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2-09-23 08:50:47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当今国际竞争非常激烈,而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科技创新,人才为本。教育创新又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作为教师―― 教育创新的主要实施者,一定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深化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教学 创新能力 思想品德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势在必行,有着积极的意义,是当代最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何使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呢?就这一问题,我从以下四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伟大的科学家爱恩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有了浓厚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学习兴趣是创新能力的前提,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动力,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很难想象,一个对某事不感兴趣的人会有创新的意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我认为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其次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协助教学,发挥网络优势,通过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课件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趣味,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如:在初三活动课上,我选择“有关资源或环境问题”,撰写调查报告时,要求同学们调查学校周边环境污染的状况。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通过实地调查,同学们都能用学到的知识去剖析、解决具体问题,拿出好建议,撰写出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增强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创新思维

在创新思维中,求异思维是最活跃的部分。求异思维就是从多方面来考虑问题的思维方法。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去开阔学生的思维,改变学生正常的思维程序,善于另辟蹊径,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例如:讲“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时,我首先让学生看一则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一直居高不下的现实材料,让学生思考究竟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辍学。学生首先想到的是,一方面要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对辍学学生的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学生的监护人进行处罚。在肯定同学们观点的同时,让学生联系周围的实际,看看自己周围同学的辍学现象。不一会儿,同学们纷纷发表各自的观点,有的同学想到应该加强我国的教育制度,有的同学想到应该取缔社会上用不正当手段吸引青少年的电子游戏厅、舞厅、录像厅、网吧等。通过大家的讨论,学生能根据书本中已有的信息和知识,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展开性和深层次的思考,理解了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进而培养创新思维。

三、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氛围,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新课程改革提出新的教学观念,强调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本着“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营造一个宽松、民主、自由、活泼、丰富多彩氛围,有意识的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把课堂当成自我磨练、自我展示、自我塑造的舞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把课堂变成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上《自立》这一单元时,我设置了两个活动,让学生自己缝制一毛绒小鸭子和小组合作制作水果拼盘比赛。这两个活动,可操纵性强,而且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使学生处于异常的饥饿”状态,从而刺激学生的欲望,激发他们去寻微探幽,调动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和学生主动性。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活动中得以提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课堂动手的活动中去思考、去创新、去发展,扩大教学信息的交流,有利于形成学生主体精神和培养创新能力。

四、关注生活,结合实际,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强调:“要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可见,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双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应该重视“双基”的教学,而我们教学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而要用所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生活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而理论又要反过来指导生活实际。创新来源于实践,所以要强调理论联系时政、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讲到清除封建残留思想时,就要联系到生活中存在的迷信思想,以及的危害等;讲到维护祖国统一时,就要联系到分子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的危害等;在讲“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时,拿出人民币等商品让学生当场鉴别真伪,这样学生非常感兴趣,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而且增长了生活常识与经验。教师再进一步引申到其他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让同学们谈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的感受,最后引导回答提出解决办法等等。只有这样学以致用,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了国家的兴旺发达,为例民族的腾飞,我们教师必须有创新的意识,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提供创新舞台,让学生深刻认识创新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创新的活动,努力使学生成为创新型的人才。

上一篇:如何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 下一篇:浅谈美术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