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转换的新视角政策周期与投资者行为

时间:2022-09-24 03:00:34

风格转换的新视角政策周期与投资者行为

对于大小盘风格转换的问题,市场上大多从经济周期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经济周期是导致大小盘风格转换的源头。我们并不否认经济周期对于风格转换的影响,但从先行性和敏感性出发,政策周期与投资者心理是判断风格转换是否来缶更好的视角:

从政策周期来看,美国股市过去30年的历史经验表明,在较为宽松的财政政策下大盘股表现好于小盘股,在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小盘股要好于大盘股,

从投资者心理来看,随着投资者情绪从怀疑,信任到盲从,疯狂,市场风格也从小盘成长、小盘价值演绎到大盘成长,大盘价值。

A股市场上的风格转换,大小盘约3年转换一次、价值成长2年转换一次。目前市场风格转换至大盘的政策环境已经具备,投资者心理条件也趋于成熟。风格转换刚刚开始并将继续,看好金融,黄金,地产、航空建筑建材和工程机械等大盘蓝筹板块。

美国股票市场过去30年的风格转换

美国股市风格转换一直存在。根据VIctorcanto的统计数据,过去30年来,大小盘风格转换大约4―9年会转换次,价值与成长风格转换则比较快,在1977一]989年几乎每年转换一次,但1994年之后,价值与成长的转换时间延长,平均6年转换一次。

1975-1983年,小盘股表现好于大盘股,超额收益在6.6―33.6%;

1984―1990年,大盘股表现要好于小盘股,除1988年之外,超额收益在7.5-21.3%,

1991-1994年,小盘股表现好于大盘股,超额收益在1.815.7%:

1995―1998年,大盘股表现好于小盘股。超额收益在2.935.9%,

1999-2004年,小盘股表现好于大盘股,超额收益在6.3-15.6%。

风格转换的外在逻辑:政策周期

美国财政货币政策与风格转换

美国在1975―2004年间,政策的变动引发了五次风格转换。在较为宽松的财政政策下,大盘股表现好于小盘股,在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小盘股要好于大盘股,但在双紧的趋势下,大小盘风格转换效果并不显著。

第一次,1975-1983年财政、货币政策处于双紧的趋势,小盘略好于大盘。在此阶段,美国经历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卡特和里根总统从紧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从3%左右上升到20%左右,小盘股略好于大盘股,但是并不明显。

第二次,1984―1990年财政政策保持宽松、货币政策中性,从小盘转换到大盘。在此期间,里根进行大幅度的减税,联邦利率多数在10%以下,大盘股的年平均收益率为15%,大幅超过其他类的资产选择。

第三次,1991-1994年财政政-策趋紧、货币政策趋向宽松,从大盘转换到小盘。在此阶段,布什政府消除财政赤字、税率不断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处于3%6%的较低水平,小盘股的年平均收益率为23%,好于其他类的资产选择。

第四次,1995-1998年财政政策趋松、货币政策中性,从小盘转换到大盘。在此阶段,克林顿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相关企业从美国银行贷款16000亿美元、发行6000亿美元的债券进行网络基础设施投资,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6%的中间水平,大盘股的平均年收益率为31%,要好于小盘股。

第五次,1999-2004年财政政策趋紧、货币政策趋向宽松,从大盘转换到小盘。在此阶段,美国经济出现大幅波动,小布什政府连续11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7%回落到1%以下的历史最低位,小盘股的平均年收益率为13%,要好于大盘股。(见图1)

风格转换与政策周期的敏感性强于经济周期

根据奥地利学派的理论,政府政策是导致经济周期性变动的根本原因。基于财政、货币政策的制定目标以及政策周期对风格转换的敏感性的分析,我们认为政策变换才是鉴别风格转换更加合理的指标。

财政货币政策的轮动与经济周期:从各国经济政策制定目标的角度看,财政政策偏重经济增长,而货币政策偏重对物价的控制。在财政和货币政策变化下,一个新的、临时的经济环境出现,经济回归了一个新的均衡,沿着这个方向,CPI和GDP增长率的改变出现了一个可预测的模式。政策变化所带来的预期差,进而推动市场投资风格的转换:当观察到CDP、CPI同步上升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趋紧,由于货币政策要比财政政策时滞短,所以CPI的回落程度要明显快于GDP:当观察到CPI下降,GDP上升时,货币政策会趋缓、财政政策继续趋紧;当观察到CP上升、GDP下降时,货币政策再次趋紧、财政政策则恢复宽松,当观察到CP下降、GDP下降时,货币政策会再次趋缓、财政政策则继续保持宽松。

风格转换与政策周期的敏感性强于经济周期:基于预期引导,周期频率及传动路径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认为政策周期对风格转换的敏感性要强于经济周期。

从预期引导的角度,政策的短期变化虽然不能改变经济周期的走势,但却将成为预期差的来源。从周期频率的角度,货币政策的周期频率要快于经济周期,主要原因是除了经济周期本身以外,通胀还会受到诸如自然灾害,天气等预期之外的因素影响。从传导路径的角度,货币政策通过改变货币资金成本对小盘股价格影响较大,而财政政策则通过改变实体需求对大盘股价格影响较大。

风格转换的内在逻辑:投资者行为

从美国市场上投资者情绪的变化可以看出,投资者行为也是推动风格转换的重要条件。随着投资者情绪从怀疑、信任到盲从、疯狂,市场风格也逐步从小盘成长、小盘价值演绎到大盘成长、大盘价值。

美国投资者心理与股市风格转换密切相关:在投资者心理处于疑惑阶段时,小盘股表现逐渐好于大盘股,在投资者心理处于信任阶段时,大盘股表现逐渐好于小盘股。我们将纽交所综合指数与换手率进行拟合,发现19952002年间投资者心理与风格转换存在较高相关性,我们认为投资者心理是风格转换的条件。1995-1997年换手率与指数增速上升,大盘股表现好于小盘股;1998-2002年换手率增速减弱,指数增速下降,小盘股表现好于大盘股。

投资者行为与风格转换的阶段

风格转换过程中主要包含四种投资者心理:怀疑、信任。盲从与疯狂,而在这四种心理发生群体性效应时,呈现出四种不同的投资风格小盘成长小盘价值、大盘成长,大盘价值。

在怀疑阶段,规模小、流动性强及未来成长性好的小盘成长股成为投资者“实验品”,当上涨逐渐形成市场共识,投资者开始从怀疑走向信任,具有稳定回报、风险溢价低的小盘价值股逐渐获得市场新参与者的关注;随着赚钱效应的

累积,盲从的心态逐渐集聚,牛市的共识成为市场的风向标,热钱开始从四面八方涌入市场,投资风格从小盘股转向规模大、成长性好的大盘股;在最后的疯狂阶段,股票的虚拟价值与实体价值过度分离,资金开始从小盘股脱离,结构性分化使得投资者从过度疯狂回归到怀疑状态,市场最终重归风格转换的起点。

(见图2)

根据金融心理学的研究,我们采用指数与换手率的关系来判断投资者心理状况

1.换手率与指数同步下降,投资者心理处于怀疑阶段,

2.换手率上升、指数下降,投资者心理处于信任阶段,

3.换手率与指数同步上升,投资者心理处于盲从阶段,

4.换手率下降、指数上升,投资者心理处于疯狂阶段。

A股风格转换已至蓝筹延续修复之路

A股市场上的风格转换现象也是由来已久,大小盘约3年转换一次、价值成长2年转换次。目前市场风格转换至大盘的政策环境已经具备,投资者心理条件也趋于成熟。我们认为,风格转换刚刚开始并将继续,二季度将是大盘股的加仓良机,看好金融、黄金。地产,航空、建筑建材和工程机械等大盘蓝筹板块。

我国A股市场大小盘与价值成长风格转换不完全同步,但时间周期相差不多,大小盘大致3年转换一次、价值成长2年转换一次。

1.2001-2003年,A股处于弱-势,但从风格上仍然以大盘为主,超额收益在1%36%,

2.2004-2005年,A股处于弱势,小盘股表现要强于大盘股,超额收益在2%-4%,

3.2006-2007年,A股处于强势,大盘股表现好于小盘股,超额收益在12%一46%

4.2008-2010年,市场触底反弹,风格转换成小盘股,超额收益在12%-45%。

市场风格转换至大盘的政策环境已经具备

从去年四季度起,央行连续采用上调双率等措施,宣告货币政策已经由过度宽松回归稳健,但在经济低位回稳下财政政策仍然保持适度宽松,市场风格从小盘转换到大盘的政策环境已经具备。

同美国一样,我国政策的轮动与A股风格的转换相关性非常高:

1.趋向宽松的财政政策下,大盘股的表现要好于小盘股,比如2006-2007年;

2.趋向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小盘股表现要强于大盘股,比如2008-2010年:

3.在宽松的财政政策下,价值型股票则表现更为强劲,比如2007-2008年;

4.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成长型股票更加具有优势,比如2009-2010年。

去年四季度起,央行连续采用上调双率等措施,宣告货币政策已经由过度宽松回归稳健。2010年10月份至今,央行连续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连续四次上调存贷款利率,以对冲吸收前期大量投放的流动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紧缩政策已经进入下半场,出于对冲到期票据新增外汇占款的考虑,存款准备金仍有上调空间,但是加息已近进入尾声。货币政策有望重归稳健,整体的流动性也将回归常态。

从财政政策来看,当前经济整体仍然处于低位复苏阶段,增长面临的不确定还有不少,以消费补贴、转移支付、保障房建设为主的消费刺激政策,以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为主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等政策还将持续实施。财政政策整体仍然保持较为宽松的局面。

综上,我们认为市场风格从小盘转换到大盘的政策环境已经具备。

投资者心理:怀疑――信任――盲从

同美国市场一样,我国股票市场上投资者行为的变化也与风格转换高度相关。

(见表)

从近两年风格转换的节奏上看,风格转换的时间窗口已经临近。进入2011年以来,指数和换手率回升,大盘股领先的投资者心理条件已经成熟。

1.2009年1月至2009年6月,指数上升、换手率下降,大盘股领先:

2.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指数下降、换手率下降,小盘股领先;

3.2010年8月至2010年10月,指数上升,换手率上升,大盘股略领先,

4.2010年11月至2010年年底,换手率下降,指数下降,小盘股领先。

5.进入2011年,换手率,指数回升,大盘股将领先。

我们认为,风格转换刚刚开始并将继续。货币政策回归稳健,在经济低位回稳下财政政策仍然保持适度宽松,市场风格从小盘转换到大盘的政策环境已经具备;换手率与指数双升,投资者情绪已经从怀疑到信任,逐渐到盲从,心理条件初步成熟。二季度将是大盘股的加仓良机,看好金融、黄金、地产,航空,建筑建材和工程机械等大盘蓝筹板块。

上一篇:基金被动持仓观望金融保险首度增持 下一篇:证券行业创新带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