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生的作文能力

时间:2022-09-23 09:07:25

如何提高初中生的作文能力

1.利用网上平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写作是情感的抒发,思想的表达,只要学生有写的兴趣,“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写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很多老师对学生有这样那样的要求,但往往缺乏对学生兴趣的保护和培养。每天写日记,每周都交到老师那里,久而久之,学生的那一点写作乐趣也就消失了,为了应付老师检查,抄袭之作层出不穷。我们怎样使学生养成写作的习惯呢?首先要给学生提供写日记的多种形式。其次要利用博客与学生互动,交心谈心,学生在不被束缚、压迫下自然充满兴致。写日记是加强人生修养的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它不仅能提高语文能力,人的一切能力都能够在写日记中体现出来,只要能坚持,就会有成效。老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写日记,让他们随便写,愿意记叙,愿意抒情,愿意议论,愿意发怒都可以。每天就写100字,不多不少。写到一千回,下笔如有神。写日记是会上瘾的。学生不知不觉就会发现写作能力提高了,老师在黑板上写一题目,学生一点畏难情绪都没有,什么都能写。现在的学生怵作文,一到作文课,满脸愁云,就是因为没有写的兴趣。我们还可利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中网络教室的全渠道交互功能建立起合作学习的机制,开展组级交流、班级交流、校级交流。通过各种形式的讨论交流,学生的成果会得到共享和砥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可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会极大地拓展学生创作的空间,极大地增强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2.提升理念是搞好作文教学的前提

纵观近几年的全国各地中考满分作文,宿构嫌疑越来越大,套话作文越来越多,学生的写作能力没有提高多少,违背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初衷,这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到感受和真切体验。要达到这一点,语文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更新理念,从“真”开始,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一步一个脚印地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和表达生活的能力。只有这样,作文才能成为学生自由表达的载体,写作才能成为快乐开心的事情。这样的写作能力,不仅能在考场上获得高分,而且将有益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我的做法是:新生一入学,首先让他们每人准备一个日记本、一个剪贴本。并告诉他们,这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两大宝。一个用来“画画”,小学时画画是用五颜六色的笔描出色彩斑斓的世界。现在是用方方正正的汉字写出色彩斑斓的世界。另外一个用来收藏,也就是采摘别人的“鲜花”,装饰自己的“房间”;聚集他人的“宝贝”,填充自己的“行囊”。画画和收藏,这不都是非常快乐的事吗?就这样,日记和剪贴展评,成了每周作文课上的风景。把自己的“杰作”摆在桌子上,大家你看看我的,我翻翻你的,一种心灵的交流与沟通就这样开始了。随着日记篇数的增加,剪贴本的加厚,我的要求也不断变化:剪贴本要分类和批注,批注的形式和内容可自由灵活,可以是一个词语,可以是一点感悟,可以是一段评论。日记也开始限定字数或限定内容。如“鸡蛋历险记”活动,我将做好标记的生鸡蛋交给学生保管,要求鸡蛋始终处于身体半米之内,看谁保管的时间长……这样从真正的生活开始训练写作,虽然做起来很慢,但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每次检查学生的“作品”,我总会眼界大开,感觉每一本日记或者剪贴就是一个聚宝盆,里面有学生们丰富多彩的生活。

3.厚积薄发,创新求实

文章写作贵在创新,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当务之急。任何形式的作文都是思维的表现,因此一切作文训练都必须伴随着思维训练,让学生养成辩证思维的良好习惯,形成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多向思维方法,即从材料或题目的内容多方面去阐述,注意对事物的正面、反面、侧面、纵横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察,从而写出别出心裁的文章;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角度创新、观点创新、立意创新、材料创新、构思创新、形式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在作文课上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气氛,允许学生大胆设想,敢于质疑,鼓励他们的创造想象和求异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学生思维,鼓励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交流,提倡学生写有个性的文章。当然,创新绝不是变成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创新要依人依题依材而定,教师应当正确加以引导。作文要求立意新颖。只有拥有“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的立意,我们的文章才会在众多的作品中脱颖而出,闪出绚丽的光彩。一篇好的文章立意应该是准确立意、深刻挖掘、格调向上。初中生的作文要扣紧时代的脉搏,体现时代精神,真实反映学生当前的精神风貌,多一些赞美,少一些宣泄;多一缕阳光,少一丝阴暗;多一种积极,少一点颓废。

4.作文立体教学

作文训练不能仅仅依靠课堂,它应该延伸到语文课的其他时间,以及学生的课余生活。

4.1课前美文分享。每天上语文课(非作文课)前5分钟,我与学生分享优美的文章,比如《优秀作文名师点评》、《读者》里的一些好文章等。有老师的读,也有学生的读。这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学生也在聆听中积累了写作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4.2周记体现个性。每周一记,既是学生写作训练的舞台,又是学生倾诉心声的渠道。我不作统一要求,让学生畅所欲言,表现个性。学生可以写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学生很是喜欢。我征求学生意见,对某些写得好的进行宣读分享,部分佳作也在教室内外张贴,营造写作氛围。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很高。

4.3课后片段创作。布置简单有效的课后作文片段训练作业。不一定是作文训练课才布置写整篇文章。我提出具体的要求,如,用上一些修辞手法,或者进行细节描写等。并根据学生平时写作暴露出来的缺点,定出写作的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我曾经给出几个名词,比如:影子、清风、树影,让学生写一个片段,用以上几个词表现特定的感情,如:感动、悲伤、幸福等。

上一篇:小学语文互动学习方式浅议 下一篇:引导学生写好状物作文的点滴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