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合培养大学生模式探索与实施研究

时间:2022-09-23 01:38:41

校企联合培养大学生模式探索与实施研究

本文应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计划的要求,针对校企联合培养车辆工程专业大学生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就合作模式、培养标准、培养方法、教学管理、师资配备等问题做了具体的分析。并以具体事例说明了校企联合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对企业发展、学校专业建设、学生就业等问题的益处。最后总结了校企联合培养车辆工程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思路与措施。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校企联合教学管理车辆工程一、引言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战略部署。这些战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国家未来的发展急需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2010年,教育部提出了以“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2006年开始我国具有前瞻性的部分企业就已经参与了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特别是2010年我省颁布实施的《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更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作为15项重大工程之一组织实施。该工程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以新的培养模式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省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应该说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一种求真务实的表现。教育的本质是知识的实践,目的就是学有所用,为此我们应该真正的把工科课堂教育带回到生产实践并指导工程实践。在国外,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与工作的相互结合与渗透,即学习中有工作,工作中有学习。它的主要形式是英国的“三明治”模式,法国的“工程师学院”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等,以及目前世界合作教育协会提倡的“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它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的职业专业素养,使学生从学校步入职业生涯时就有一定的工作经历和经验,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国外的学分制、弹性学制、师资等教学资源与企业资源共享、职业证书与学校课程的融合等相比,国内的高校对创新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的培养缺少管理体制、人员结构、教学制度、课程体系、企业支持等方面的有力支撑。因此,高校的校企联合培养工科专业,特别是社会实践性很强的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与国外相比具有更多可借鉴性的内容和任务。

二、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与高校专业发展模式融合

卓越工程师教育工程是面向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而提出的。该工程的宗旨是如何培养适合现代企业发展需求和了解最新科技手段的现代工程技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基地还是基于我们目前的高等学校,为此提出了五项重点任务。

1.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由于行业企业的要求千差万别,面对大工业时代社会分工的细化,因此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个性化要求程度提高。而我国高等学校的培养模式,特别是工科学生的培养模式并没有针对企业的现状进行响应的调整。因此卓越工程师教育工程的目的之一是改变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建立高校和行业企业间的制度化联系。企业的需求将会参与到学校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2.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创新工程教育的目的是要改革目前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以灌输式和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扭转实践环节逐渐弱化的趋势。在教学方法上,强调要推进研究型教学;在学习方法上,强调学生要主动开展研究型学习;在实践环节上,强调要到企业学习半年或者一年左右的时间,面向工程实践完成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甚至理论课程教学等环节,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生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能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3.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

高等学校学生知识的有效获取更主要依赖于教师的引导的传授。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教师的构成很大程度上都是学校培养出来的,研究经历远远高于教师本身的教学经历和工程实践经历。要改变高校教师队伍工程实践经验薄弱的状况,就需要通过提高专职教师的工程经验,特别是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引进或组成兼职教师队伍,将会有效提高工程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4.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

欧洲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近现代的科学思想与工程技术应用均发自于欧洲的几个关键国家,比如英国、法国、德国等。这些国家的工程教育采用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模式培养大量企业需求并认可的工程技术人才。为此要吸收国外的成功经验,为适应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需要,培养一批具有跨文化交流、合作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5.制定卓越人才培养标准

卓越工程师教育工程和卓越人才的培养与创新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关于卓越人才的定义和如何高校培养企业需求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目前我国在探索阶段。高校教育者们也为此制定各自的培养标准和培养模式。比如成立创新学院,成立创新实验班。从招生时的要求,到招生后的重新申请,再到和企业共同制定需求企业需求的专业班级等。但是无论怎样,这些措施的采取都是为了满足工业界对工程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要求,同时在实践中建立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依据和准则。使我们的工程教育模式更科学、更完整。

三、汽车工业的需求与车辆工程专业发展的融合

汽车工业涉及的行业众多,并且代表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由于汽车工业对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影响重大而被认为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培养适合我国乃至世界范围的汽车工业设计与制造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成为车辆工程专业以及相关专业重点考虑的问题。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的大学生主要在汽车领域内从事与汽车相关的结构设计、开发、测试、设备使用和维护以及业务管理、营销等工作。面对国际能源、经济、技术发展等新的形势要求,特别是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工程的要求,学生的培养目的、培养模式以及培养方法等面临着新的挑战。

虽然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学习了有关汽车发动机、底盘等结构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并且也接受了机械工程设计、实验测试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然而这些基本能力的培养基本上停留在理论阶段。特别是在目前大学的设备条件与教学理念远远落后于汽车企业发展速度的前提下,出现了我们培养的学生很难短时间内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因此企业对员工素质基本要求已经迫使高校要对教育模式和培养方法必须进行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加强校企合作是培养满足企业要求的卓越工程师的一种重要途径。应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以及企业的需求,针对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我们有如下改进观点:

1.改进课程体系中工程基础课的设置

我国的车辆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相差不大,在此基础上应强化如“机械制图”“公差配合”“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基础性工程类课程的教学。汽车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零件数目繁杂,相互配合的零部件配合方式也比较多。作为结构设计的基础性课程,“机械制图”“公差配合”等课程对于配合精度要求较高的汽车零部件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其相关软件在汽车企业的普及率相当高的现实,使得我们必须进行相关课程的强化教育。另外,改革专业课程设计,增强课程设计的针对性,特别是企业在适当时间介入到专业课程设计中,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尽快地融入企业。

2.改进并压缩专业课程授课内容

专业课内容的教学应该更多地联系企业工程实际,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状态。目前现在的很多专业课程教材内容枯燥、形式呆板,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因此在选择好教材的前提下,授课内容多联系实际,多联系工程问题,并适当邀请企业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专家介入课程的教学,以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

3.避免培养模式固化

所谓三年在高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学习兼工作的“3+1”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已经在我国部分地区得到贯彻,部分高校和企业已经采用了这种培养模式。目前的结果表明这种方式的合作不单单能解决企业员工的人才储备,而且为大学带来稳定的就业基地,同时有助校企联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也有助于大学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的实践。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学生最后一年的课程设置与企业的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这对于大学生四年本科学习的连续性会造成影响。借鉴与此,我们可以在该模式的框架中灵活地调整培养模式,比如可以和企业共同协商双方认可的模式,因为不同的企业特点不同。比如是否可以把大学四年级上学期放在学校,在学生的培养教学过程中配合企业的需求,下学期将来到企业完成毕业设计,也可以提前适应企业的工作。

4.改进学生毕业设计的模式

毕业设计实际上特别能反映我国目前工程教育问题的现状。由于目前国内高校的要求是一人一题,对于专业教师数量、能力比较少的专业来说,很难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这样一方面影响学生工程知识的综合运用,另一方面学生毕业入职后难以满足汽车企业的用人要求。因此在学生毕业设计环节上,学校与企业的良好合作不仅节省了高校教育和企业培训成本,也是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所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而且企业提出的毕业设计题目往往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能够带来裨益。当然高校应要求汽车企业指定以生产一线的高级工程师和中高层专家领导为主的指导教师队伍。因为这些专家具有较为深厚的工程实践背景,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工程实践环节。另外高校将介入学生的跟踪管理和毕业设计质量控制各个环节。这样做的结果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毕业设计和未来工作都会带来自信,也无疑会加速学生的成才,向着卓越工程师队伍迈进。

四、具体改革措施

坚持“学以致用”教育理念,构建“多元化、多样性校企融合”培养体系,开展“全程参与、深度融合、共同育人”的做法与实践。

1.改革内容

对企业而言,“订单培养”是快速造就人才的有效途径,可以较好地解决企业所需人才的培养途径与质量要求等问题。对学校而言,开展校企合作能有效的使学校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数量与质量的要求,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与发展能力。对学生而言,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企业发展前景与岗位要求,从而对自身发展做到“心中有数”。

(1)应对汽车企业需求的专业课教学层面的改革

首先,校企双方合作共同研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专业课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其次,汽车企业为校方提供实践基地,利用企业完备的设备器材,由企业指派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训。最后,在原有相关重点汽车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动态设置、调整专业和开发课程。把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有效结合起来,让企业由配角变成主角,增加适应汽车企业当前需求的课程的设置。另外,在教学管理层面建立适合“校企联合培养”的教学管理运行体系;建立适合“校企联合培养”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还要建立适合“校企联合培养”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一些有条件、有特色的专业可以和汽车行业企业共建,如以某企业来命名一个班、专业或一个系,该专业(系)的全部毕业生都作为企业的准员工,企业从学生一进校就全程介入教学过程。以企业生产活动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基础,根据汽车行业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把岗位专业能力标准作为教学核心内容,注重对能力的评定和实践的考核。共建共享校内外实训基地。根据生产流程和职业岗位要求,建设集“学做合一、生产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就业服务合一”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紧密型的校外实习基地。

(2)师资队伍培养的改革

校企共同选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师资;学校积极引导各专业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顶岗进修。同时聘请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专家走进校园一起参与课题开发或者直接从事教学。通过正式引进、柔性引进和与企业“共引共享”等方式,聘请汽车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培养、选拔、引进和科学的管理机制。使师资队伍的建设适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

(3)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共同发展

拓宽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思路。新产品的研发作为企业的研发机构面向未来市场与技术挑战的必要工作,虽然具有不确定性以及大量的前期投资,但是无疑会给企业在行业内部的生存与竞争带来很大的益处。我国的汽车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让我国的汽车工业在国内市场爆炸式的增长的形势下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收益,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我们的产品研发还远远落后于几个发达国家。一方面是由于我们汽车文化时间并不长,技术储备低;还有我们的企业用于研发的投入还远远不够。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的高校应该在企业的研发过程中与企业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条件成熟时,积极承接企业研发难题,由教师带领冠名合作企业名字的班级的学生进行技术攻关,成功后将其开发成冠名班教学课题。这种方式将会大大降低企业的研发投入,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研发能力。目前在我们国内有部分企业已经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以外包的形式与高校合作研发、共同解决技术难题。

(4)文化层面的交流

企业文化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企业领导者们非常关心和重视的问题,因为企业生存与发展需要精神层面的规范与指导。汽车企业的发展更注重文化的内涵,特别是我国刚刚进入汽车社会,尤其需要借鉴国外的汽车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使我国汽车文化建设少走弯路,更快地融入世界汽车文化的大环境中。为此企业和高校在合作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通过引入行业企业文化进校园,使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效结合,培养学生适合企业需要的专业文化素质,特别是专业化的工作技能与专业化工作操守的教育。让学生在毕业后进入企业后能够将高校活跃的校园文化能够给企业的文化层面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

2.改革的成果与效果

鉴于我校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的现状(三个自然班,100人左右),建立两个以上汽车企业联合培养基地将会在教学管理、工程实践培训、满足企业需求等方面适于操作。因此我们将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合同,以联合培养的模式培养适应汽车企业行业需求的具有一定工程能力的合格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目前我们已经与长城汽车股份公司,吉利汽车动力总成公司、沈阳华晨汽车研究院等企业达成正式合作,每年将固定为该企业定向培养本科生与研究生。另外在与企业合作的合同条款中,确定每年为企业提供固定数量的在校学生。由校企双方共同甄别、选择,并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确定按企业需求的数量联合培养学生。同时甄选学生的范围,确定为在校大三的学生,数量每个基地不低于20名。2012年上半年已经和长城汽车公司共同完成了30名本科生在企业半年的毕业设计工作。同时与吉利动力总成公司也签订了在校大三学生“3+1”联合培养的合同,而且目前已经有17名同学工作在该企业中。在建立培养基地的同时,与汽车企业在至少三个领域(新能源汽车结构设计、电动汽车控制策略、自动变速器控制策略,汽车智能减振)形成科研合作。最后与企业一起探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新模式,通过学生在企业的实践,发现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在高校未来培养模式的问题,总结高校培养适合我国汽车企业发展要求的卓越工程师的新路。

五、总结

本论文应对我国教育部卓越工程教育培养工程培养计划,针对车辆工程专业学生探索一种想起合作的新的培养模式。虽然以前曾经提出过,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为此我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如“3+1”“3.5+0.5”等模式。我们还根据汽车企业的特点与需求以及学校的实际,开展了校企之间柔性的合作。比如可以以项目外包的方式,和汽车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对于企业不具备、而学校具备的,或者企业具备、而学校不具备的研究手段进行战略合作,真正实现学校服务于企业的功能。另外,校企联合培养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将会降低学生学习的成本,使学生不再担心就业的压力问题。因为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已经确定了毕业的去向,而且企业和学校将会共同支付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各项费用。而这在以前大部分是由学生自己来承担的。

参考文献:

[1]王勇,李剑锋.培养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的探讨[J].现代装备技术与装备,2010,6:(69-70).

[2]张韦韦.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J].教育与职业,2010, 19:(22).

[3]龚克.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 8:(4-5).

[4]赵中敏.探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程实践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6:25-27.

[5]崔媛.基于学科专业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1:(66-70).

[6]钟勇强,朱艳茹.交通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途径的探索[J].科教导刊,2011,(6):11.

[7]胡弼成,陈小伟.作为第一防线:美国教育文化软实力建设战略及其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10,(5):16-21.

[8]张晓鹏.美国大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0,(5):43-47.

[9]赵韩强,郭宝龙,赵东方,张波.国外大学产学合作教育对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J].2010,(4):49-52.

上一篇: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下一篇:创新思维训练的1+3美术课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