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经营的安全与效益分析

时间:2022-09-23 01:31:43

农信社经营的安全与效益分析

摘要:当前农村信用社的资产量进一步提高,效益也逐年好转,但是影响信用社的资产安全因素依然很多,本文从当前农信社资产安全防范入手,分析问题所在,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农信社;经营;安全;分析

一、农信社资产安全内容综述

农村信用社是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广大干部职工,在大力组织存款,盘活资金存量,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目前仍存在人员素质低、经营管理不规范、呆滞呆帐贷款较多,抗风险能力低等问题,处于低效益经营状况,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1、业务素质低、风险意识差。目前农村信用社职工主要是内招的职工子弟,学历普遍为初、高中毕业,基本没有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就上岗操作,信用社负责人中具有大中专学历者也廖廖无几,与各家银行职工中大中专毕业生占多数形成明显反差。同时由于受计划体制的影响和束缚,思想上、业务上缺乏更新求上意识,工作思路仍滞留在老套路、老观念上,风险意识淡薄,贷款发放考察不严,贷后管理不力,对保持足额备付金作用缺乏足够认识,金融风险在部分基层社中相当严重。信贷管理失控,信贷资产质量差。

2、利率政策执行不严。个别基层信用社仍存在违反利率政策吸收存款,贷款未执行期限利率等问题。

3、办公环境恶劣,安全防范手段落后。部分信用社办公房屋简陋、基础设施差,其金融机构形象及实力受到一定影响,且安全隐患多,防范手段落后,发案率高。

4、全局意识差,我行我素现象严重。由于历史原因,农村信用社一直归农业银行管理,虽设有县联社等机构,但管理力度不够,信用社属官办,还是民办的概念含糊,弱化了对农信社管理。管理上的松驰,助长了信用社的我行我素,使金融法规政策不能有效地付诸实施,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对于上述现象和问题,如不引起重视,认真研究解决,势必影响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阻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加大潜在的金融风险或引发区域性的金融风波,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危害。因此,强化农村信用社监督管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务必引起人民银行和县联社的高度重视。

二、加强农信社资产资金安全的措施

1、信誉好、有较好偿贷能力的中小企业,开户银行保证其正常生产的合理资金需求,使其满负荷生产。对整体亏损,但有效益、有市场销路产品的中小企业,开户行可根据有关精神,发放“封闭贷款”,促使其扭亏增盈。人行应积极引导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对资金有困难的商业银行,在必要时可以在再贷款、再贴现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积极探索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直接融资方式,增加融资渠道,改善中小企业的资本结构,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

2、调整信贷结构,突出支持重点。各金融机构新增的信贷资金应重点支持那些产品有市场、有效益,能增加社会就业和还本付息的有信誉的中小企业,扶持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和市场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向“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要防止出现新的“小而全”和不合理重复建设以及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此外针对中小企业抵押担保贷款难的问题,人行应会同有关部门成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借鉴上海等地“中小企业风险担保基金”的做法,逐步加以解决。

3、实施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金融部门支持中小企业除要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力度外,还应实施全方位金融服务战略。在结算方面,不仅要提倡优质服务,改进结算手段,为中小企业提供快捷的结算方式,还要对中小企业的开户、结算、提现、销售资金归行、还本付息等进行监督,杜绝中小企业资金体外循环。银行要充分发挥信息中介的作用,向中小企业及时提品、市场融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咨询服务。推广信贷员驻厂制度,协助企业搞好信贷资金在生产各环节和不同占用形式的管理,使信贷资金顺利地实现双重支付和双重归流。协助中小企业搞好清收盘活工作,尤其是帮助企业压缩不合理库存,解开“三角债”链条等,切实为中小企业排忧解难。

4、正确处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关系。人行要把贯彻落实货币信贷政策与金融监管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商业银行应把积极发放贷款支持经济增长与防范风险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可偏废。各金融机构在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的同时,也要注意防范和化解中小企业贷款中的金融风险,配合有关部门,促进中小企业规范改制,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防止企业利用改制逃废银行债务。

5、信用社在经营中应实现三个观念的转变:一是安全与效益并举的观念。要明确信用社目前不良资产多、潜在的风险大,这是客观存在的,要实现不良资产的降低和盘活,既要加大收贷、收息的力度,又要防止新的不良资产的形成,但不能“因噎废食”,为防避风险就不敢再放款。只有在防避风险的基础上加大投放的力度,掌握好存贷比例,确保备付金的合理、最佳运用,才能实现利润的提高和不良资产的降低。二是由面向城镇大、中型企业转变为为农村经济服务的观念。农信社作为合作制经营的实体,过去那种求大、图省事、一味寻找好的大、中型企业作为放款目标的观念必须转变。实践证明,农户、个体私营经济才是信用社的最佳投资对象,虽然金额小、笔数多、工作量大,但农户、个体私营业户信用强、风险小,所以,要选择好农村集体、个体和私营经济加大投放力度,对部分信用强、经济实力足的个体工商业户和农民必要时经考察可发放信用贷款,以不失时机地实现最佳效益,切忌惜贷。三是由“存款第一”转变为“安全、效益第一”的观念。确保存款的增长,壮大资金实力,是加大投放、保证支付的必要条件,但片面追求存款的增长,加之存款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经营成本必然加大,如果不转变经营观念,讲求效益,充分发挥资金的最佳效益,势必造成经营亏损,长此以往,将无生存余地。

参考文献:

[1]《农村信用社安全与效益分析》.《海南金融》,2005年12期

(作者单位:山东寿光农村商业银行)

上一篇:对建立基层央行会计激励机制的思考 下一篇:对烟草行业经营案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