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缺失及重建的研究

时间:2022-09-23 05:35:39

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缺失及重建的研究

摘 要:父亲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父亲的形象也是必不可少的,父亲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父亲对于孩子们人格的健全和发展、对社会的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社会中面临着比较严重的父亲教育缺失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关的调研,并且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分析,寻找了父亲教育缺失的原因、父亲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重建家庭中的父亲教育,希望能够为当前我国父亲教育缺失现象提供一定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父亲;子女教育;缺失和重建

一、父亲在子女教育中角色缺失的主要因素

1.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导致父亲的角色在幼儿教育中的偏离。

我国传统的家庭布局就是男主内、女主外,这种家庭角色观念的影响导致一些父亲忽视了他们对于家庭的关心,自然也就忽略了对于孩子们的教育,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挣钱养家,只要维持家庭的生计就行了,但是这种看法是相当片面的。随着社会竞争的越来越激烈,男性的就业压力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孩子们在家庭中的教育基本上都是落在了母亲们的身上,因此,父亲在子女教育上的缺失也就显而易见了。

2.错误的教育观念导致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角色地位下降。

在很多家庭中,父亲负责对孩子进行严厉的教育,而母亲则负责对孩子进行表扬,因此,有许多父亲总是板着一副面孔面对孩子,更有甚者会在孩子表现不如意时对他们进行责骂,这种做法是欠妥的,这会打击孩子们的自尊心,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逐渐地疏远父亲,造成父子关系的紧张。另外,学校中的大部分教师都是女性,而男性教师相对于女性教师来说是少数,仿佛女性比男性更适合孩子的教育,这就给社会带来了一种无形的暗示,那就是女性比男性更适合孩子的教育。

3.家庭角色结构的原因是导致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缺失的主要因素。由于工作负担比较重,有许多家庭中的父亲长时间不在家,当他们回到家时,也都是在忙一些别的事,而对于孩子们的教育谈论的很少,因此,孩子们最常接触的亲人就是他们的母亲,孩子们对于父亲的认识也不全面,往往要通过母亲而得到对于父亲的全面的认识,其中,有一些妻子对于自己的丈夫有些成见,因此,给孩子们讲述他们的父亲时就会带有感彩,降低了孩子父亲的形象,从而使父亲角色的权威性下降,这种情况反映到孩子们的教育中,就是导致了父亲形象在孩子们教育氛围中的逐渐淡化。

4.年青一代的父亲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实现角色转化。这主要是指现阶段的幼儿父亲主要一部分是80、90后的爸爸,也是独生子女的一代,对于父亲这个角色还未完全接受或适应,将很大一部分属于父亲的责任交付于爷爷奶奶或者直接是孩子妈妈。针对这一问题,很多父亲并没有实现个人的角色转化,虽然已经为人父,但是并没有担当起相应的责任。

二、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性别角色的发展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至关重要的一个过程,而父亲在孩子们的性别认知和成长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儿童性别化的发展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和引导,如果一个家庭中的男孩子缺少父亲的关爱,那么孩子就会缺少阳刚之气,只有有了父亲的影响,孩子们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模仿大人的穿衣打扮和言谈举止等,从而为孩子们以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孩子的成长增强应该具备的品质及其特性。

除此之外,父亲对于孩子们的智力发展和对于事物的认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大多数家庭中,由于父亲与儿童交往的特点大大不同于母亲与儿童交往的特点,因此,孩子们从父亲那里所学习到的知识与从母亲那里所学习到的知识是完全不同的,通过长时间地与父亲接触,孩子们可以培养起自己的比较强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创新意识和思考意识,不断保持对于新生事物的好奇心。有许多科学研究表明,父亲在孩子们的智力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由父亲带大的孩子的智力要比由母亲带大的孩子的智力要高一部分,这并不是要否定母亲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而是强调父亲在孩子们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地位,父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

三、如何在子女教育中重构父亲的作用

1.要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提高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地位和威望。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想重构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首先要树立起合理的家庭教育观念,也就是转变传统的由母亲全权负责子女教育的思想观念。父亲作为一家之主,首先要意识到自身的重要作用,父亲不仅仅是要主持家庭大局,维持家庭的生计、养家糊口,更要重视孩子们的教育,为孩子们的未来提前做好打算,父亲要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身的优势,配合好母亲,共同引导和关爱孩子们的成长,因为早期的教育对于孩子们的意义是相当深远的,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仅仅体现在幼儿阶段,更体现在接下来的青春期发展中和未来的人生之路上。因此,父亲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定位,多抽出些时间来多陪陪孩子们,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2.加倍重视父亲在子女教育中所应当具有的权利。长期以来,大多数家庭中的男人都是负责捍卫家庭的安全,母亲则是教育和抚养儿女,久而久之,人们就把父亲当做是主持家庭外部事物的掌权者,而母亲则是家庭内部事物的掌权者,由于孩子的教育是属于家庭内部活动,因此,父亲对于孩子教育的关注远远没有母亲多,父亲在孩子的教育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充当着配角,这种思维方式应当做出改变,父亲在工作之余一定要多关注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从而和母亲一起共同培养孩子,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3.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改善父亲的亲和力程度。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良好的家风对于孩子们性格品质的培养和未来的人生之路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其父必有其子,父亲必须要以身作则,端正自己的行为,同时要多与孩子交流,提高自己的亲和力,让孩子从心里认可自己,做孩子最真诚的朋友。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是教育成功的保证,要想达到最佳效果,需要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只有父母与孩子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互相换位思考,体谅对方,家庭才能变得越来越和睦。

4.培养年轻父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主要是指年青一代的父亲没有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我们应该强化80、90后父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认识到自己做父亲的重要性,意识到为人父亲对孩子成长的关键性,从而促进孩子在父爱的教导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虽然许多中国家庭中都面临着父亲教育缺失的情况,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认清自我并采取相应到的有效措施,从而提高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参与度,对父亲形象在子女教育中进行重构,不断提高子女家庭教育的质量,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晶.父亲在子女教育中的缺失及重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0):7-9.

[2]孙元升.“父亲缺失”类型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上一篇:教授的脸都没记住,就要考试了 下一篇:培养小学生经典诗文阅读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