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桥:那些风雨,那些钟声

时间:2022-09-23 04:40:08

苏州,是我国的园之城,水之乡,桥之都。易君左先生曾填词曰:“红阑干畔,白粉墙头,桥影媚,橹声柔,清清爽爽,静静悠悠,最爱是苏州。”这是对苏州桥梁的真实写照。

苏州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美称。苏州最美的自当属水,有水当然不能少了桥,苏州的桥很多也很特别。沿苏州古运河乘船而下一路行来,一路观赏着两岸的风景以及这些别致的桥。世人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话一点都不假。今天,我不说家乡别的,就光来说说苏州的桥。

岁月湮远,朝代递嬗,在漫长的岁月里,苏州古桥形成了四大特色,即多、古、秀、趣。

唐代诗人、苏州刺史白居易有诗云:“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其时,苏州有桥近四百。诗人杜荀鹤对苏州桥梁众多的特点亦作过生动的描绘:“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宋代《平江图碑》上刻有359座桥梁,至民国时城内有桥308座,加上城外700余座,总共达1000多座。据有人统计,苏州的桥平均每平方公里有15座,桥梁之多为世界之最,远远超过了世界著名水城意大利威尼斯每半平方公里一座桥的密度。

苏州古桥历史之久,可上溯到春秋,下及清末民初。像春秋时代建的定跨桥、都亭桥、鹤舞桥、临顿桥、剪金桥、胭脂桥,汉代建的皋桥,三国时东吴建造的有乐桥、钱都衙桥,隋代建的杨素桥,唐代建的石岩桥、宝带桥、乌鹊桥、黄鹂坊桥、花桥、枫桥,南宋建的寿星桥、越城桥、行春桥,元代建的灭渡桥,明代建的下津桥、普安桥,清代建的普济桥,民国重建的彩云桥,等等,每一座桥都是一段历史,都有一段佳话。

苏州的桥精巧秀丽,多姿多采,似乎它们并不是供人行走的,而是让人欣赏的艺术品。大桥、小桥、拱桥、平桥、旱桥、纤桥、曲桥、廊桥、亭桥、暖桥、踏步桥、过街桥,林林总总,千姿百态,每一座桥有每一座桥的特色,每一座桥有每一座桥的风韵。这里既有单孔的小石桥,又有多孔的大石桥;既有狭窄的平顶桥,又有宽敞的便于通舟的拱桥;既有装饰精美的双桥,又有平铺直斜简简单单的赤膊桥;既有左右相称的兄弟桥,又有一面仅三四级的半顶桥;既有两端石级成倒八字的翻转桥,又有桥上并列两个圆洞,可以用吊桶自下提水的“双井桥”;有中国最长的联拱石桥,也有中国最小的石拱桥;有私人家的暖桥,更有水陆通衢护守城关的吊桥或水关桥;有庙挑桥、桥挑庙,还有一步三条桥;在苏州园林中,又有富有画意诗情的曲桥、廊桥。总之,苏州的桥,大小有别,造型不同,姿态各异,或雄伟壮丽,或精巧玲珑,但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桥是一种文化。观赏苏州的桥,那一个个内涵深厚、十分雅致的桥名,那一副副笔墨精到、章法严谨的桥联,那一件件技艺精湛、刀法秀美的雕刻,无不闪耀着苏卅香山匠人的智慧和创造,令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充满情趣。苏州的桥有着说不完的故事,讲不完的典故。其中最有名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当是枫桥。枫桥初建于唐朝,因为寒山寺,因为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而名闻天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是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也让他深深感受到了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情感,于是便一气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没想到后来竟成了千古绝唱,而寒山寺也因此名扬天下,成为名闻遐迩的游览胜地。今天,人们到苏州看桥,最不想错过的,依然就是这座枫桥了。

苏州的桥,是一幅幅厚重的画,是一首首凝固的诗,是一口口永不枯竭的深井,细细品嚼,总是有一种别样的享受和回味。

上一篇:吴君如与陈可辛:相守15年的“爱情合伙人” 下一篇:没有争鸣,哪来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