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

时间:2022-09-23 09:19:00

因材施教,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

[摘要] “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特点和个性差异”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它的基本理念是现代多元智力观。实施“因材施教”必须正确对待“学困生”,并采取恰当的策略与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因材施教 多元智力论 学困生 学习能力

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抓紧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强调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对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制度等进行系统改革。”我国教育改革的实践证明,教育工作能否切实解决“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特点和个性差异”这一问题是教育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当前,开展对“学困生”培养的研究有利于因材施教的实施。

一、因材施教与多元智力观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他还谈到学生由于受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各方面的发展水平相差很大,但在一些中小学校,一些教师不注意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对他们提出统一的要求,显然超出许多儿童的实际水平,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为把我国尽早从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为核心,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按照现代教育智力观研究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努力挖掘他们走向成功的潜能与特点,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走向成功”。

美国现代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创立的多元智力理论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蕴含着丰富的现代教育理念。他指出智力并不是像传统智力论者所说的是以语言和逻辑为中心构建起来的系统,而是彼此独立、以多元形式共存的一组智力,包含有“与物体相关”的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与语言相关”的语言智力、音乐智力;“与人际相关”的自我认识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这一理论相信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论,同一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每一个人都具有各不相同的智力要素组合,教育的责任就在于把握每一个学生致力发展要素,不求目标的统一和形式的一致,为每一个学生开拓适切的智力发展路径。人的各种智力应有同等的位置,只是类别的不同,而无贵贱之分,因此,教育的责任不在于使个体智力的每一个方面平均发展,而在于为每一个人提供平等发展的条件和机遇,为所有学生提供智力发展的多元途径,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活动中去,手脑并举、多点推进,在情景化的教学进程中生成建构。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论冲破了一元智力的桎梏,提出了每一个人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创造力的培养不是面向个别,而是面向全体的理念,找到了培养每个人创新智力点,发挥独特创造潜能的方法――“因材施教”。

二、“学困生”学习障碍分析

“学困生”的存在是全球范围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我国教育实践中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学困生”是指感官和能力正常而学习结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这种学习困难不是因为感官损伤、智力落后、文化因素、生活压力、缺少机遇,也不是因为智力低下,身体残疾和经济文化环境的不良而造成的,而是由于他们的心理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障碍(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及其已知的潜能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差距影响的结果。在习惯的教育中,往往把他们称为“差生”,事实上,这是一种不科学的理解,因为我们培养的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等于其他方面都差,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不等于其他方面都好。而学生成绩“差”又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因此,我们研究对“学困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尽管不同,但他们在学习上的共同表现是基础差,知识面窄,眼界不开阔,求知欲不强,缺乏自学习惯等。这种共性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的障碍:

一是认知障碍,表现为:(1)观察能力差,由于对观察目的不明确,容易为情绪所左右,兴趣容易发生转向。(2)记忆力差,在记忆能力上,逻辑型记忆发展较差,偏向于非逻辑型的记忆;在记忆方法上,机械识记能力优于意义识记能力;在记忆品质上,速度慢,记忆不准确,容易遗忘。(3)思维的独立性差,易依赖现成的答案或受别人的暗示,思维缺乏深刻性,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很少考虑问题的实质,易陷于片面性和极端性。(4)思维的敏捷性差,僵化的思维定势,联想、想象力差,缺乏分析概括能力。在学业方面时常表现出反应比较迟钝。

二是个性心理障碍,表现为:(1)学习态度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往往表现为漫无目的的学习倾向,从而导致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学习成绩,长期下去导致恶性循环。(2)学习意志差,存在较大的惰性心理,这种心理极易形成依赖性和非持久性,使他们不能独立思考问题,不愿意完成作业,甚至躲避作业,一碰难题就消极对待,宁愿抄袭,甚至放弃,缺乏学习的恒心和毅力。(3)耐挫能力差,由于认知和能力方面的缺陷,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学习困难更大,遭受的挫折更多,从而导致畏难情绪、自卑心理,形成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特征。(4)自我评价低,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弱点和短处,自我评价带有过多的否定性,这种低于自己实际情况的自我评价,导致信心不足,失去学习的意愿和热情。(5)自控能力差,缺乏自制力,常常经不住外界事物的诱惑和影响,极易分散注意力。

三、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长期以来为解决“学困生”的学习问题,我们多采取补课的方式,然而收效不大,因为这本身是一种课堂教学延伸的强化训练,其本质是违背学习规律的消耗战,不仅难以达到开发学习潜能和教会学习的目的,而且容易造成学生厌学心理。要真正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应采取以下策略和方法。

1.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进行分层教学

由于不同类型的“学困生”有其不同的产生原因和特点,因此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应有不同的侧重。要根据他们需要,安排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轻度“学困生”的课程内容与正常学生的课程内容基本一致,只是在学习速度和接受帮助的多少上有些差别;中度“学困生”的课程内容增加强化基础的、实用的知识,增强其自主性和自控能力;高度困难学生则应在训练自我服务、养成良好习惯和对环境刺激的意识的基础上开展基础性、实用性知识的学习。此外,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课程内容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如初中阶段在加强基础性学科教学的同时,要加强行为规范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加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2.采取符合“学困生”特点与个性的教育教学措施,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

第一,教师要对他们抱有期望,并能从他们的实际出发提出恰当的肯定和期望。要正确地运用奖励。奖赏要与学生完成任务实际付出的努力相匹配,使他们感到自己无愧于接受这种奖励。对他们的奖励应以精神奖励、言语鼓励为主,以强化他们的社会性。对他们要适当降低要求和作业的难度,甚至可以改变对他门的评分方法,只标对错,或者只标对,使他们能够获得较好的分数,以减少他们的受挫程度,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绝不能过多地强调分数、排名,这样容易造成他们对学习更加厌倦和逃避。第二,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进行积极的归因引导,要多对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要有科学的比较方法,用现在的进步与过去比,以之鼓励。第三,教师要积极地运用恰当的方法帮他们补救知识。知识的缺陷是形成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对他们进行知识的补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他们学习基础较差、底子薄,所以补习的起点要低,要从最基础、最简单的问题补起;从他们的接受能力出发,所补的知识阶梯要小,知识要细、要精,提倡细嚼慢咽,循序渐进,否则则会“欲速而不达”,更加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要抓准他们学习的具体困难,精选内容,突出重点,抓住要害,切忌平均使力;补习的内容要紧扣课本,狠抓基础,抓常见的问题,重点问题,易错问题,控制习题的难度。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讲学习方法不是硬性灌输,重要地在通过教法渗透学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这是提高他们学习能力的重要一环。

3.掌握运用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的基本方法

(1)情感融化法,本方法主要强调教师的影响力,即以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求教师在“一定能学好”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积极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为学生的进步而欢欣鼓舞;同时要以真诚的师爱去融化学生的心灵。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最缺乏的就是师爱,能否用师爱去融化他们的心灵,是成功教育实施的关键,一名优秀教师在具有百倍的善良、同情和关心感情的同时,还要有能忍受他们迟迟不开窍和反复遗忘的心理准备。

(2)任务分析法,要求教师对学生将要学习或已经学过又尚未完成的任务,进行详尽的分析,将整体的技能任务分解成多个技能和任务,然后针对学生可能发生或已经存在的缺陷进行矫治,使他们在掌握各项子技能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技能,完成应完成的任务。

(3)匹配策略法,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善于分析他们学习的特点和偏爱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而不是按照教师制定的统一模式去组织教学。

今天的教育是培养明天的人才,按照现代办学理念要求,一所学校要办成真正有价值的学校,它的各项工作就应该既体现国家意志和学校特点,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多方面的需要。研究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这一问题,对于尊重学生特点和个性差异,开展因材施教的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个问题的解决不仅有利于学校内涵发展,有利于学校在办学竞争中占取优势,而且保证了教育公平合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沈贵鹏.超越传统:三种新型智力观及其教育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2).

上一篇:商务谈判课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的教学尝... 下一篇: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认识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