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那西丁清洁残留检测技术

时间:2022-09-23 03:54:38

非那西丁清洁残留检测技术

摘要:

目的:建立检测药品生产中清洁残留物的检测方法,便于控制产品生产中的交叉污染。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非那西丁的浓度在2.0~8.0u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4),方法重复性RSD=0.48%,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8ug/ml和0.55ug/ml,平均擦拭回收率为90.3%,结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非那西丁的残留物灵敏度高,是一种可靠的质量控制手段。

关键词:清洁残留; 非那西丁;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中图分类号】

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054-02

药品生产过程中所用的设备均可能有残留物遗留,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由于上一批生产产品的残留影响下一批次或其他品种,故必须对生产所用的设备进行清洁。并且对残留物的量进行定量检测,以保证设备清洁满足生产要求。因此,需建立测定设备残留物非那西丁的分析方法并验证,确认分析方法适合清洗验证的要求,以确保相应的设备残留物满足规定要求。

本文建立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非那西丁残留的方法,为残留物的测定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手段。

1 分析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岛津uv1601型。非那西丁原料;沧州市康达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11211, 含量为100.0%,乙醇为分析纯。

1.2 溶液的制备

1.2.1 非那西丁标准储备溶液: 精密称取非那西丁约100mg至100ml容量瓶中,加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1.2.2 对照溶液: 精密量取1ml非那西丁标准储备溶液置50ml容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溶液浓度为20μg/ml。

2 实验内容

2.1 方法专属性: 取3ml1.2.2项对照溶液置10ml容量瓶中,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以乙醇做空白溶液,采用1cm石英吸收池,在200nm-800nm对溶液进行紫外扫描,记录紫外吸收图谱,确定非那西丁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50nm。

2.2 重复性测定: 取3ml1.2.2项对照溶液置6个10ml容量瓶中,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以乙醇做空白溶液,采用1cm石英吸收池,在25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计算RSD=1.0%。

2.3 线性及范围的测定

2.3.1 溶液配制: 分别精密量取1.2.2非那西丁对照溶液1ml、1.5ml、2ml、2.5ml、3ml、3.5ml及4ml置10 ml容量瓶中,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系列标准溶液;浓度分别为2ug/ml、3ug/ml、4ug/ml、5ug/ml、6ug/ml、7ug/ml、8ug/ml。分别系列标准溶液在25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建立吸光度与非那西丁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以吸收度为纵坐标,非那西丁溶液的浓度(ug/ml)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并得线性回归方程y = 0.0945x - 0.0018和线性相关系数r2,r2应该大于r2=0.9984,表明非那西丁浓度在2.0~8.0ug/ml的范围内,其吸收度与浓度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2>0.99,符合规定。

2.4 擦拭回收率试验:

回收试样制备 将10ml的15ug/ml的非那西丁溶液全部均匀的喷洒在6块不锈钢板,用电吹风温和地吹不锈钢板底部,使其干燥。用乙醇润湿药用棉签擦拭不锈钢板。将擦拭结束的棉签放入带塞的试管中,加25ml乙醇中,加塞振摇1分钟并静置10分钟。用滤纸过滤试管中的溶液,取续滤液作为供试液。

空白对照的制备 将一支棉签放入带塞的试管中,加25ml乙醇,加塞振摇1分钟并静置10分钟,用滤纸过滤试管中的溶液,取续滤液作为空白对照样。

擦拭回收率计算公式:擦拭回收率(%)=实测值/理论值×100%

擦拭回收率可接受标准:回收率≥50% RSD≤20%

表3 擦拭结果数据表

3 讨论

3.1 检测方法的选择:非那西丁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卫生部部颁标准,即容量分析法,其方法属于常量分析方法,无法定量痕量级的残留非那西丁,故本方法探讨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的非那西丁残留物,以确保药品生产设备清洁验证。

3.2 方法验证:经验证,方法准确度高, 6次擦拭回收率均大于50%,平均擦拭回收率为90.3%;线性范围可靠,吸收度与浓度在2.0~8.0u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4),方法重复性好,RSD=0.48%;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8ug/ml和0.55ug/ml,可以满足清洗验证的要求。

3.3 本文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清洁验证中非那西丁残留的含量,该方法操作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清洁验证中非那西丁残留的定量测定

参考文献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司,药品认证管理中心编写.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化学工业出版社

[2]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注释:

[1] 《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司,药品认证管理中心编写,化学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胫腓骨折患者术后应用伤科油纱帖敷镇痛的效果... 下一篇:胎儿心脏升主动脉内径测量在胎儿先心病筛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