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部位异位妊娠58例分析

时间:2022-09-23 06:43:23

特殊部位异位妊娠58例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发生部位及术前诊断情况。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症状、体征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妊娠部位易误诊。结论: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特殊性要求妇科医生提高认识,术前B超检查水平十分关键,腹腔镜对异位妊娠的诊治意义重大。

[关键词] 特殊部位;异位妊娠;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13.8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5(a)-240-02

妊娠时,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以外,称为异位妊娠[1-2]。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指的是宫颈、宫角、残角子宫、腹腔、阔韧带等部位的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由于症状、体征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困难,易误诊为输卵管妊娠,处理不及时,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出血而危及生命,现将我院收治的特殊部位异位妊娠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异位妊娠845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58例,其中,卵巢妊娠34例(58.6%),宫角妊娠10例(17.2%),残角子宫妊娠7例(12.1%),腹腔妊娠5例(8.6%),阔韧带妊娠1例(1.7%),宫颈妊娠1例(1.7%)。患者年龄 19~43岁,平均31岁。初孕妇9例,孕2次以上49例,有人工流产史30例,放置子宫内节育器23例,输卵管结扎术后1例,剖宫产6例。

1.2 临床表现

53例有停经史,停经35 d~3个月,多在停经60 d以内,5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45例有阴道不规则流血,10例有晕厥及休克,41例有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32例附件区触及包块。

1.3 术前辅助检查

50例检查尿妊娠试验阳性或血HCG高于正常,48例腹腔及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37例B超检查发现附件区包块。

2 结果

34例卵巢妊娠中有30例破裂,腹腔内出血500~2 500 ml不等,术中发现双侧输卵管正常,均有一侧卵巢增大,有破裂口,部分破裂口上附有绒毛组织,其中,1例一侧卵巢破裂,另一侧卵巢黄体破裂,3例术中见单侧卵巢增大未破裂,剖开卵巢见绒毛组织。本组卵巢妊娠单侧附件切除11例,单侧卵巢切除15例;部分切除或楔形切除9例。10例宫角妊娠6例破裂,腹腔内出血均多于2 000 ml,破裂口见绒毛组织及凝血块;2例行病灶切除加宫角修补术,4例行宫角楔形切除加同侧附件切除术,4例未破裂者宫角明显突出、表面充血,盆腔内出血200 ml,行宫角剖开取胎后修补术。7例残角子宫妊娠均破裂、内出血平均2 500 ml,行残角子宫加同侧附件切除。5例腹腔妊娠术中发现为后腹膜妊娠破裂,破裂口可见绒毛组织,行病灶切除修补术。1例阔韧带妊娠破裂,破裂口可见绒毛组织,行病灶切除修补术。l例宫颈妊娠行宫颈管内吸刮术后,填塞纱条压迫止血治愈。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3.1 发生率

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是由于孕卵在输卵管运行时受阻或外游,在特殊部位着床发育而致,其确切发生率尚不统一,国内外文献报道差异很大,国内报道占同期异位妊娠的4.85%~10.11%[3]。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异位娠845例,其殊部位的异位妊娠58例,占同期异位妊娠6.86%,仅有8例术前做出定位诊断,诊断正确率为13.7%,定位误诊率为86.3%,疾病误诊率为5.9%。

近年来,因各种原因异位妊娠发病率有明显升高趋势。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也随之逐年上升,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分析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发生规律、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就变得十分重要。

3.2 分析

特殊部位异位妊娠临床表现缺乏典型性,极易误诊为输卵管妊娠。34例卵巢妊娠术前只有4例做出定位诊断,误诊为输卵管妊娠30例。

子宫角妊娠是指孕卵种植于子宫角部,胚胎向宫腔侧生长,因此严格讲,宫角妊娠不应属于异位妊娠[4]。由于子宫角部的肌层相对薄弱,较易发生流产和子宫破裂,易误诊为先兆流产,在行诊刮时未见胚胎及绒毛,才考虑非正常妊娠,彩色B超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主要表现为在宫角波即将消失或消失的同时,可探及胚囊与宫腔相通,有肌层环绕[5]。本组10例宫角妊娠3例误诊为先兆流产,2例诊刮时未见绒毛,其中1例诊刮时腹痛加剧,因内出血休克而行急诊手术。5例误诊为输卵管妊娠,宫角妊娠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难以鉴别,术后病理诊断为宫角妊娠。

残角子宫是胎儿期苗勒管的中下段发育缺陷,两侧未正常均等发育,而是在正常子宫旁形成一个小的子宫附属物,通过纤维组织的蒂与正常子宫相连[6]。残角子宫发育差,肌层薄弱,内膜发育不良,随着胚胎的发育,绒毛植入薄弱的肌层导致破裂,引起严重的内出血和休克。7例残角子宫妊娠中,5例误诊为输卵管妊娠,主要原因为发病率低,破裂前均多无症状,临床医师对此组病例认识不够、警惕性不高。若对停经达3个月的患者常规行B超检查,有助于本组病的诊断。

腹腔妊娠原发性少见,多为继发性,临床症状不典型。5例腹腔妊娠和1例阔韧带妊娠,术前均误诊为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主要是症状与早期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十分相似,只在术中发现输卵管、卵巢无异常,在腹腔和阔韧带发现病灶而确诊。

宫颈妊娠多见于经产妇、多次人工流产术及宫颈损伤者,本组仅1例宫颈妊娠,因例数太少而误诊为不全流产。因此,临床医师医技科室熟悉宫颈妊娠的临床特征及B超图象十分重要。

目前,随着B超设备及其图象分析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技术的日益普及、临床医生的重视,异位妊娠部位的准确诊断率必将得到提高,其中,腹腔镜技术是异位妊娠早期诊治的最佳选择[7],但对破裂出血多的异位妊娠不适用。

[参考文献]

[1]胡绍敏.异位妊娠17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67,94.

[2]张雪玲.异位妊娠65例误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8):139.

[3]姚宝钗,陈端.少见异位妊娠27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13(1):33-55.

[4]李娟清,石一复.输卵管妊娠与其他部位异位妊娠的鉴别诊断[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6):325.

[5]赵梅,王军梅.38例子宫角部妊娠超声检查[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4):234

[6]Jayasingle Y, Rane A, Stalewski H, et al. The Presentation and early diagnosis of the rudimentary uterine horn[J]. Obstet Gynecol,2005,105(6):1456-1467.

[7]惠宁,崔英,刘玉环.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204例总结[J].中国内镜杂志,1999,5(5):23-24.

(收稿日期:2009-02-23)

上一篇:内镜下治疗胃结石症61例分析 下一篇:老年糖尿病低血糖89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