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实践活动成为低年级语文学习主要部分

时间:2022-08-11 06:57:06

让实践活动成为低年级语文学习主要部分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语文学习真正融入学生的童年生活,成为其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这是我近几年来连续教授低年级时不断思考、实践的问题。本人在研究低年级教材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不断突破传统语文教育僵化封闭的模式,大胆拓宽语文教育的渠道,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面的革新,引入生活活水,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丰富多彩、别开生面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积淀丰厚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人将低年级语文实践活动归为“识字剧场”、“画说写”、“课本剧场”、“做说写”四类,现将四类实践活动在教学中形成的经验归纳如下。

“识字剧场”是针对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而设计的一项趣味游戏活动。它利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提高低年级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识字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扩大了识字量,改变了过去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识字剧场”,一般采取表演的方式来学习。通常是由学生来扮演某个字或不同的偏旁部首。例如一名学生戴上“氵”的卡片就成了部首“氵”,其他的学生可以戴上如“主”、“永”、“吉”等偏旁,两组同学蹦蹦跳跳结合在一起,让其他同学认识这是一个什么字。再如,由一名同学扮演偏旁“圭”,其他同学扮演部首“女”、“虫”、“氵”等,根据不同的组合,让其他同学来识字。教师在课前可以和学生共同虚构一个故事,通过故事把这些字串起来,在故事中强调构字规律及字的读音。这个过程既是游戏的过程,又是识字的过程。在游戏中识字,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而且记忆深刻。

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学生识字量的增加,“识字剧场”的活动方式也应当不断变化。例如可以由某个同学扮演不同的字,然后组成不同的词使识字和组词结合起来,组合的形式应当多种多样,以便在扩大学生识字量的同时,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画说写”是一项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是低年级学生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它比一般的看图说话对学生更有吸引力。

其主要步骤是:第一,孩子通过自己的想像来构图;第二,自己动手把心中的构想画出来;第三,通过自己的口把图画的内容有条理地讲给小朋友听。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内容和体裁的限制,没有老师的硬性要求,学生办的报纸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构思,自由绘画,自由表达。毫无疑问,“画说写”不但培养了孩子的想像及绘画能力,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们勇于创新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画说写”既不是单纯学习绘画,又不是单纯学习语文,它训练的是学生的综合素养。当然,让孩子自由地“画说写”并非撒手不管,老师仍然要给予精心的指导。例如绘画,自由绘画不是漫无边际地涂鸦,老师应当告诉学生:图画一定要和你心中构思的故事紧密连为一体,也就是说要用图来表现故事。同时,要鼓励学生在构图中充分发挥想像和创造。另外,在“画说写”的同时,还要放手让学生大量阅读名家名作,如童话、寓言、古诗等,这个过程其实是积累材料、丰富语言的过程,有了丰富的积累,学生的表达才能丰富多彩。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展示作品主要应在课堂上进行,要让全体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成果的机会,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课本剧场”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活动,它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培养了小学生勇于表现自我的意识。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这样的文章适合于学生的表演;课外的一些读物中也有适合学生表演的作品,对于这类文章,我把这些作品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担当课文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这就是我在教学中实践的“课本剧场”。

在表演课本剧之前,我们让中高年级学生自己动手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改编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当然改编不要过于拘泥于剧本的形式,学生只要能对课文进行一定的文字上的处理,就应当给予充分的表扬。可以让学生分组改编,最后交换阅读,看谁的改编更精彩,更适宜于表演。排演节目,所有同学都可以报名,同一个角色假如有若干同学报名的话,那就要开展竞争,由报名的同学面向全体同学讲述自己对于角色的理解,谁的理解透彻,就由谁来演。课本剧表演时,小演员们在台上表演,其他同学在下面观看。看完后,先由演员向老师、同学介绍自己的角色,自已在剧中的“地位”,表演时自己的心情,表演后的自我评价;然后观众同学再谈自己的观后感受,并对小演员的表演作出自己的评价。

“做说写”是一项既动手又动口、动脑的活动。学生首先“做”。可以做一件东西,如泥塑、制陶、剪纸、插花,也可以做玩具,创作各类模型等。简单制作可在课堂上进行,复杂的制作可在课下完成。制作完了以后,集中到课堂上把自己的设计思想、制作过程、自我评价等详细地说给大家听,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可以评价做得怎么样,也可以评价说得怎么样。在这里,教师对做的要求是要有创造性,对说的要求是要有生动性和逻辑性。等大家说完以后,可以当堂写一个精彩的片断,然后到作文课上再去写一篇完整的作文。

“做说写”,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县青口镇黄海路小学)

上一篇:坚持学生为主体提高课堂效率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