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改革中观念改变探讨

时间:2022-09-23 02:18:04

高中体育教学改革中观念改变探讨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逐步实施,高中体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以教为主、紧扣教材、教师主导等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体育教学除了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外,教师还应该发挥必要的引导作用,充分提高学生对于体育科目的重视程度以及正确的学习观念。

关键词:体育改革;教学观念;教学策略

从传统体育教学的发展进程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体育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因此,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那么,在回顾传统教学的历程中,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很多教学内容虽然以增强体质为名,但更多的是教授一些技巧,教学中学生是被动接受内容,无法创新,学生的创造能力无法发挥,所以,很多学生的个性被压抑。因此,在新课标的引导下,体育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观念和教学角色的转变是体育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一、教师应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做好终身体育的启蒙工作

学校体育教育只是人一生体育锻炼的一个阶段。我们可以简单计算一下:假如一个人从7岁接触体育锻炼,这个人的寿命是80岁,他从入学就接受体育锻炼直到硕士研究生毕业,那么,他能够接受体育教育的时间也就是不到20年的时间,在他整个生命历程当中,有60年的时间都是体育荒废期。如果我们单纯的计算他在体育课上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就更是少的可怜。但是,众所周知,人的生命是与运动息息相关的。因此,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间的体育活动,仅仅是他们人生体育运动中的一个阶段。而高中的体育学习更是时间短暂。但是,这一阶段,却是学生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应该合理安排体育教学活动,既完成了体育教学任务,又能够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运动的观念。高中体育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全面实施体育教学的改革。第一,重视学校提供的体育教育平台。体育教师既要向学生讲授锻炼身体的方法,同时又要让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意识。第二,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意识。第三,教师的体育教学范畴不应该局限于学校,应该与家庭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教学紧密结合,从本质上实现体育教育改革。

二、教师应树立生活体育的观念,做好体育锻炼宣传工作

体育锻炼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大多数体育运动项目的产生,都可以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找到它们的影子,体育项目本身就是一种集游戏、娱乐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强调的是环境和运动技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完美统一。因此,教师在开展体育教育的活动时,应该注意联系生活,这样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自身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逐渐增强学生的兴趣。比如:我们发现学生对花样跳绳感兴趣,就可以利用课外活动,邀请在这方面比较擅长的人举行表演性观瞻活动,通过这种示范带动,引导学生利用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进行锻炼。也可以选择几项趣味性较强的活动项目,利用课余时间练习、比赛。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将传统灌输的教学方式转化为趣味性的体育活动或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兴趣中逐渐提升学生体育运动的观念。

三、教师应树立学生为主导的教学观,做好体育教学的组织工作

只有体育教师充分地重视,才能够提升学生的主导地位和主体地位。首先,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合理规划、有效设计教学活动,在活动或任务进行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为学生创建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的认知规律得到充分尊重,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兴趣也油然而生,顺利地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总之,在体育教学的新形势下,高中体育教学的新课标为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势在必行。让改革更为接近实质化的根源在于教学观念和教学角色的彻底改变。因此,体育教学应该重视学校的课堂教学,与此同时,还应该突破课堂局限,将体育教育的终身制蔓延到整个社会生活中,

实现体育教育的全民化、终身化、社会化。

参考文献:

[1]季浏,汪晓赞.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5.

[2]唐振宇.当代运动心理学发展述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

[3]王辉.中考体育改革的反思.中国学校体育,2004(2).

上一篇:初探历史教学中史料习题的运用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体育合作教学实际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