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班化教育的班级自我管理研究

时间:2022-09-24 02:50:17

基于小班化教育的班级自我管理研究

一、班级自我管理唤起学生的自我教育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与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管理相比,班级自我管理具有明显的优势:

1.了解情况,有的放矢。在我国,魏书生的班级自我管理研究与实践已取得众所周知的成效。他强调了解与研究学生,认为育人先知人,了解学生,方能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加以疏导,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方位、有的放矢的教育。事实是,在班里,学生彼此相处的时间更长,掌握的信息往往比班主任更丰富。角色相近,更容易理解彼此的想法,了解表面现象背后的原因,采取的措施往往更贴合实际。

2. 换位思维,体会深刻。通过视觉转换、处境置换、角色互换,大多数学生从“老师要我怎么做”逐渐学习“我要怎么做”“我怎样才能让同学改正错误”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多从集体的角度思考问题,更容易将管理规范内化。

3. 集体教育,奖惩有力。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提出了“在集体中通过集体进行教育”平行影响的教育学说。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学生的民主决策代表了大家的意志,监督和落实的时间更长,力度更大,并且能够避免有的学生“阳奉阴违”“屡教不改”,比依靠班主任的权威进行的教育更有效。

二、基于小班化教育班级自我管理研究策略

1. 全员培训,专家引领。

为了有效开展研究,我校从实际出发,利用校本教研制度,依托自身的特色开展全员校本培训,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围绕“自我管理”“小班化教育”等进行深入研讨与交流,使老师们更新理念,统一认识,增加积淀,具备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能力,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2012年9月14日,我们邀请越秀区教育发展中心、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刘成通老师对我校“构建小班化班级自我管理体系的研究”课题作指导,并对教师们进行了通识培训。我们不仅“请进来”,还重视“走出去”,派教师外出到南京市山西路小学学习。

除了集中学习,还购买《小班化教育班集体建设》《新班级教育的实践探索》等书籍,鼓励老师利用课余时间自学提高并定期组织交流研讨。

2. 强化队伍,形成合力。

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发挥所有任课老师的团队合作精神,以班级、级组为单位研究构建班级自我管理体系有效的运作机制,并定期进行跨班、跨级的交流,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促进教师在“行动—反思—交流—提升—再行动”良性循环中不断深入研究,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3. 点面结合,榜样示范。

在全员开展研究中,学校充分、及时了解各班的研究进展,关注各班实际,围绕如何倡导学生自我管理的理念、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动机、创造学生自我管理的氛围、发展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等方面向老师们提出尝试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组织部分走在前列的教师、班级进行展示和交流。

无论是小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树立,还是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都不能靠空洞的说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必须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完成。我校二年(1)班分步开展“我爱岗,我尽责,我的班级我管理”的班级自我管理机制的研究,全班38个同学“人人有岗位”,“管理有目标”,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班级管理任务,达到班级中人人有事做,人人可以为班级、为同学做力所能及的事;人人有管理和被管理的权利与义务;人人有服务与被服务的乐趣。老师“一帮、二扶、三放手”,综合评价,鼓励促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他们的管理能力,让他们在班级管理中得到能力的提升,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体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强化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同学们的集体意识和班级的凝聚力,进而促进班风学风的建立及优化。我们组织老师进行学习和交流,即为老师们提供了榜样,又促进优秀教师进一步探索和发展。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不断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考。基于小班化教育的班级自我管理研究将是我们一直探讨的重要课题。

上一篇:粤教版高中课本数学知识滞后于物理知识的应对... 下一篇:台湾职业教育对顺德职教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