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撑控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言语运用

时间:2022-09-23 10:41:45

如何撑控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言语运用

根据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增加语言实践的量”的要 求,加大英语言语信息对大脑的刺激,使学生通过模仿、强化,获得言语动作技能系统,促进产生言语创造性输出的能力,是提高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有相当部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只能听“天书”。渐渐地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丧失信心,在心理上产生“习得无助感”(Learned helpless ness)。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摆正母语和外语的位置,充分利用又合理控制使用母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里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言语控制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言语控制的意义

教师的言语的输出实际上受到多种因素程度不等的制约,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心理制约:学生在母语环境里学习英语,缺少情感因素和体验性因素;教师在课堂用语的选择与使用中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与认同感;

2、语言知识制约:学习的一般性规律是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避免片面强调言语技能训练的简单做法,减少学习英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时间和精力的利用率。

3、程度制约:由于知识基础、言语技能和思维能力等的不同,学生在对英语言语信息的接收与处理上会出现不同结果。教师在确立自己的教法时,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程度结合起来通盘考虑 。

4、效益制约:教师在当堂时间内所付出的工作的多少,学生当堂收获的多少,是课堂教学效率的本质。“增加英语言语量”关键看增加后的效益如何。

依据前述制约因素,教师对所输出英语言语加以有计划,有目的的约束,洗炼并优化,教师对自己所输出的英语言语的多少、难易、速率、时机等予以充分准备和恰当把握,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关系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师必须通过英语言语控制,把洗炼的英语言语传输给学生,有效地把学生置身于易于产生言语感受的氛围,启迪他们的英语言语思维,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收获,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言语控制的一般途径

1、加大课前投入,巧用英语授课。认真准备所授内容,设计用英语讲哪些部分,将要使用哪些主要句型和词汇等;遣词造句恰当、自然、流畅,言简意赅,思路清晰;注意教学内容的深浅度和所授知识的层次,在教学中应明确哪些是必须掌握的,哪些是用于提高的,做到深浅适度,当究则究,当止则止;

2、注重言语声音,强化语感效应。语感是由有关的表象、想像、联想、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在刹那间不假思索的情况下感受语言的一种心理现象。它取决于教师输出信息的质量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等。教师在输出英语言语时,单是自我感觉良好是不够的,所要达到的传神入化,应当包含学生心悦诚服的积极响应,使师生双方产生协调一致的心理体验,否则,便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3、注意非言语信息的辅助调控作用。把教师的艺术语言和其它英语信息输出的手段(文字、符号、图象、录音等)结合起来,激发学生情感,使其进入最佳思维状态。人们除了使用语言信息进行交往沟通外,也存在着大量的非言语的交往,如体态、手势、站姿、面部表情及其他动态行为等,均能使教师的言语表达更富色彩,更具说服力。教师自然、巧妙用之,能够使学生如闻其声、身临其境,大大促进英语言语输出效益的提高。

4、把科学而灵活的思维方法引入英语课堂教学。除常用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外,应特别注意把当前各科教学所广泛探索的发散思维、立体思维、横向思 维、纵向思维、顿悟思维等思维方法纳入英语课堂教学的言语传输过程之中,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言语接受和创造性输出的能力,并使课堂教学逐渐进入到师生双方协调一致思维的高境界。

三、汉语的使用

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利用学生母语原则是建立在“语言与思维相互依存,语言是思维的形式,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这一原理之上的。高中的学生都已牢固地掌握了自己的母语,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他们自然而然地用母语思维,然后把它译成英语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同时,英语中有很多复杂的语音、语言知识,大量的惯用语,名目繁多的语法规则,还有许多的文化背景知识。所以,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若教师全部用外语授课,学生就很难听懂,这样的语言输入,学生很难吸收,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学生自身心理矛盾。一方面,学生们感到自身英语水平有待提高,如果老师完全用英语讲解,势必影响充分理解。另一方面,学生担心母语可能破坏课堂语言环境,减少他们接触英语学习的机会。因此,如何来把握汉语使用的“度”是关键问题。

一些外语教学专家提出了外语教学中母语仅适合在如下几种情况下使用:(1)阐述发音部位;(2)解释抽象词或短语;(3)区分不同的语言点;(4)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国内不少教学专家也曾先后著书谈论过外语教学中利用母语的原则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1)解释某些词义抽象的单词和复杂句子;(2)利用英汉对比,提高英语教学中的预见性和针对性;(3)利用翻译练习,用来检查、讲解、巩固和发展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习体会,总结了一些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情况以供参考:

1、利用母语,帮助理解和记忆。

2、适当利用母语讲解抽象的语法概念和词义。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抽象的语法概念或词义时,适当利用母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英语教师在讲解“过去完成时”时,若单纯用英语下定义举例,学生很难理解。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母语,把过去完成时简单地解释为“过去的过去”。

语言具有共同性,就应当调动其母语的优势,来认知新的语言,利用两种语言的相同部分为新语言的习得打开通道,用比较其不同的部分为新语言找出规律。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在熟悉汉语的基础上学习英语,有一套独特的规律。这就需要运用应用语言学中“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的方法,找出具体的属于中国人从汉语学习某一外语的规律性的东西,然后把这些规律恰当地运用到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法的研究中去,从而形成适合于中国学生的一套好教材和教学法。

上一篇: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电力领域... 下一篇:成人教育在推进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