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40例分析

时间:2022-09-23 07:42:23

社区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40例分析

摘 要 目的:探讨社区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展的操作要点和技术要求。方法:观察44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结果:本组440例中436例成功,4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52例粘连分离创面大,术后留置肝下引流管,2天后拔除。术前B超检查结果与手术中所见一致。术后出院时间1~5天,平均2.94天。术后随访病人术后很快恢复正常饮食。恢复轻体力劳动时间较开腹手术早10~15天,恢复重体力劳动时间较开腹手术早20~30天。切口的瘢痕很小,具美容效果。结论:在社区医院可顺利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社区医院

资料与方法

2003年起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40例,男112例,女328例。选择标准:无症状1个月以上,急性发作病人48小时内或治疗1个月以上无发作。年龄27~87岁,平均47.8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及胃肠道症状392例,仅有胃肠道症状48例,160例有发热史,均无黄疸症状。

B超检查:均行B超检查,结果发现胆囊结石306例,胆囊息肉样病变104例,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样病变共存24例,慢性胆囊炎6例。所有病人均排除胆总管病变。440例中胆囊壁厚度≥0.4cm者94例。另外,联合B超室共同设置一个新的检查标准――胆囊活动度:为病人胆囊某一点在吸气末与呼气末移动的范围,标准为≥3cm。此标准与胆囊壁厚度均为我科术前估计手术难易程度的指标。70例病人胆囊活动度均≥3cm,30例≥2.5cm,其他5例活动度不良。

手术器械:美国国际公司成套腹腔镜系统,包括摄像系统、气腹系统、手术器械。

麻醉方法:均采用全身麻-静吸复合麻醉。气腹气体为二氧化碳,人工气腹压力值设定为13mmHg;手术方法:采用四孔法或三孔法。

结 果

本组436例成功,4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52例粘连分离创面大,术后留置肝下引流管,2天后拔除。术前B超检查结果与手术中所见一致。术后均行病理检查,均证实术前诊断。术后出院时间1~5天,平均2.94天。

术后随访:病人术后很快恢复正常饮食。恢复轻体力劳动时间较开腹手术早10~15天,恢复重体力劳动时间较开腹手术早20~30天。证实基层社区医院完全有能力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讨 论

首先,医院在初始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应固定手术组人员,包括巡回及洗手护士;术者必须有丰富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经验,熟悉解剖。其次,须重视并发症的预防。据报道腹腔镜胆囊切除并发症达1.6%~6.4%[1],尤其是胆管损伤占并发症27%[2]。

本组未发生胆管损伤,但因出血中转开腹手术4例。总结经验如下:①从摄像角度分析,应首先分离胆囊后三角,从胆囊后壁壶腹下缘开始,逐渐暴露胆囊管后壁,看清胆囊管的位置和走向。②看清胆囊壶腹由粗变细的位置,分离出胆囊管,不必暴露出过多的胆囊管,以免损伤胆总管。③用钛夹夹闭胆囊动脉,再在钛夹远端紧贴胆囊前壁用电钩烧断。④分离胆囊床时注意肝中静脉分支,其分支若与胆囊床紧贴或很粗,在切除胆囊的过程中易损伤肝中静脉分支引起大量出血而中转手术。强调在剥离胆囊时在疏松纤维层内进行。⑤分离时细致,电凝时间要短。以免损伤右肝管。另外,四孔法较适用于基层社区医院,可以避免因过度牵拉而损伤胆总管。如果胆囊三角解剖不清,不要勉强操作,及时中转开腹手术。

总之,由于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我国最常用、最成熟的腹腔镜手术,在基层社区医院创造条件,可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周永碧,龚建平,等.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1100例报道.肝胆胰脾外科杂志,1996,6:2.

2 刘永雄,纪文斌,冯玉泉,等.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国内资料汇集).中华外科杂志,1993,31:390-391.

上一篇:强直性脊柱炎伴发葡萄膜炎21例分析 下一篇:自发性血气胸18例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