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23 09:30:33

浅析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根本目的。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我们应努力追求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思想政治 学习兴趣 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

心理学家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是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并产生带有情感体验色彩的意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就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前提和打下了基础。但是在教学中真正要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确立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却不是朝夕之功可以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实践的长期探素。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创新教学呢?

一、好的开端

作为思想政治课的心理品质教育,是把人生哲理、生活、智慧、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和思想方法融于知识中,使之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第一堂课能否吸引学生,是能否激起学生对所学课因产生兴趣的前提。因为学生对所学课程具有好奇的期待心理,如果教师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前言课,使学生觉得教师讲课有味、有听头、有意思、有趣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对以后的教学是有很大帮助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即将学过程中预先设想达到的目的。如形象贴近的比喻、巧妙的新课导入、留有悬念的结束语、引起学生高密度思维的提问、合理的时间分配等记录下来,从而对学生掌握这一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教学结构、教学环节、组织形式、考试机制上求变,讲法讲究多样化。教师在讲课时,可以灵活地使用讲授、谈话、讨论、演示、实践、观看、自习等方式。简单重复往往使人迟钝,新分而奇特才令人兴会,从而激发强烈的注意力。因此要追求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常换常新的教学氛围中巩固原有的兴趣。要用多种辅助手段,切记不要一根粉笔讲到底,而要尽可能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如录音、投影、挂图、小黑板、电话教室、多媒体等等。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尽可能在每堂课里形成不同教法,手段也要交替更新。这样常换常新,每堂课才能让学生都有新鲜感,满足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为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前提。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学生一般有记忆型和创造型两种。对于记忆型的学生,教师应该在充分挖掘学生非凡的记忆力的同时,加强创造思维的训练。即使是创造型学生,对于创 造思维的两种形式,也并不是都擅长的。往往擅长扩散思维的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较弱,对擅长集中思维的学生,则要加强扩散思维的训练。

三、教师应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所以,若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若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需要“一桶水”,而且这桶水不是缺乏生命力的“死水”。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多方汲取“营养”,增加知识储备。

课堂教学中精彩的动态生成,决不是教师的信笔涂鸦,而是信手拈来;也不是刻意求工,而是水到渠成。其蕴涵的是教师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是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专业功底和教育实践经验等多种因素熔铸而成的“合金物”。教学需要的是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对课堂上不期而至的生成性疑问及时给予解释和回答,才能实现创新意识和学科教学的双重目标。

其次,教师要培养教育智慧,挖掘教育机智。教学机智是教师教学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反映。乌申斯基曾经指出:“不论教育者怎样研究教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教学对象是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充满朝气、活泼好动,但是心理活动又十分复杂。教师思想品德教学是一个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和仪表外,还要在教学中尽善尽美,无可挑剔,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让学生感受到思想品德课的魅力。教师要有创新意识的设计,启发学生提出创新问题,而不只是机械地接受知识,单纯地应付考试。

四、亲师信道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从内心到外表都热爱教师,对教师感受到亲切。才敢于独立思考,无顾虑地进行质疑。教师要热爱、了解、关心学生,才能把握学生的脉搏,才能使教学活动做到有的放失,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师生良好的情绪体验,就可使教学活动顺畅实现教学目标。事实证明,学生对哪位教师有感情,就越爱上这门课,学习成绩就越好。反之,被教师喜欢的学生,可增强学生去克服困难争取好成绩的信心和决心。

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大大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主体意识,更限制了创造能力的培养。学生要从被动走向主动,就应该让学生参与教学。在此,教师应做到:

1、要更新观念,挖掘教学中的启发因素、智能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

2、要做教材的主人。让学生在预习、思考、讲授的基础上形成知识网络和结构框架;引导学生处理和把握教材,使其学会自学;打破教材格局,重新谋篇布局。

总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根本目的。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因此,我们应努力追求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体会 下一篇:巧用网络资源为语文课堂增色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