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成长的奏鸣曲 静待一涵破茧成蝶

时间:2022-09-23 05:16:54

倾听成长的奏鸣曲 静待一涵破茧成蝶

音乐是一道很亮很亮的光,它能驱散人们心中的黑暗,把希望和快乐撒满心灵;音乐是一把爱的钥匙,它能让关闭着的心灵之门温柔地打开,使人们敞开心扉去感受快乐与光明。

——王一涵

在2012年甘肃省青少年提琴比赛现场,一个外表秀气的女生独自坐在空荡荡的舞台上,她手中的琴弓如同一个精灵快乐地在琴弦上跳舞,优美浑厚的音乐飘荡在大厅里,令人陶醉。而她,就那样静静地坐在灯光下拉着大提琴,从容淡雅,犹如一朵慢慢绽开的莲花。在这场比赛中,年仅12岁的她获得了初中组第一名。从这天起,人们心中印上一个名字——王一涵,一个灵气逼人的大提琴女孩。

与大提琴的不解之缘

兰州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城市,春季温婉,夏季热情,秋季成熟,冬季刚强。它没有上海的繁华和时尚,也没有西安那样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没有深圳那么快的节奏,但是它安静从容。春天来了,黄河两岸盛开着迎春花和碧桃花,人们三五成群地来到岸边,有的悠闲地放飞五彩的风筝,有的沿着河水慢慢散步,偶尔捡起几块鹅卵石。王一涵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平和而烂漫的春天。

从一涵两三岁开始,妈妈每天都会放音乐给她听,比如莫扎特的小夜曲、贝多芬的交响曲,还有中国的民乐。年幼的她根本听不懂这些世界名曲,但是妈妈坚信这种耳濡目染的方式对她将来学习音乐一定会起到不小的作用。

四岁的一涵还是个小不点,妈妈给她看了很多交响乐的视频,让她听各种乐器的声音,由一涵自己来选择一种乐器学习,其中的大提琴优雅动人的旋律时时牵动着她小小的心灵。或许这是她人生的第一个选择,她不知道这个选择会不会成为自己一生的追求,但她知道从那天开始,大提琴无时无刻不把她和音乐紧紧连在一起,这一练就是八年!

八年来,每周周末无论风霜雨雪,妈妈都会背着一涵的大提琴,拉着她的小手,去老师家上课。一涵因此遇上了她的启蒙老师——张畅。张畅老师是甘肃省歌剧院交响乐团的团长,在张老师的细心培养下,一涵从一个对大提琴一无所知的小丫头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乐手。

刚开始学拉大提琴时,拨弦让一涵稚嫩的小手疼痛难忍,有时她也会厌倦这枯燥的练习,但是张老师和妈妈的不断鼓励令她始终没有放弃大提琴。虽然一涵手上的泡一次次被磨破,泪水一次次滑过脸颊,她的手指却从未停止舞蹈。慢慢地,她可以拉一些小曲子了,妈妈就会让她在家给爷爷奶奶拉,爷爷奶奶听了,鼓着掌笑呵呵地说:“我们一涵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音乐家!”这给了一涵学提琴无比的信心。

有一次,一涵将一张以悉尼歌剧院为背景的大头贴贴在自己的谱架上,却无意中被张老师看见了。张老师拿下那张大头贴对一涵说:“等你将来真正到那里演奏时,我再把它还给你。”张老师的话一直深深地刻在一涵的心里,每当拉琴感到枯燥乏味时,她都会想起自己与张老师的这个约定。2012年,当她从甘肃省青少年提琴比赛的舞台上走下来时,她对妈妈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对不起张老师,我拉得太差了!”

音乐能够抚平人们疲惫的心,能令人找到归属感,也能悄无声息地在人与人之间搭起一座桥,一涵走上这座桥不仅遇见了自己音乐生涯的启蒙恩师,还幸运地遇见了自己的知音。

因为从小学琴的缘故,一涵很少有时间和伙伴们玩耍,所以她的朋友并不多。妈妈说:“学音乐的孩子没有朋友!”一涵曾为这句话伤心了很久,直到认识丰瑞。丰瑞和一涵一样,也从小跟张老师学习拉大提琴。丰瑞比她大几岁,所以是一涵的师姐。她们俩常常一起练琴、一起谈天说地,亲密得像亲姐妹。后来丰瑞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常年在上海学习生活。每次丰瑞放假回来一定会来看一涵,她把自己在上海的见闻和学习到的音乐知识、技巧讲给一涵听,也慢慢在一涵心中播下一粒种子,一粒希望在广阔的音乐世界里自由遨游的梦想之种。

音乐为疲惫的心找到港湾

进入初中以后,一涵明显感到学习压力越来越大,练琴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但是她告诉记者,当她沉浸在音乐中时,那颗疲惫的心好像找到了一个港湾。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涵被葫芦丝美妙的声音打动了,她告诉妈妈自己也想吹出如此动听的音乐。妈妈告诉记者,她尊重并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概是因为一涵有拉大提琴的音乐基础,在没有老师教的情况下,她自学吹葫芦丝学得很快,今年5月她就要考葫芦丝9级了。

说到学习吹葫芦丝,妈妈告诉了记者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刚开始的时候,一涵一直不愿意告诉老师和同学们自己会吹葫芦丝,她不想在同学们面前炫耀自己的特长。听说学校里要举办艺术节活动,妈妈主动给一涵的班主任打电话说女儿还会吹葫芦丝,希望一涵多锻炼锻炼。在妈妈和老师的鼓励下,一涵与她的葫芦丝终于和大家见面了。回忆起当时表演的情况,一涵不好意思地说:“当时面对全校的老师和学生,我非常紧张,生怕自己会出错。”然后她指着妈妈拍下的照片说:“你们瞧,当时我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幸好我越吹越投入,美妙的音乐声慢慢缓解了我的紧张……”

2011年5月,上五年级的一涵代表学校参加了兰州市城关区中小学生艺术节器乐大赛,并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虽然一涵说现在登台表演还是会紧张,但是每一次表演经历对于她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锻炼自己的机会。一涵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把自己的音乐带给大家。说完她取来葫芦丝为记者现场吹奏了一支自己最喜欢的曲子《竹林深处》,这首曲子也是她当时在学校艺术节上演奏的曲子。

除了拉大提琴和吹葫芦丝,一涵还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吹巴乌和弹钢琴。在一涵看来,当自己的身心感到疲惫和紧张时,弹一首自己喜欢的钢琴曲,投入地吹一会儿巴乌,耳边回荡着的音乐正是自己的心声。

除了音乐之外,陪伴一涵成长的还有大量的书籍。一涵喜欢看百科和哲学类的书,这也让刚上初中的她显得比同龄的孩子要成熟很多。妈妈说:“一个孩子的成功关键在于学习之外的八个小时在干什么。一涵在课余时间里除了学习音乐,还喜欢看书。”一涵认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与自己大量的阅读和思考以及在生活中的种种的阅历密不可分。

安静的一涵还喜欢写文章,她的作文经常在《兰州晨报》《兰州晚报》等报刊上发表。

点滴坚持,走向成功

记者:在学琴的这八年中,你产生过放弃的念头吗?

一涵:我抱怨过,也曾因为拉琴跟妈妈发过脾气,但是不管怎样,我还是坚持了下来,这才会有今天的收获。也许拉琴很苦、很累,但那让我品尝到了收获的喜悦,更让我懂得:点滴的坚持是走向成功的阶梯。

记者:西洋乐和中国传统音乐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个呢?

一涵:其实民乐和西洋乐既有共通之处,又有差异。二者都是抒感,只不过外国人严谨,中国人随性。最近我就特别喜欢拉《梁祝》。

记者:你最喜欢的音乐家是谁?

一涵:圣桑!他的音乐往往带人置身于一种意境中,哀而不伤,能让人感触心灵。我最喜欢的曲子就是他的《天鹅》。

记者:你的梦想是成为像圣桑一样伟大的音乐家吗?

一涵:呵呵,我不想去考虑那么遥远的事,不管以后干什么,现在的我只想好好拉琴,因为梦想是不断更新的!

上一篇:付馨:用汗水超越梦想 以人格升华琴格 下一篇:贝多芬:不平凡的音乐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