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如何发挥导学案的最大作用

时间:2022-09-23 01:53:48

思想品德课如何发挥导学案的最大作用

“导学案”从字面分析,关键是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学案是相对于教案而言。教案主要服务于教师,学案主要面向全体学生。学案教学法主要以学案为依托,极力倡导主体(学生)先行,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索,使之亲身参与,这样可以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

近年来,导学案在课改中被广泛使用,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发挥导学案的最大效用,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关注和思考。

我校在导学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一度感到茫然和困惑。有的教师抱怨,学案的设计规定出了条条框框,束缚了教师的思维,影响了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有的教师在使用学案过程中,过分依赖学案,而忽略了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有的教师认为,学案的使用很难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负担;还有的教师认为,学案中某些环节的设置不太合适,应适当进行调整或位置挪移。这些困惑和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更影响了教学效果最大限度的发挥。

我们在教学中,无论选择哪种方式方法,中心目的和宗旨就是高质高效地服务教学,服务学生。在学案实施过程中,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和化解,势必使我们的教学徒劳无功,我们的课改适得其反。

针对老师们的问题和看法,个人认为,要想在思想品德课上最大限度的发挥导学案的效用,就应该认识和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抓好课前预习。这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首要环节。要求教师课前指导,帮助学生预习。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查与诊断,了解学情。为课堂上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精讲点拨做准备和铺垫。

第二,抓好课内研究。学生可根据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找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解决他们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小组学习成果的展示,找出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交给老师;针对学生在前两个学习环节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难答疑,升华提高;教师精心设计检测题进行当堂达标检测,检查学生当堂达标情况。

第三,抓好课后训练。这就需要教师精选习题。针对思品课,教师可布置实践作业,进行拓展训练,帮助学生巩固,拓展提高。建议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本,即将预习中错的问题及在课堂合作探究中困惑的问题写在积累本中,课下认真进行处理并及时进行自我训练,从而做到自学有抓手。

第四,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情境之于知识有如汤之于盐。盐需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中,才能显出活力。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有助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并促进学生理性认识的发展。陶行知先生说过:“脱离生活的教育是鸟笼的教育。”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所在。

第五,根据客观实际,取缔无效教学环节。在学案使用过程中,有很多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环节和现象,这不仅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落实,更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第六,处理好教材与学案之间的关系。学案制定的出发点和依据是教材,学案的编排应立足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力求有所创新和突破。学案不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宰,而是辅助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反对教师从一而终,一篇学案贯穿整个课堂,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枯燥,了无生气,从而最终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在课改中的探索,也如这天气一样,总有风风雨雨,总有跋山涉水,总有困惑迷茫。我们始终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地学习,实践,反思,积累,总结,就能更靠近我们的高效课堂,从而更接近我们的教育理想。

上一篇: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学乐学环境的创设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