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藏文与藏族教学现状的思考

时间:2022-09-23 05:57:47

对小学藏文与藏族教学现状的思考

摘 要:以藏族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来看,其教学质量并不容人乐观。在这样的背景下,藏文教学必须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量到各种语言学习因素,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在设计小学藏文教学课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的挖掘民族文学,促进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语文应用能力。

关键词:藏文教学;现状;问题;对策;改善

藏族教学对藏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肩负着藏区的经济发展、民族素质以及社会进步等历史重任。然而,以藏族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来看,其教学质量并不容人乐观。本文主要论述了藏区藏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一、藏区藏文教学中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藏区几所小学的藏文学习情况,发现藏区小学的语文素养普遍不高,对于臧语言的学习和应用,还停留在比较粗浅的层面上,深层次的语文素养培养效果较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书写能力差,错别字多。有许多学生在学习藏文书写的过程中,容易出新错别字,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故而成为了“永久性”错别字。第二,口语表达能力素质一般。臧语言是除了汉语之外我国利用范围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被许多少数民族学习,但是藏区小学生的藏语口头表达能力仍旧有些偏颇,仅适用于生活语言。第三,作文表达能力差。藏区许多学生都存在“写作老大难”的问题。

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以上现象我们不难看出,藏族教学中存在比较明显的弊端:

1、教学理念滞后

在藏区仍旧有许多少数民族处于较为偏远的山区,信息闭塞,许多教育信息都难以传入,更难以被利用至教学活动去。因此,许多地区的教学理念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藏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以朗读为重,不注重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同时,许多教师还沿用的较为早前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精度浅析,对许多文字的讲析都比较的抽象,造成许多教学课堂都变成了教师一人的自我演讲,不仅没有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反而还造成了对学生学习时间的一种浪费。

2.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缺失

藏区人们在生活过程中普遍使用藏语,因此,许多教师认为没有开展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的需要。而语言素养的养成主要来自于有目的的口语交际,而这种交际,仅仅来自于生活交际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许多藏区教师对于学生的语言使用情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认为能够应付考试便已足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采用题海战术,而忽略了其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对语言的组织比较生疏,一定程度的限制了学生的交际能力的发展。

3、不注重课外阅读

语言素养主要来自对文字的积累,而这一过程往往是由大量的文字阅读所带来的。但是在藏区许多偏远地方,许多教师都将目光盯在课本教材上,把许多教学精力都放在课本朗读上,却没有做背诵要求,致使学生的课内积累偏少。这种疏于记忆的课文学习方式,也让许多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没有进行积累的习惯。与此同时,部分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课外多以布置书写作业为主,较少布置课外阅读,从而也导致了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4、写作指导与评价的不合理

藏区许多小学生都存在“写作老大难”的问题,许多学生畏惧写作。而实际调查过程中,藏区许多教师对待写作批改的态度都是十分谨慎的,他们大多都是针对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精细批改的,然而这种精量细做并没有取到良好的效果,反而还占据了教师大量的工作时间。实际上,学生畏惧写作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则是因为基础知识不够牢固,难以把握写作素材、写作方法,二则是因为教师的写作指导与评价较为不合理,许多教师开展写作训练都是一时兴起,事前没有指导,在写作教学中没有采用较为吸引人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失去写作兴趣,同时缺乏一般性训练,许多学生对待作文也比较随意。

二、改善藏族教学现状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几个改善对策:

1、优化教学环境,更新教学理论

为了更好的实现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我们首先要加强语文教学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工作,做好信息建设,落实好教育交流方式和途径,让藏区广大教师能够及时的获得教学信息,能够快速的跟上教育改革。其次,藏文教师需要不断培养自身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意识,语文的教学不能够仅仅局限于教材,要更广泛的摄取其他层面的材料,让学生的知识覆盖面更广。同时,语文教学不能够局限于课堂,要多注重于生活、自然、社会中的知识提前,善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得到启发,不做井底之蛙。

2.改善课堂教学

改善学生语文素养关键是课堂教学,而改善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的动力大多数来源于兴趣,因此,教师要多以兴趣的角度出发去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合作学习,让学生逐渐成为掌控课堂的主角,从而不断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方式,继而得到能力的提高。以下简要介绍几种语感教学方法。

(1)借鉴传统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语感的形成来自于积累,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中,注重古诗词的背诵默写,这种方法和理念是值得我们继承的,但同时针对现代语文素养的要求,要有所变通,不能够刻板的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自主展开背诵,强化学生的基础语言能力应用,强化语感积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强化课堂设计

课堂教学不是随意性的,需要教师事先有严谨的、科学的课程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既不能低估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要高估自己的教学能力,要实事求是,稳打稳扎,在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条件下,开展更多元化的教学课堂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合作学习,让学生找到语文学习的乐趣,继而提高学习效率。

3、开展综合能力培养

语言是一门生活性科目,有着很强的生活应用性质,在语言的综合素养中,应用能力才是核心。教师要全面的认识语言的应用能力,它包含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以写作能力的培养来说,学生起初思维的活动是有层次之分的,写出来的作文是有高下之分的,而且,由于作前指导得较少,这个区别可能还很大。因此,教师要以合理的指导方式开展写作活动,如针对小学生多开展看图作文,让学生学会利用直观感觉来进行写作,又可开展一定的讨论分组交流性写作活动。通过这样的一个小组交流,学生自然心中有了比较,吸取了别人作文中想象的优点,从而缩小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为后来的全班点评做好铺垫。增加小组讨论样一个环节,就使得学生在一个民主合作的氛围中,形成多向的信息的交换,这对学生的思维的刺激是巨大的,学生的收获也是丰富的。

三、总结

总而言之,藏文教学必须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量到各种语言学习因素,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在设计小学藏文教学课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的挖掘民族文学,促进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语文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煜,麻秀成.对构建素质教育课程论体系的探析[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2000(03)

[2] 莫崇芬;论作文教学的优化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梁永;尝试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优秀作文(教学);2011年04期

[4] 刘永权.“文学阅读与欣赏”形成性考核课题研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4)

上一篇:中考作文技法探微 下一篇:浅谈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兴趣与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