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当下,面向未来

时间:2022-09-24 03:15:09

在风云激荡的日子里,我们度过了2015年。那是鸣奏高亢轩昂的进行曲的一年。特别是10月末,我们党召开了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在古代,“小康”是与“大同”相联称的社会用语,是我们老祖宗追求太平盛世的一种政治理念。“小康”是指人民生活温饱无虞。《孟子・梁惠王上》里还描述了小康社会的情景。“十三五”规划绝非是时间点的简单递推,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我们当代的“小康”社会的内涵将包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建设成果的共享。《建议》指出,“支持慈善事业,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志愿者活动。完善鼓励回馈社会、扶贫济困的税收政策。”在实现小康社会历程中,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补充,是一项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我们慈善工作者会抖擞精神,与时俱进。

我国慈善事业是与经国大事密切相联的。为什么这样说?慈善事业不单是募集管理善款和慈善项目的落实以及各种慈善服务,它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软任务,即慈善理念的教育和慈善文化的弘扬。《礼记・学记》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一个政权治国理政,教育应放在首位。教育是教人明白事理,慈善理念教育是教人明白慈善的义理,明白宇宙和人生的真相,即我们人,不论男女老少,进而我们人与宇宙万物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教人认知人我共生的理念是对于生命共同体内各共生单位互利共赢的理性追求,认识到“大爱”是人类和宇宙万物的共同语言,是人性和万物的物性中的真善美的花朵,从而相互关爱,营造和谐国家、和谐世界。我们曾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是一项把慈善理念融入教育体系的尝试,让孩子从小就接受爱心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项重要的活动。

与慈善教育密不可分的是慈善文化的自觉弘扬。慈善文化自觉意味着我们对慈善理念的主动认识,倾心学习、研究和弘扬慈善文化。我国慈善文化有着几千年的传承,有中华民族和人民大众因积淀而流传心间的真善美的标准,有着感染代代人民、辈辈百姓的基本认知的恒定性和深入性。比如,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做人的底线:进一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和自我完善的需要。前者是讲道德,后者是讲慈善。慈善是道德的提升。中华慈善文化代表人的良知,代表人对美好事物的自我期许,是防止一个社会沦落的重要保证。它会让人感悟到要尊严地活着,舍恶就善。我们的“小康”社会,我们的“中国梦”都需要慈善教育和慈善文化发挥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它是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的“浩然正气”。

我们的《慈善》杂志年复一年曾对弘扬慈善文化做过一点点事。《慈善》留下了慈善事业的岁月印迹,记录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心故事,发表了不少关于慈善义理的锦绣文章,还有更多的是让读者心动的温馨絮语,从而收获了人们尊敬的目光。《慈善》同仁愿将杂志办成一株常青的慈善生命之树,发表更多的吸足阳光的文字,愿《慈善》成为读者心灵巡礼和精神漫游的一个小家园。

我们欣喜地了解到,我国《慈善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现已引起各方热议。在中国这样一个政府主导、公民缺乏自治传统的社会,有《慈善法》可依,慈善机构的权威和公信度会不断提升,就能充分发挥国内外慈善捐赠的资源,有效地动员人民大众的爱心,造成顺畅的传递爱心的通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仁爱、博爱、慈悲。慈善文化就是彰显仁爱、博爱、慈悲的内涵和义理。慈善文化更讲仁爱、博爱、慈悲是以“诚”(真诚)和“敬”(恭敬)为基础。我们慈善工作者有内含诚敬的爱心,能与《慈善法》保持零距离。守法、执法,最重要的是要心有主宰,不受外界的诱惑而动摇。这是守法、执法的定力。这样,我们就能“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国慈善事业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有了大发展。愈来愈多的中华儿女正以丰满的人生和生命的体验来守护一方热土。这是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以仁爱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认同,是对社会道德良知的确认。我们的慈善事业一头连着“小康”社会,一头连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着眼当下,面向未来,我们慈善工作者和《慈善》杂志同仁一定会发扬担当精神,在时代的激流中扬帆出航。

上一篇: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影响 下一篇:安徽古村查济,藏在深山幽谷中的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