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发挥初中化学‘活动与探究’的作用”

时间:2022-09-23 03:01:10

浅谈“怎样发挥初中化学‘活动与探究’的作用”

【关键词】发挥 ; 活动与探究 ; 实验教学 ; 思维 ; 能力

化学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因此实验教学也是化学教学的基础。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认识过程。所以,它应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普遍规律、以及现代教学论、心理学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的理论、方法和步骤。

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际的辨证的途径。在化学教学中,作为形成学生感性认识的“生动直观”,大多数是演示实验。而当学生的认识从抽象的思维进入到实践时,最重要的又是自己动手做实验。在化学教学中,不论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还是培养科学方法和世界观,无不与化学实验密切相关,特别是学生自己动手做的实验。

在现行的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已没有明确的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了,但是出现了“活动与探究”。那么,我认为其“活动与探究”就可代替以前的旧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它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对于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创新精神及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都有重大意义。通过学生“探究”能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已获得的知识,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能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对于这方面的教学,老师应加强重视。为了使“活动与探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课前充分准备师生都应明确每一次探究的目的

如:通过该探究要巩固和验证哪些基础知识,要训练哪些操作技能和能力,要培养哪些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等等。初次实验前,教师应介绍预习的内容和方法,以后每次学生探究前要写出简要的预习笔记或工作计划。防止“照方抓药”或盲目行动。教师备好课后,应把学生实验用品准备齐(包括废物回收器皿、抹布等都要准备好)。并利用学生的仪器进行全部实验。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检查仪器、药品是否短缺或有用。学生实验桌上的仪器、药品要摆放整齐、合理,这不仅为实验提供方便,而且也给学生做好示范。比如,学生做“氧气制取探究”。我让学生在动手之前,回忆一下我上课做实验的步骤,想一下实验装置,根据实验装置检查自己桌上的药品、仪器是否齐全,看一下我的仪器摆放。要求学生做完后,按照我的摆放顺序把仪器摆好。

2 动手之前检查提问

我们的探究活动如果仪器比较少,比较简单,就在教室里进行。这样便于学生端正态度。少数学生认为到实验室去做实验就是“好玩”心理自然放松。而在教室里,他就不能到处乱走。这样也便于检查提问。有些仪器较多的探究活动,我也是在教室提问后,再进实验室的。我要判断学生是否明确本实验的目的要求、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这些是学生探究成败的关键。有时还可能要学生暂停探究,预习好后,再另行补做(额外抽课外时间)。如:我们九(二)班在做“氧气制取探究”时,有十几个同学根本不当回事,对我所提的操作步骤一无所知,我要求他们重新去复习,等他们能正确回答后,在后来的一个中午时间补做的。

此外,教师还要对整个探究活动作简单的讲述,对第一次接触的仪器要做介绍。有必要时要演示,并交待注意事项。把实验事故降到最低点。

3 教师辅导要耐心、认真在探究全过程中,教师应该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地做好辅导工作,不能放鸭子。

3.1 面上指导和点上指导相结合。既要照顾全班学生的实验正常进行,又要对“两头”的学生做好重点指导,使基础好的学生能多学一点,使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完成任务。如果发现普遍性的问题,或不安全因素,应停止操作,经教师解决后,再继续操作。

3.2 要求学生人人动手操作,即使是几个人一小组,也应使每个学生都有操作的机会,防止能力强的学生从头到尾包办,也防止少数学生当“观察员”。对错误操作和不规范的实验习惯要及时纠正。

3.3 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如实做好实验记录。积极思考问题,使学生通过探究能真有所得。

4 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

探究活动是一个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很好机会。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辩证唯物注意教育外,还应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我们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想教育:

4.1 遵守纪律。

在上探究活动时,学生最容易松懈,很多学生看成是好玩。教师也最好对学生加强纪律教育。如活动时不得迟到,未开始探究时,不得擅自动手乱拿仪器,药品。在探究时,要保持室内安静,不得大声喧哗或下座位随便走动。要严格遵守实验守则。若提前结束,不得随便离开实验室。通过探究,要养成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4.2 胆大心细。

要使学生胆大心细,准确安全的做好每一个探究。胆大并不是鲁莽。它应该是一种胸有成竹而表现出来的果断行动。细心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按操作规程办事的表现,教师要注意指导,增强学生做好实验的信心,培养学生胆大心细的好品质。

4.3 爱护公物。

要对学生加强爱护公物的教育,使他们能自觉爱护仪器,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按要求的用量来取用药品,注意纠正“用量越多,现象越明显”的 错误认识。探究后的产品或废物,凡有价值的应该设法回收,应使学生明确节约是美德,节约就等于增产。

4.4 求实精神。

要教育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做好记录,实事求是的自己组织语句填写探究报告,不可抄袭他人报告或未经实验照搬书本结论。报告还应培养学生绘图技能。绘图的要求是:仪器形象,比例适当,装置合理。对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有所发现的学生,应给予表扬;反之,应给予耐心教育,帮助寻找原因,创造条件让他们重新补做,直至得到正确结论。

5 要及时小结

探究完毕,教师要对探究情况进行小结。即从操作、现象、记录、科学态度、遵守纪律、道德品质、操作作风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评述,指出全班的优缺点,并分析原因,提出希望,最好是能将各小组的现象、结果进行交流,以表扬鼓励为主。

在新教材的探究中,有一种要求较高的特殊形式――探究习题。如:教材第四十三页第五题就是这种习题。它只提供实验问题,其它内容如原理、仪器、药品、方法、步骤、注意点等均由学生自己考虑,提出方案,经教师审阅批准后再进行操作。所以,这类习题对于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综合比较的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调动学生对这类习题探究的积极性,教师应对学生的设计进行指导。如怎样审题,参考哪些资料,复习哪些知识,注意哪些问题等,教师既不包办代替,又要防止学生走弯路。同学们设计的实验,只要原理正确,设计合理,方法可行,应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为他们准备好所需的仪器药品。对于不合理的设计,应讲清道理,或帮助改进。有时也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各种设计方案,通过分析比较得出较好的方法,再全班进行探究。如教材第43页第五题的探究,第一小题是很简单的,教师开始不给出结论,让学生设计出方案后报教师,再自己探究。每小组把探究结果拿出来交流,得出结论,再让学生思考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吗?从而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第二小题较复杂,方案也很多,但是只要是正确的,我都让学生去探究,把结果拿出来交流,然后进行小结,结果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培养综合能力的机会,也对老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当前,许多学校的实验设备有了很好的改善。仪器站每年不惜花费人力、物力为学校添置仪器、药品。那么,我们应充分运用现有条件进行各种形式的探究教学,逐步培养和锻炼学生通过探究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学化学教学法》王允珉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

上一篇:如何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能力 下一篇:第三方支付牌照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