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们如何动笔

时间:2022-09-24 04:40:52

古时画家若在野外快速作画,没准会被当作奸细抓起来。

世传张僧繇善画,且爱当众画画。一时兴起,在禁令安乐寺墙上画了四条龙,却不点睛。自然就有人问他,为何不画完?答曰若点了睛龙就要破壁飞出了。大家当然不信,张僧繇就去点,果然四龙飞腾——“画龙点睛”这成语,就这么来的。

三国时以“曹衣出水”闻名的曹不兴,也爱当众来上一两笔。那个时代娱乐少,有人当众画画,把面白墙画得花里胡哨,一如现在大导演当街拍电影,必然有群众围着看。画家也很大方,因为在唐以前,画家地位跟卖把势的倡优相去不远,得有个“表演娱乐大众”的因素在。

但画家们一旦脱离了画匠画师,就有了脾气。唐朝南宗王维、北宗二李,自己有官位有身份,画画纯出爱好,于是也有了位分派头,画画就不爱当着人了。除了有些酬诗唱答的场合要现场挥毫,大家都喜欢闷在自家画室里,安腕运指、勾皴点染地细细折腾——至于像《唐伯虎点秋香》里,周星驰凌波微步踏云飞神那种画法,只能当玩笑看了。

文艺复兴前后的名画家,地位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达芬奇当初画《最后的午餐》时,有目击者笔记说,他经常爬上脚手架,抱着双臂,端详自己已画完的部分,看了良久,才重新画下一笔——以他那时的威望之尊,已达到了不怕人指点的地步。米开朗琪罗被教皇逼去画西斯廷天顶图时,本来很不愿意——他此前没完成过大型壁画,希望教皇改派拉斐尔去画,未遂。米开朗琪罗一生气,直接拒绝助手,拒绝任何干扰,把自己在礼拜堂关了四年,独自做完了天顶图这不世杰作。为什么他拒绝干扰呢?瓦萨里记载过另一个故事:

当初米开朗琪罗雕《大卫》时,佛罗伦萨的行政长官皮耶尔?索德里尼过来,附庸风雅不懂装懂,认为“这鼻子太厚了!”米开朗琪罗看了眼长官,不动声色,拿了剪刀和石粉爬上台架,轻轻地把剪刀动了几下,手中慢慢地散下若干粉屑,然后对长官说:现在请看。索德里尼大为满意:“现在,它使我更欢喜了些。你把它改得有生气了!”——实际上,米开朗琪罗根本毫无改动。

鲁本斯在弗兰德斯名重一时,交结的是权臣贵胄,约稿多,忙不过来,所以也半公开地请了大堆助手。世传鲁本斯画画,是自己安排好格局,让小的们分头画完,临到最后,他老人家亲手来画龙点睛,把他传世的雄浑艳丽色彩给点上,然后画稿忽然活了。鲁本斯的弟子凡代克善画人像,也是约稿如云,于是偷个懒:反正那时代绅士们穿衣打扮相去无几,就画好了许多躯干,只等雇主请他,画个人头接在躯干脖子上,就是幅画了。

英王查理一世听说他这作风,心头不愉:谁乐意自己的脖子和脑袋分家呀?于是严令凡代克:给我来一幅侧身像,要显得咱雄才大略,万不能敷衍了事!凡代克老实画了,成为他传世画里极有名的一幅。查理王不乐意画里脖子脑袋分家,自己却在1649年上了断头台。时也命也,无可奈何。

至于正统宫廷怎么做画,委拉斯凯兹名作《宫娥》就巧妙地描述了场景:国王王后端坐,画家面对画板踌躇,公主宫娥们在旁天真无邪围观。但老勃鲁盖尔另有一幅画,画他辛苦描摹,背后却站着个探头探脑的家伙窥视,老勃鲁盖尔面沉似水,就透着不高兴,可见公主窥探和普通雇主窥探,给人的感受是两样的。

印象派画画,讲究一个字:快。因为光线、云彩稍瞬即逝,更要用急速笔触把握住。马奈当年去看莫奈时,吓了一跳:只见莫奈租了艘船,拿工具把自己固定在船尾,凌波而画。马奈大受感动,特意画了《船上画室中的莫奈》,以表敬意。话说莫奈早年还没培养出所谓“印象派的眼睛”时,听了约翰?巴尔洛德?容金德劝说,“去荷兰学画户外画吧!”果断前往,1871年,他在荷兰赞丹镇,半年内画了25幅画。但也因为画得飞快,被警察盯上,还特意拉去问话:你在野地里画这么快这么多,莫非是军事细作?快从实招来!

上一篇:浅析我国的工程担保制度 下一篇: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