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学生烟草使用情况

时间:2022-09-23 09:23:31

北京市学生烟草使用情况

【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市在校学生吸烟现状,为开展学校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64所各类学校6~25岁学生共18 000名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22.16%的学生报告有过尝试吸烟行为,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245.107,P=0.00)。学生尝试吸烟行为主要集中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尝试吸烟原因主要为对烟草好奇,尝试吸烟的主要场所为“家里”和“学校”。现在吸烟报告率为8.26%,其中男生为14.48%,女生为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4.744,P<0.01)。有95.67%的学生认为被动吸烟有害健康;当有人吸烟时,有30.24%的学生会躲开吸烟者,学生之间成功劝阻吸烟的比例很低(3.79%),有29.18%的学生明确表示“教师或家长没有教过怎样拒绝烟草”。结论 北京市学生烟草使用情况不容乐观。学校控烟工作尚需加强,并应积极寻求家庭和社会的协助。

【关键词】 烟草;认知;行为;横断面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G 479 R 1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5-0417-03

世界银行在1999年的报告中指出,以当前全球吸烟模式而言,最终将有5亿人因吸烟而死亡,其中50%以上的人今天还只是儿童和青少年。大量研究证实,烟草烟雾中含有4 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很多是有毒性的,有些是具有放射性的,已确知有40多种能致癌。从青少年就开始吸烟的人,将有50%机会因吸烟引起的疾病而早死[1]。2002年中国人群吸烟现状调查显示,总人群吸烟率较1996年下降1.8%,但15~24岁人群吸烟率较1996年有所上升[2]。本文对北京市学生2005年烟草使用状况进行了描述,旨在了解北京市学生吸烟的流行现状,预测北京市青少年吸烟流行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线数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根据北京市教委2004年度“北京市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提供的学校情况,按北京市学生总数随机抽取11个区县,每个区县内再按城乡和学校类型分层抽取学校,所抽学校进行整群抽取被调查年级。共抽取各类学校64所,共有学生18 000名。完成调查者18 000名,删去关键变量缺失的91份,得到有效数据17 909份。有效结果中男生8 853名(49.43%),女生9 056名(50.57%);小学生5 647名,普通中学生6 458名,职业高中生1 054名,中专学校学生1 241名,大专和大学学生3 509名。

1.2 方法 采用匿名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以全球青少年吸烟核心调查问卷为框架,加大了行为危险因素部分的调查,并加入了烟草危害知识来源、初次吸烟场所及法规知识等问题。问卷内容包括:(1)基本信息(家庭环境、社区和学校环境、个人性格等);(2)吸烟相关行为(尝试吸烟率、现在吸烟率、总吸烟率、吸烟场所、劝阻吸烟等);(3)吸烟相关知识(知识来源、香烟致疾病、香烟成分等);(4)吸烟相关意识与态度。

1.3 分析指标及定义 数据采用EpiData 3.0录入,使用SPSS 14.0进行分析。尝试吸烟为到调查时至少吸过一口烟的学生,现在吸烟者为在过去30 d内至少有1 d吸过烟的人,尝试吸烟年龄为初次尝试吸烟时的年龄。

2 结果

2.1 尝试吸烟率 学生尝试吸烟率为22.16%,其中男生为33.23%,女生为1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244.308,P=0.00)。不同类型学校学生尝试吸烟率不同,但大专、大学学生的尝试吸烟率与职高和中专学生持平。见表1。

2.2 现在吸烟率 学生现在吸烟率为8.26%,其中男生为14.48%,女生为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4.744,P=0.00)。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的现在吸烟率不同,大专、大学学生现在吸烟率低于职高和中专学生。见表1。

2.3 学生尝试吸烟相关因素分析 在3 967名报告尝试吸烟的学生中,尝试吸烟年龄在6岁或6岁以下的占18.26%,在7~9岁的占20.59%。尝试吸烟年龄集中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占近40%。

在尝试吸烟原因方面,对吸烟好奇和受同伴影响共占61.65%。学校和家里是首次吸烟的主要场所,别人给烟和自己买烟是首次吸烟烟草的主要来源。见表2。

2.4 学生被动吸烟情况

2.4.1 对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 有95.67% 的学生认为被动吸烟有害健康。13 940名未尝试过烟草的学生认为被动吸烟有害健康的人占97.00%,高于尝试吸烟者的认识率(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6.906,P=0.00)。84.66%的调查学生报告与其关系密切的人中有人吸烟,主要为父亲(54.44%)和教师(28.37%)。

2.4.2 对待吸烟者的行为 当别人吸烟时,有35.45%的人表示“与我无关,我不管”,有30.24%的学生会躲开吸烟者,仅有20.83%的学生会“劝他们不要吸烟”。在父母吸烟的学生中,有31.76%“劝过,但没有效果”,“劝过,有所改变”的占39.89%,而“劝过,且戒烟了”的仅占10.24%。

在对待同学或朋友吸烟上,有43.02%的学生表示“没有劝过其戒烟”;在被“劝过的”56.98%的学生中,仅有3.79%戒烟了。统计显示,学生之间劝阻吸烟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父母吸烟的劝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249.478,P=0.00),成功劝其戒烟的比例更低。

2.4.3 对拒绝烟草的认知 有45.22%的学生表示“教师或家长教过怎样拒绝烟草”,而有29.18%的学生明确表示“教师或家长没有教过怎样拒绝烟草”。在回答“最近30 d内买过烟”的1 248名未成年学生中,仅有8.17%回答“因年龄小而不卖烟给你”,绝大部分学生回答烟店没有因年龄小而不卖烟给他。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北京市学生尝试吸烟率与重庆、广东、山东和天津4城市的数据较接近[3]。在尝试吸烟方面,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尝试吸烟年龄主要集中在小学低年级和初中阶段。经过分析发现,对吸烟好奇是小学低年级阶段尝试吸烟的主要原因(41.56%),而初中阶段学生对吸烟的好奇和同伴影响分别占到了33.28%和20.17%。提示学校在开展控烟活动时,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应针对不同的重点进行讲解,注重消除小学生对吸烟的好奇心理;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同伴影响也在加大,此时有关控烟的技能教育及控烟同伴教育应受到重视。

调查结果还显示,在学校和家中吸烟分别位于前2位。与田本淳等[4]在2003年对6城市14所初中学生的研究结果不同,主要因为本样本是北京市学生人群,包括了住校的中专、职高和大专大学等学生。提示学校内部控烟工作的实施对住校学生很有必要。

北京市学生现在吸烟率为8.26%,其中男生为14.48%,女生为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我国成人现在吸烟率性别差异类似,可能与我国的社会文化风俗有关。有研究显示,在亚洲、地中海等地区,女性吸烟依然不被社会所接受,女性吸烟率很低(2%~10%)[5]。

对于被动吸烟的危害,有95.67%的学生能认识到被动吸烟有害健康;有30.24%的学生会主动躲开正在吸烟的人,但仅有20.83%的学生会“劝他们不要吸烟”。学生之间成功劝阻吸烟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父母吸烟劝阻的成功率,表明学生之间对吸烟的劝阻往往没有权威性,容易被忽视。

对于学生人群的控烟工作,作为主要活动场所的学校有着重要的责任。学校在举行常规控烟教育的同时,应考虑实施强化控烟教育,积极发挥青少年学生能动自主性,指导他们进行社会调查、查找文献、上网等,获得吸烟有害健康的知识,并要求学生联系身边的吸烟现况,写出心得文章或编成漫画、小报、小品,创作拒烟技巧并进行技巧的演练[6]。

Shean等[7]研究显示,通过青少年早期的感知吸烟率可以预测青少年后期及成年期的烟草使用情况,两者呈正相关。因此,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们有一个较低的感知吸烟率。有研究显示,父母戒烟的青少年有更低的“感知吸烟率”,其随后的吸烟危险性要比父母不戒烟的青少年低很多[8]。提示在控烟工作中应加强教师与家长的联系,积极寻求家长的合作,共同指导学生人群远离烟草。

4 参考文献

[1] CROFTON J,SIMPSON D. Tobacco: A global threat. Macmillan Education,2002:49.

[2] 杨功焕,马杰民,刘娜,等.中国人群2002年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现状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2):77-83.

[3] The Global Youth Tobacco survey collaborative group. Differences in worldwide tobacco use by gender: Finding from the global youth tobacco survey. J Sch Health,2003,73(6):207-215.

[4] 田本淳,钱玲,张巍,等.我国六城市中学生烟草与健康方面的知信行状况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4):363-366

[5] WHO. Women and tobacc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eneva,1992:22-23.

[6] 柯雪琴,范雪瑾.青少年控烟健康教育两种方法的效果比较.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2):144

[7] SHEAN RE. Peers, parents and next cigarette: Smoking acquisition in Adolescence. Nedlands: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1991.

[8] FARKAS AJ, DISTEFAN JM, CHOI WS, et al. Does parental smoking cessation discourage adolescent smoking? Prev Med,1999,28(3):213-218.

(收稿日期:2008-03-19)

上一篇:中国初中生饮酒行为与其他健康危险行为的关系 下一篇:307名大学生生命意义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