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中的功能关系

时间:2022-09-23 05:01:59

机械能中的功能关系

“用能量的观点和方法处理问题”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高一物理第七章《机械能》中主要涉及以下几种能量: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三者又统称为机械能。那么如何通过能量角度来分析解决力学问题呢?必须先理解这几种能量变化的原因。

一、动能的变化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做功有关,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即W=E=E—E。实际应用时,不必求合力,特别是在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受力有变化的情况下,只要把各个力在各个阶段所做的功都按照代数和加起来,就可以得到总功。

二、势能的变化

1.重力势能的变化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有关。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即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负功,即物体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增加,即W=-ΔE=mgh-mgh。

2.弹性势能的变化 发生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原状时能够对外界做功,因而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弹性势能。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弹力做多少功,弹性势能就减少多少;克服弹力做多少功,弹性势能就增加多少。

三、机械能的变化

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机械能。如果只有重力或系统内部弹力做功,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会发生相互转化,但系统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那么也可以这样理解,只要有除重力、系统内部弹力外,其他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就会发生改变。其他力做功多少,机械能就改变多少,即W=ΔE。

[例]一个人站在距地面20m高处,将质量为0.2kg的石块以v=12m/s的速度斜向上抛出,石块的初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30°,g取10m/s2,求:(1)人抛石块过程对石块做多少功?

(2)若不计空气阻力,石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3)若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22m/s,石块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多少功?

提示:对于(1)石块出手时具有的机械能是人对石块做功的结果。人对石块做功的过程实现了人体的化学能向机械能转化的过程。人对石块做多少功,石块就获得多少机械能。对于(2)题目指出不计空气阻力,则石块在空中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求出石块落地时的速度的大小。对于(3)已知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可知落地时的动能,抛出时石块的动能也可求出,利用动能定理可求出运动过程石块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

参考答案:

(1)石块出手时的速度为12m/s,出手时动能为E=mv=14.4J,石块获得的动能是人对石块做功的结果,根据动能定理,W=mv=14.4J,人对石块做功为14.4J。

(2)从抛出到落地,石块只受重力作用,此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选了地面为零势能面,抛出时石块的机械能为E=E+E=mv+mgh,落地时石块的机械能为E=mv+0,E=E,mv+mgh=mv+0,石块落地时的速度为v==23.32m/s。

(3)若落地时的速度为v=22m/s,小于v=23.32m/s,则说明此过程中石块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克服空气阻力做了功,机械能减小了。知道石块的初、末速度,容易确定石块的初、末动能。对此过程应用动能定理,石块的初动能为mv,未动能为mv,此过程重力对石块做正功W=mgh,空气阻力对石块做负功-W.根据动能定理W-W=mv-mv=mgh-w,W=mgh-(mv-mv)=6J。

总结: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定律之一。而在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生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章的主要定理、定律都是由功能关系这个基本原理出发而得到的。

(作者单位:河南省叶县高中)

上一篇:也谈排列组合的解题策略 下一篇:地理课堂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