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七里海地区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时间:2022-09-23 03:40:02

天津七里海地区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摘要:通过SWOT分析法对天津七里海湿地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分别进行分析。七里海湿地优、劣势,机会与威胁并存,全面认识七里海湿地,在开展生态旅游时才能认清自己,做到扬长避短。

关键词:生态旅游;湿地;SWOT;七里海

生态旅游主要是以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针,以自然生态环境和相关文化区域为场所,为体验、了解、认识、欣赏、研究自然和文化而开展的一种对环境负有真正保护责任的旅游活动。目前,利用湿地的生态资源开发旅游业已经成为了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Wetland)被定义为: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源、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的或流动的、或为淡水、微咸水或咸水的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浅水区域。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七里海地处天津宁河县西南部,海拔在1.7-2.4米之间,历史上曾为常年性的蓄水洼淀,总面积约850平方公里,距离渤海15公里。七里海是自全新世晚期以来海退过程在天津平原残留下来的众多泻湖之一,现已经演变为以芦苇群落为主的滨海盐沼湿地。

一、七里海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最早用于企业战略管理,后来扩展应用到社会经济管理的各个层面。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SW,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着眼于自身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第二部分是OT,用来分析外部条件,强调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其对自身可能产生的影响。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应该避开的东西,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和采取相应战略,以"己"之长,克"敌"之短。本文下面利用SWOT分析法对天津七里海湿地开展生态旅游进行分析。

1、优势

其一,资源优势。七里海湿地是国家级天津古海岸与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贝壳堤、牡蛎滩和湿地是七里海特有的三大自然景观。七里海贝壳堤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贝壳堤、南美苏里南贝壳堤并列为世界三大古贝壳堤;七里海的牡蛎滩形成于距今7000-2000年,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分布最广、序列最清晰的古海岸遗迹;七里海湿地是天津面积最大最典型的湿地水面宽阔,有"京津绿肺"的美誉。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群落、珍贵的濒危稀有物种、特有的地质遗迹等,使七里海湿地对于开展生态旅游而言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其二,区位优势。七里海湿地位于天津市区东北。天津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国际性港口城市,地处亚太经济圈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区位,具有完备的海陆空交通体系和较强的区域辐射功能。京津唐等大城市及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潜力大,这使得七里海湿地有着其他地区开展生态旅游无法比拟的优势。其三,客源优势。目前我国存在着3大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即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客源市场,以沪宁杭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客源市场和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环渤海客源市场。其中在环渤海客源市场中,京津地区在直径不足100公里的地域内集中了两个超大型城市,拥有各类科研院所近千所,高等院校近百所,科技人员150余万人,是我国知识最密集、科技实力最强、整体人口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区域。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最大区别就是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旅游的倡导者多为城市白领、大专院校的学生、林业人士及有志于环保事业的人士,京津地区拥有大批此类人群,成为七里海湿地生态旅游的又一大优势。

2、劣势

其一,生态系统脆弱、湿地面积不断缩小。水是湿地的生命。七里海湿地"水本无源",一是靠天然降水,二是靠外来水补给。据测算,七里海湿地年需水量6500万立方米,近年来,年降雨量只有3500万立方米,缺口3000万立方米,维持湿地自然生态环境的蓄水无法得到满足。对七里海湿地而言,影响最大的是潮白新河上游水情。1971年开挖潮白新河, 上游客水顺河一泄入海,减少了七里海的客水来源。另外七里海湿地被堤埝分割为大小十数块,彼此相连通的水被割裂开来,湿地面积在不断缩小。其二,管理困难。宁河县政府对七里海地区实行综合行政管理,土地的支配使用权归当地农民集体所有,七里海湿地的水源由市水利局管理,湿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则是市海洋局和保护区管理处管理。这种多部门交叉管理的格局,人为地给七里海湿地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3、机会

其一,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生态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才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我国的生态旅游虽比发达国家起步晚,但发展势头却非常迅猛。并且,随着可持续思想被广泛接受,生态旅游从一种旅游产品逐渐走向旅游方式或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湿地生态旅游必然和其他生态旅游一样得到充分地发展。其二,七里海湿地的生态修复。随着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政府和民众逐渐意识到保护湿地的意义,七里海湿地的生态修复工程在不断地进行。近几年来,七里海湿地公园、七里海生态园、七里海休闲垂钓园、七里海农业观光园等相继建立。此外,宁河县还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结合全市启建旅游特色村的要求,在七里海启建一个旅游特色示范村,真正做到保护性开发。

4、威胁

其一,湿地污染严重。由于城乡基础设施滞后,不少地区排水不畅、清污不分,水体污染物沉积土表和浅层地下水,湿地遭到污染,水质呈现富营养化状态。七里海湿地的分隔、环境污染、不合理开发、围垦等,使湿地生产力和生态功能日益萎缩。其二,人为损害动植物,破坏生态平衡。人为过度掠夺湿地资源是导致七里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七里海芦苇植物群落严重衰颓、鸟类已经形不成群落、鱼蟹数量锐减,原来还有10余种常见哺乳动物,虽然种群少,但是它们在维持七里海的生态平衡上功不可没,现在哺乳动物已经基本绝迹了。

湿地保护当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现阶段在湿地开展生态旅游不失为一条较好的出路,生态旅游也符合湿地保护的基本要求,在湿地开发生态旅游还能对湿地保护还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湿地管理者在开发湿地生态旅游时不可盲目而行,应该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

参考文献:

[1]安树青.湿地生态工程-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优化模式[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赵奎义.地球之肾-湿地[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张广瑞.生态旅游理论辨析与案例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崔丽娟、王义飞.中国的国际重要湿地[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5]何文珊.中国滨海湿地[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6]刘子刚、马学慧.中国湿地概览[M].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7]马振兴.天津滨海湿地资源与农业湿地生态建设[J].农业环境与发展.1998

[8]孟广文.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

[9]王祖伟等.七里海湿地环境生态系统退化与修复[J].水土保持研究.2005

作者简介:薛文杰(1986.2-),女,汉族,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2009级自然地理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生态地理与旅游资源。

上一篇: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危机管理研究 下一篇:现代企业主管人员胜任素质模型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