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打造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时间:2022-09-24 01:42:06

浅谈如何打造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摘 要: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让学生成为主人,课前海量阅读,上课激情讨论,积极展示,精彩点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激起他们内心深处去学习的渴望,激活他们被束缚的思维,从而才能够打造属于自己的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提升学习成绩。

关键词:高效课堂 激情讨论 积极展示 精彩点评 独立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1-121-02

新人教版课程改革给中学物理教学带来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可喜变化,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就要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的精神实质,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搞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提高驾驭新课堂的教学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落实新课程理念,构建和谐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与教学质量?下面结合笔者在中学物理教学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谈淡笔者的思考与认识:

一、引导学生课前海量阅读,小组自主合作探究,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而使学生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关键,而学生的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因此,物理课堂教学应该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余地,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只需要适当引导和点拨。

二、学习贯彻落实“271”模式,把课堂完全归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做主

毋庸讳言,传统的教学思维是老师讲,学生听,一旦学生有听不懂的就只能眼睁睁的干看着,然后到下课。遇到不懂的你在课堂上不能自直接打断老师的教学,又不能不顾其他同学的听讲而去询问同桌或其他同学这个问题怎么来的,怎么样理解的。

笔者近几年来,一直伴随着学校的课堂改革大潮在不断积极进取,尤其是学习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模式,真正意义上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做主。

课前学生海量阅读,通过对课本的反复阅读,配合老师精心编制的导学案,把知识点一点一点的有效掌握,做到学生先学。老师后教,针对性强,效率高的目标。

课中,针对教学中较难理解的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激情讨论,找出正确答案。

随后分小组到黑板上进行积极展示,写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

展示完后,学生主动上台,对各小组的展示内容进行精彩点评,做到有错就该,没错得高分,有条有序,层次分明。

老师在学生精彩点评之后,对各小组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点评。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三、课堂适时引入生活小实验,学生积极性提高

例如,在“摩擦力”教学中,笔者精心为学生们设计了一个奇特的演示实验:

上课伊始,笔者在就随手从学生的课桌上拿起一位同学的矿泉水瓶,让大家认真观看,学生一下子就把目光转到我手上,然后随意叫了边上一个同学协助我完成这个小小的展示实验。

“来,用力把我手中的矿泉水瓶拿下”笔者说到。

学生轻轻用力一拉,矿泉水瓶就从我手中拿下了。

“大家看到什么了”笔者说道。

“矿泉水瓶很快就被拿下来了”学生异口同声。

“再来一次,这次我可要用更大的力握住矿泉水瓶了啊”笔者说道。

“呀呀……”

学生用了很大的力气才从我手上把矿泉水瓶拿下来。

“大家看到什么了?”笔者问。

“要很大力气才能把矿泉水瓶拿下来”学生大声说道。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自然而然进入到“摩擦力”的合作探究中,提高了学习过程的高效性。

四、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有许多摸不着、看不到的现象,学生对那些抽象的概念和现象缺少丰富的感性认识,很难理解和掌握,更谈不上什么创新。而物理教学中大量的内容又是实验无法直接向学生提供的。例如:天体运动、大型船闸、航天发射、磁场、电流方向等,这些学生都难以见到的、有重要物理意义的教学内容。可利用电视录像或多媒体课件,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把所讲的对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快为慢、化繁为简,从而把看不见、看不清的东西通过多媒体变成看得见、看得清,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遥远的东西变成眼前的,使事物的形、声、色直接付诸于学生感官,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创新活动提供了大量感性材料和时空环境,学生见其形、闻其声、观其色,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形成映像,深刻地理解抽象和复杂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积极的思维,使教学难点得到了较好的突破。

五、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

皮亚杰说过:“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教学要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个耐人寻味的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探究“影响液体沸点的因素”时,笔者当堂表演了如下魔术: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结果,烧瓶中的水又重新沸腾。“哇!”学生当即被眼前的情景惊得目瞪口呆!“这是怎么回事?”“真奇怪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冷水来降低物体的温度,而学生经常认为只有提高温度才能使停止沸腾的水重新沸腾起来。而在此实验中,给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水会重新沸腾起来。由于这个实验现象与日常观察到的现象相悖,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六、重视设计有效的巩固练习,提高学习效率

物理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因而设计有效的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笔者在设计练习时注意了以下几点:(1)设计练习应贴近生活。从实际生活出发,设计贴近生活的练习,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2)设计有趣味性的练习,能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兴趣。(3)设计对比性的练习以防产生思维定势。对比性的练习能在比较、分析中揭示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4)设计有坡度的练习。因学生能力有强弱,因此在设计练习时应有坡度、有阶梯性。例如,可先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然后逐步提高要求,设计一些富有变化和发展的练习,这样就能面向全体、各有所得,让优生能拓展探究,让学困生能感受成功的快乐,使全体同学的智商和情商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总之,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思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把课堂完全归还给学生。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积极落实“271”高效课堂模式,真正意义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樊建安.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

[2]赵丰平. 第四届学校新文化发展论坛上的报告摘要[R].(教育时报)2010.(3)

[3]王爱武.建构学习共同体 促进有效互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

[4]蒋建华.物理新课程教学应渗透的几个意识[J].中学物理.2012(16)

上一篇:浅谈小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下一篇:育健康之人 要“别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