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煤企预算监管

时间:2022-09-23 02:12:40

谈煤企预算监管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及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近年来,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成功经验日益被我国企业所重视,特别是大中型煤炭企业纷纷把全面预算管理当作企业做大做强的管理工具,全面预算管理成为是企业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必不可缺的管理手段。如何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目前煤炭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成本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是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必然阶段。

1煤炭企业基于成本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1.1基于成本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是提高煤炭企业管理水平的现实需要

煤炭企业随着矿井服务年限的增加,一些深层问题逐步凸现出来,如生产系统复杂、设备老化、不安全因素增多、基础管理较为薄弱等,节约挖潜的难度逐渐增大,节约意识需要增强,管理不够精细化,仍没有彻底摆脱粗放型管理模式。另外,由于面临压煤村庄搬迁、安全生产、矿区稳定等一系列新问题,给矿井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制约影响。煤炭企业意识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总会在这样一个经常变动的内外部环境中进行。因此,只有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分析入手,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制订战略计划,实施战略管理,才能应对不确性对企业管理效果的影响。如何管理创新以提升管理水平,如何从战略的高度分析和解决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尽可能消除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是煤炭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预算是决策的具体化,是一个能将企业的注意力和资源转向战略性启动计划的管理工具。预算管理作为企业未来的一种规划,它的主要内容就是对资源的组织、使用做出合理安排。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细化企业的战略目标,明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目标,并能把这些具体目标进一步细化和落实。由于不同企业以及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战略重点不尽相同,全面预算管理的重点也随之而异。基于成本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的战略重点是成本管理,这种模式是现代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现代煤炭企业的一种管理创新。基于成本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以成本控制为中心,对企业经济活动所发生的成本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有效的管控,通过各层级、各部门和各人员的有机整合,使企业的成本管理实现从粗放型向精益型转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

1.2基于成本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是煤炭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迫切需要

由于资源和技术条件限制,煤炭企业的煤炭生产增量的空间已经缩小。为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挖掘新的利润源泉。在营业收入无法迅速扩张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只能是从企业的内部挖掘潜力。因此,如何实现“产量不增效益增”的目标,成为管理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煤炭价格市场化的过程中,实现“产量不增效益增”的主要途径就是降低成本。如何充分挖掘成本降低的空间,来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基于战略和企业目标的控制工具和保证手段,能指导和控制企业对资源的安排和运用,能通过计划对企业资源的使用做出合理的安排,无疑是煤炭企业当前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重要途径。只有实施基于成本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业务活动和资源运用的过程进行全面计划和控制,从战略的角度来实施成本管理,才能充分挖掘成本降低的空间,实现成本的节约。因此,实施基于成本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煤炭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控制成本开支的迫切需要。

2煤炭企业基于成本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煤炭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以来,各预算主体围绕自身经济目标,自觉搞好安全生产及经营,在班组自主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了高度的自我经营、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作业链、资金流、价值流、信息流等管理流程再造成效显著,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在推行过程中要逐步完善和深化各项制度的建设,并促进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以使全面预算管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目前煤炭企业基于成本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已初具雏形,但仍不能实现精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运作,仍需要关注以下问题的改进,以促使基于成本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尽快走向成熟。

2.1四级预算层次不够精细

煤炭企业全面预算主体分为四级,一级预算主体是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二级预算主体是财务科;三级预算主体是市场办、选煤厂、工资科、机电中心、综机中心;四级预算主体是各机关科室、生产区队。目前煤矿预算编制与管理都是针对区队及以上层次的相关生产单位和职能部门进行的,没有深入到区队以下的各班组进行预算编制与管理,预算编制的精度不够深入。由于预算层次不够精细,会降低最基层班组控制成本费用的积极性,不利于预算的有效执行与控制。

2.2以静态预算为主,缺少动态控制

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影响生产进度和产量,同时影响生产过程的物料消耗及其他资源的耗费。在生产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静态预算不利于反映实际情况。目前煤炭企业的预算编制,主要还是以静态预算为主。一旦在年初确定全年成本费用预算及月度成本费用预算,全年是保持不变的。如果遇到生产环境较大的变化,依此预算进行成本费用的控制与考核,不仅不符合实际情况,还会打击员工控制成本费用的积极性。由于煤炭企业的采煤、掘进等受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特别大,同时不同地质条件下生产的资金耗费,特别是物料耗费是不同的。为了成本费用预算与实际相符,使成本费用的控制与考核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煤炭企业应该对月度生产计划及适用的定额进行动态管理,适时做出相应调整,以重新编制成本费用预算。

2.3物料消耗定额的确定方法不够科学

煤炭企业基于成本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较为全面和细致,能按照成本项目进行指标分解和控制;还分别就成本项目确定了相应的归口管理部门;对于材料费用还区分出不同大类的材料,并分别确定定额消耗量进行控制。但是,在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中,没有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及采煤方式、掘进方式等对物料消耗的影响,影响成本费用控制指标的精度和合理性,影响成本控制的效果。因此,应充分利用数理统计模型,科学制定定额,尤其是材料消耗定额。

2.4缺少事前的预算预警机制

煤炭企业的预算控制目前还是主要停留在事后控制水平。若通过预算管理,实现成本费用的强有力控制,必须加强基于成本控制的全面预算的事前控制。目前煤炭企业对所有的成本费用预算都没有进行预警机制控制,因此,为拓展成本降低的空间,应建立相应的事前预算预警机制。

2.5事中预算控制的精度不够

煤炭企业目前事中控制不能涵盖所有的成本费用,对于职工薪酬费用、电力费用、综机租赁费等基本没有事中控制措施,事中控制的精度不够。应对各级预算主体或基层单位,在成本费用发生和形成过程中,根据已制定的成本费用预算和相关制度进行严格控制,对超出预算的任何支出都拒绝发生,防止可能发生的成本费用偏差。

2.6全面预算考核内容不全面

预算考核是一种事后管理,目前煤炭企业基于成本控制的全面预算考核主要注重各责任主体的成本费用预算的完成情况,根据各责任主体成本费用预算完成情况的好坏实施奖惩措施,没有对各级预算主体的基于成本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做出整体评价,并进行相应的考核。另外,对成本费用预算完成情况的具体原因分析不够,使得有些考核不能符合实际,影响基层单位深入挖掘成本费用节约途径的积极性。

3煤炭企业基于成本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对策

3.1实现精细化全面预算管理

实现精细化全面预算管理,首先要求预算层次深化,将原来的区队层次预算深入到班组预算;其次要求预算指标细化,要求预算的编制不仅要按费用项目确定科学定额标准,对于物料消耗需要按材料的类别分别制定科学定额标准;还要求将全面预算控制层次深入到班组层次,成本费用控制实行二级监控、成本分级与归口管理,形成矿、分管部门、区队、班组的多级成本费用预算精细化控制模式。

3.2实行动态预算编制

煤炭企业基于成本控制的全面预算不应只是静态预算,而应是一种动态预算。因此,煤炭企业基于成本控制的全面预算应该根据变化的生产环境,如地质条件的突变等因素的变化,确定影响物料及其他成本费用消耗的各种因素,选择适当模型确定新的定额,并依据调整的生产计划,制定新的预算,实现动态预算的编制。

3.3采用科学方法确定物料消耗定额

不同物料消耗环节对物料消耗的影响因素不同,不同种类物料消耗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以及不同影响因素对不同物料的消耗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要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判法、灰色预测模型等数理统计方法科学合理地确定物料消耗定额,以加强物料管理。

3.4建立事前的预算预警机制

为加强成本控制,应建立基于成本控制的全面预算控制的预警机制,包括黄牌预警、橙牌预警和红牌预警制度的建立。根据煤炭企业基于成本控制的全面预算编制的具体情况,可以将预警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固定预算的预警;二是动态预算的预警。基于成本控制的固定预算预警,具体可以分为月度固定预算预警和年度固定预算预警两种情况;基于成本控制的动态预算预警具体也可以分为月度动态预算预警和年度动态预算预警两种情况。通过建立固定预算的预警和动态预算的预警,可提高基于成本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的水平,有利于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3.5实现事中控制的精细化管理

煤炭企业目前事中控制的精度不够,应精细化成本费用预算控制。一方面应对成本费用的归口职能部门和原煤单位精细化管理;另一方面应对成本费用的用途精细化管理,能区别作业的不同生产环境及作业方式进行定额管理与控制。基于成本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要求事中实时控制,不仅要对已发生成本差异予以纠正,而且要预防可能发生的成本偏差;不仅要执行成本控制预算标准,而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和完善预算标准。

3.6设计科学的预算考核体系,并对全面预算管理水平进行考核

进行预算考核是为了保证预算管理系统中的所有当事人有足够的动力和压力,因此,要求科学设计考核指标体系、责任体系和奖惩制度。由于考核涉及到奖励和惩罚,因此应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目前煤炭企业主要注重对各责任主体成本费用预算完成情况的分析和考核。为了发挥预算考核的作用,还应对各级预算主体的基于成本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做出整体评价,并进行相应考核,且考核重点应放在分析考核该层次预算主体(或职能部门、单位)进行基于成本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后的业绩情况、基于成本控制的全面预算管理基础工作情况和预算编制质量情况上。

上一篇:冀棉新疆种植现象 下一篇:育苗栽棉病害发生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