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创造者

时间:2022-09-23 12:18:21

【前言】让教师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创造者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建议的:教师应把握“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这里所说的第二套大纲就是指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自主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地的区域特...

让教师成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创造者

摘要:教材不是“教经”,教师不是“传教士”。教师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生制宜,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才能真正成为课程的创造者。

关键词:教师;品德社会课程创造者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021-02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该课程具备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活动作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该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各种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课程目标。因此,如何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让课程回归生活,是提高课程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时下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表面热热闹闹,但更多的是形式上的点缀,没有真正地触动学生的心灵。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脱离了儿童的生活。我的多年的教学与实践证明,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的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内容才会有特色;因时制宜,活动才会有创新;因生制宜,教学才会有实效。

一、因地制宜有特色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建议的:教师应把握“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这里所说的第二套大纲就是指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自主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地的区域特色、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底蕴、社会发展成就等是天然的课程资源,教师要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因地制宜地开展具有地方特色、贴近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例如,在落实品德与社会“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这一课程目标时,我向学生推荐阅读海峡二十七城市历史文化系列《菁华漳平》一书。学生们通过阅读、调查,了解了家乡地处闽西南,是九龙江北溪源流汇聚的地方,闽南文化、闽西客家文化以及畲族文化在这里融会贯通,形成了八面来风、四方汇水的多元文化形态。这里的山水间涌现了航海先驱王景弘、理学名流刘棠与曾汝檀、书法家朱阳等本地先贤,传承了漳平水仙茶、永福花卉、新桥板凳龙和农民画等独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和乡风民俗。而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入选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则让漳平从远古走向世界。漳平从遥远的九龙乡走到今天的漳平市,走过了漫长的历史行程,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足以令每一个漳平后人为之动容和骄傲。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主题实践活动,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进行适当地拓展、开发和利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人文、地理、物产、环保等方面的情况,学生在阅读、调查、访问的过程中还可以和家乡社会各界人士直接接触和交流。让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远离说教,感受生活的“真实”和“真诚”,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油然而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二、因时制宜创新意

节日中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在节日活动中进行道德学习是小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包括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资源。”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各种文化财富,如传统风俗、民间传说、历史典故、民俗节日、文化活动、节日活动、社会公益等……”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这一工作。通过一些重要的或传统的节日活动因时制宜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符合当今品德教育的发展趋势。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节日活动,既可以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紧密联系,弘扬民族精神,又有助于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实现生活化、大众化、行动化,体现时代精神。

节日文化中的小学生道德教育就是利用特定的节日(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国际节日:妇女节、儿童节;国定节日:教师节、国庆节),开发其中蕴含的道德教育资源,并赋予时代教育主题,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研究,我们开发了节日文化中适合对当代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资源;构建了节日文化中学生德育探索学习的相互联系、又一脉相承的“十字”主题活动,这“十字”节日主题分别是春节——俭,元宵节——勤,“三八”节——孝,清明节——礼,端午节——信,“六一”节——爱,中秋节——亲,国庆节——忠,重阳节——敬,教师节——尊。这十个字的节日文化活动包含节日名称、活动主题、活动口号、活动目标、活动形式等方面。即根据社会对小学生道德规范要求,结合小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以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目标为导向,以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节日文化活动为载体,使学生过上有道德的节日生活,发展了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学生的道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提升了品德与社会的教育实效。

三、因生制宜重实效

几十年来,我国德育一直以传授道德知识的“知性德育”为基本特征,它将德育看成智力训练,将道德的学习看成“道德应用题”的解答,足见其德育实效性之差。小学阶段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初级阶段。其发展性更多地体现在由不知到知、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做到会做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将会为他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一方面体验着与成人和谐一致的愉快,另一方面体验着不一致的冲击和不快,儿童正是在这种愉快和不愉快的交织运作中,开始了思想道德社会化的过程。品德与社会课应带领学生走入社会大课堂,有意识地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等活动,不断体验、领悟道德准则,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生活能力。强调“因生制宜”就是尊重儿童品德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尽可能找寻学生乐于使用的载体,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并进行自我体验,使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自然融为一体,品德才不是外在于人心的强加的东西,而是每个人内在自我的体验与提升。例如,某校每年举办一届的校园科技节活动,就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校园主题活动。活动创造性地将思想品德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在一起,通过宣传学校历届的科技新星的事迹,参观学生科技创新的作品展,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为榜样激励学生;通过观摩、了解、尝试学校的科技设施,感受科技时代的脉动;鼓励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学校“六小(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小实验、小养殖或小种植、小收藏)”活动,让学生在“做”中体会“科技带给我们什么”,培养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本领和热情,使其从小种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种子。

教材不是“教经”,教师不是“传教士”。教师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生制宜,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才能真正成为课程的创造者。

上一篇:试析内蒙古西部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和... 下一篇:喷涂速凝橡胶防水材料施工技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