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品种立枯病抗性异同

时间:2022-08-15 11:57:41

棉花品种立枯病抗性异同

棉花苗病是危害棉花的主要病害,常造成棉田缺苗断垄,甚至成片死亡,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1-2]。近年来,棉花苗病连年呈偏重发生态势,对棉花正常生长构成严重威胁[3-8]。棉花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和猝倒病等,4片真叶后有枯萎病,统称为棉苗病;此外,还有根腐病、茎枯病、疫病、黑斑病、轮斑病、角斑病等10余种,其中以引起烂种、烂根、死苗的立枯、炭疽、猝倒、根腐、枯萎等病害危害性最大[1-2]。因此,对10个棉花品种(系)的几种主要苗病抗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为苗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1材料和方法

1.1棉花品种选择近年来生产上的主要抗虫棉品种以及自育的一些抗病虫性良好的新品系,包括中植棉2号、津宁杂2号、津宁杂3号、津宁杂4号、鲁棉研21号、宁4-14、KV-2、KV-3、新陆早13号和新陆早33号10个,均用毛子,不用任何包衣剂和拌种剂。

1.2田间排列试验在本所廊坊基地病圃进行,10个品种(系)采用随机排列,3次重复,各个品种(系)每次重复4行,行长10m,宽、窄行行距分别1.33m、0.67m,株距0.20m,地膜覆盖,4月22日播种。

1.3棉花苗期病害调查在2011年5月20日棉花苗期,对上述10个品种(系)进行病害随机取样调查:每个品种(系)3个重复均调查,每个重复随机拔取足够数量的棉苗(30~95株),详细记录每株棉苗的发病情况。苗病分级标准:0级,健苗;1级,茎基或根部稍现病斑或稍微变色;2级,1/3或1/2茎基或根部稍现病斑或稍微变色、腐烂;3级,全茎或根部被病斑环绕、变色、腐烂或缢缩;4级,棉苗萎蔫枯死[8]。1.4结果分析计算病株率和病情指数,采用SAS统计软件的新复极差法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棉苗红腐病红腐病调查结果(表1)表明,10个品种(系)发病都比较严重,病株率均在40%以上,最高达62.43%;病情指数均在20以上,最高达34.23。通过对病情指数进行分析发现,各品种(系)间的抗病性存在显著甚至极显著差异:中植棉2号对红腐病抗性最强,与鲁棉研21号、宁4-14、新陆早13号和新陆早33号均有显著差异,并且与宁4-14、新陆早13号和新陆早33号均有极显著差异;新陆早33号对红腐病抗性最差,与津宁杂2号、津宁杂3号、津宁杂4号、中植棉2号均有显著差异,并且与津宁杂4号和中植棉2号均有极显著差异。

2.2棉苗炭疽病炭疽病调查结果(表2)表明,10个品种(系)发病均比较严重,病株率均在28%以上,最高达47.08%;病情指数均在18以上,最高达35.77。对病情指数的分析表明,品种(系)间抗病性存在显著甚至极显著差异:新陆早33号抗炭疽病最好,与津宁杂2号、津宁杂3号、津宁杂4号、KV-2、宁4-14、KV-3、中植棉2号均有显著差异,并且与津宁杂2号、津宁杂3号和中植棉2号均有极显著差异;津宁杂2号抗炭疽病最差,与新陆早13号、新陆早33号、鲁棉研21号均有极显著差异。0.05)、极显著(P<0.01)差异水平。

2.3棉苗立枯病立枯病调查结果(表3)表明,10个品种(系)发病都比较轻,病株率在6%以下,仅个别植株发病,无法统计各品种(系)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2.4棉苗复合根病的比较综合统计3种苗期病害调查结果,各品种(系)平均病株率均达到89%以上,可见苗期病害的危害严重。但是,品种(系)间苗病的发生有差异:KV-3抗性最好,与津宁杂2号、津宁杂3号、宁4-14、中植棉2号均有显著差异,且与津宁杂2号、津宁杂3号和宁4-14有极显著差异;津宁杂3号抗性最差,与KV-3、鲁棉研21号和新陆早13号均有显著差异,且与KV-3有极显著差异(图1)。

3结论与讨论

在河北廊坊,棉花苗期病害以红腐病和炭疽病为主,伴有少量立枯病的发生;棉花苗期病害不同品种之间发生差异较大,不同棉花品种对不同病害的抗性也存在差异。以往的研究认为,北方棉区苗期危害棉花的主要是红腐病、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1-2],但本实验结果表明,现有品种中炭疽病的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已与红腐病不相上下,这是否与目前大部分种植品种为抗虫棉或采用地膜覆盖有关系,还有待深入研究。同时,作者以前的研究表明品种之间对棉花苗期病害抗性差异不显著,而本试验则表明品种之间对红腐病、炭疽病存在显著差异甚至极显著差异[9]。棉花苗期病害每年均有发生,但这方面的研究很少,仅有少量有关病原菌的致病力分化、发生情况和一些防治技术的报道[3-13],而作为常年发生的病害值得深入研究。不同棉花品种(系)对几种主要苗病抗性比较

上一篇:煤企财务监管体系建构 下一篇:景观对棉田生物多样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