来。这是怎么包装也包装不出来的,也不是凭借某些艺术技巧所能弥补的。所以对于中国的影视界来说,讲好故事还只是第一步,如何批准自己的文化脉络,增添自身的文化含量才是至关重要的。

(摘自《文汇报》2005年4月9日滔志兴/文)

说说见“情”色变

有关电视剧《苦菜花》争论的焦点,就是在电视剧中加了一段冯大娘与王束芝的恋情。对此,导演王冀邢这样解释:母亲本是王家大院的丫头,年轻时曾帮助三少爷王柬芝逃婚;而王柬芝的特务身份在暴露前是一个人人信任的校长……这些情节虽是原著中没有的,但却是刻画王柬芝欺骗性的需要。看了电视剧,我认为王冀邢的解释是有道理的,并没有颠覆经典之意。

红色经典的改编当然需要严肃认真,批评同样需要实事求是。现在,一些媒体的批评报道,常常专拣那些夺人眼球的字眼来吸引读者,批评者又缺乏说理的客观态度,很难使人信服。其实,爱情是人的生命中最美好的部分,也是文艺作品屡试不爽的描写对象。我们完全不必见“情”色变,只要是健康的,而不是病态的,都应允许,对“红色经典”的改编也不例外。

(摘自《解放日报》2005年4月12日吴为忠/文)

高投资、高风险≠高回报

电影市场的“武侠风”成为2005年的新景象和观众的新期待:陈凯歌的《无极》、唐季礼和成龙的《神话》、徐克的《七剑》、李连杰的《霍元甲》、周星驰的《功夫2》……另据了解,李安筹拍的《卧虎藏龙前传》目前剧本已经基本确定,王家卫正在筹备传记武侠片《叶向传》,一部续写《少林寺》的影片《少林寺之僧兵传奇》目前正在积极筹备之中。今年的武侠风可谓是规模最大、最强劲的一股。

投资武侠电影,高风险未必有高回报。这几年在国际上最不可一世的国产片,似乎仍属武侠类型。武侠片本属于大投资、高风险的类型,但各个投资方看到《英雄》等片的高投入高回报,纷纷把宝押在了武侠片上。一位做电影发行的人士认为,其实很难从电影的类型上去判别在国际市场上有多少票房。华语片有很多有特点的武侠片,但是并非每一部都卖座,甚至很多影片都没有机会到海外市场去发行。

(摘自《中国电影报》2005年4月6日赵辉/文)

娱乐明星与艺术家

著名表演艺术家焦晃最近批评说:“某个戏剧学院的副院长公开说,他们就是要‘培养明星’的,而我们那时候,戏剧学院培养的是艺术家。”他还说:“现在有些现象不容乐观,一说文化就是娱乐,‘把娱乐变成文化’似乎已屡见不鲜。事实上,娱乐只是文化非常浅显、表层的体现,它不能也不可能涵盖整个文化的概念。人的价值观的确立主要是通过审美,可现在许多作品培养的都是非审美,迎合一些非审美的倾向,这是很值得担忧的。”

娱乐明星要向艺术家目标攀登,需要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而作为全国著名艺术院校的负责人与教师,公然宣称把培养娱乐明星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舍弃了培养艺术家的宏大目标,它将贻害无穷。这只能助长娱乐圈明星的骄横浮躁之风,无助于引导明星向艺术家目标进取。

(摘自《文艺报》2005年4月7日耿法/文)

零售票的高潮才是电影市场真正的成功

第一季度的票房显得平淡无奇。这一百多天许多城市仰赖几部保持先进性教育的影片,在团体票上很有收获,但这并不是已经走上产业化道路的电影业可以依恃为经验并沾沾自喜的。个体零售票的高涨才是电影真正的成功。

去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上升至15亿元,这自然是有理由高兴的事情。如果除去票价涨幅的因素,这个数字就要打

点折扣了。在汽车降价、手机降价,许多日用消费品降价的今天,电影这种本应最大众化的文化消费品,价格不降反升,并且是30%至50%的升幅,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中国电影产业如果不是靠着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支持,这个产业就肯定不是健康发展的。

(摘自《中国电影报》2005年3月31日赵军/文)

九成被访者喜欢看电影

为了解青年低收入者、低收入家庭子女观看电影的现状,本报在北京对200多人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低保户子女、在校贫苦大学生、青年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

调查显示:有89.5%的被访者表示自己喜欢看电影;2004年看过1―5部电影的被访者为38.4%,一部电影没有看过的被访者有26.7%,看过10部以上电影的被访者为17.4%;47.7%的被访者表示喜欢喜剧片,其次是动作片(30. 2%),爱情片和恐怖片的被访者选择率持平,均为5.8%,有2.3%的被访者表示最喜欢看动画片,另有8.1%的被访者表示喜欢看其他类型的电影。

(摘自《北京青年报》2005年4月9日毛羽/文)

香港电影业须“向北看”

香港著名导演吴思远说,虽然港产片不单为内地观众而生存,但不得不承认,内地市场对香港电影业的重要性。香港电影业须重视内地市场,“向北看”。

吴思远以电影《韩城攻略》为例说,香港本地票房不到800万港元,但男主角梁朝伟的片酬就已达900万港元,而此片在内地的收入则已达到3000多万人民币,成为承受制作成本的巨大力量。“这说明,如果单靠本地市场,根本不能维持香港电影工业的发展。”他坦言,香港电影的劣势在于“先天性”市场太小,且在“下载潮”和“盗版热”的笼罩下,港人愈来愈舍不得花钱进影院看电影。

吴思远指出:“本港电影工作者需要调整心态,拍一些既有香港特色,内地又能认同的好戏。只要能迎合内地人,市场可以很大。”

(摘自《新华网》2005年4月10日文)

无力而狭隘的“世界”

一部电影不感人,处处浮光掠影、浅浅带过,不要紧,但这不能说为“风格”;一部电影只有概念,没有力量,也没有关系,大家可以不看,但谁也不能说这是观众的问题――就像《世界》中粗糙空洞的Flash,可以当成弥补的手段,但不能说成“艺术处理轻松自然”的托词。

电影开头巨大的“导演作品”字样,出现在一个拾荒者的画面里,这个导演已经自大到把以往的电影取向明确为不可替代的个人标志,他已经把自己当成符号。

《世界》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它已经是另一种功利的产物,是符号的承载工具,世界公园、保安、民工……好像只要把这些凑到一起就可以称为贾樟柯电影。

《世界》甚至没有展现出任何一个人物的内心,只有自我陶醉,没有可与人共鸣的情感。

电影如果想有观众,心里就要有他们,我还坚信,他们与你的自我,从不矛盾。

(摘自《精品购物指南》2005年4月14日Liar/文)

不用“立体眼镜”的立体电影

好莱坞导演盾姆斯・卡麦隆、乔治,卢卡斯以及彼得・杰克逊最近为一件事走到一起,那就是制作不用“立体眼镜”的立体电影。

最先玩起立体电影的是《泰坦尼克号》的导演詹姆斯・卡衰隆。他正在制作一部以日本漫画家木城幸人的作品《铳梦》为主题的3D电影《战斗天使》,不过观看该片观众仍需戴纸壳框的“立体眼镜”。乔治・卢卡斯也表示要把六部《星球大战》都改成3D立体版上映,而且观众观看时将不必戴上讨厌的“立体眼镜”。卢卡斯希望能够在普通银幕上放映他的立体电影。通过数字技术可以将普通的2D电影转换咸3D影片。目前,一小段经过立体化处理的《星战前传2》已经放映,据看过的人说,这段影像有着“不同寻常的纵深感”。随后加入这个潮流的是彼得,杰克逊,他也打算把《指环王》通过数字技术修改成立体电影。

(摘自《竞报》2005年4月15日暄暄/文)

上一篇:艺术无国界,中国电影节在以色列举行等 下一篇:带你游德国电影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