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训”同样应当引起重视

时间:2022-09-22 11:54:31

“中国教训”同样应当引起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人对于中国成功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中国经验”包括改革开放、思想解放、市场经济以及发展经济不动摇等等。认真总结中国发展的经验固然十分重要,但不能仅仅停留于此。在总结“中国经验”的同时不要忘记“中国教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实现更好、更快、更长时间的发展。

大致看,“中国教训”至少包括以下一些重要内容。

第一,GDP至上问题。GDP是体现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支持其他方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如果将之视为发展的总体水平的标志、唯一内容或是基本内容,则大错特错。因为同样在GDP的名下,可能会包括许多有害于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甚至是不利于经济发展本身的内容。在盲目追求GDP高增长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不少有害的东西。其一,GDP的“含血量”有时过高。比如,2003年中国的煤炭产量占到世界煤炭总量的35%左右,但煤矿遇难矿工的比例却占到世界总数的80%左右。其二,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经济发展的重要目的本应是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但是,一味追求GDP的高增长,有时却会不同程度地破坏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并直接危害人们的健康。其三,建设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盲目追求GDP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一拥而上、重复建设以及产能过剩现象严重。这不仅造成了严重的浪费现象,而且为以后的可持续发展留下了很大隐患。

第二,不平衡发展问题。发展理应是经济、政治、社会以及文化等方面协调、全面的发展,任何单方面的发展都是难以为继的。社会的整体发展往往是通过经济方面的率先起步而激发的,但是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应当开始重视各个方面的发展。不能否认的是,在一个时期里,我国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公认的不平衡发展状况: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农村发展不能同城市发展同日而语、西部地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与经济发展相比,社会结构发展明显滞后,它所带来的,是社会层面难以对经济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支撑和安全运行的社会环境。

第三,社会不公问题。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现象已经比较突出:基尼系数明显超出正常区间,城乡差距差不多是世界第一,区域之间差距越来越大,行业之间差距现象明显。另外,社会不公现象还表现为:劳动者收入在GDP当中所占的比重逐年降低;农村居民和农民工遭受种种不公正的对待;社会歧视现象明显等。社会不公现象会使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出现偏差,会使利益协调机制明显失衡,同时还会使社会成员对于社会共同体的认同感降低,进而会对社会的安全运行造成不利的影响。

第四,民生问题。发展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而且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就是改善民生。不过,在一个时期当中这一问题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比如,社会保障严重滞后、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公共卫生步履艰难、住房保障几乎是空白。于是,为数众多的社会成员一是收入没有得到应有的增长,二是已有储蓄当中的很大部分要用于未来的自我保障、子女上学等等开支。这一现象所带来的,不仅是共享理念的难以实现,而且对经济发展造成了直接的不利影响。

第五,公共财政的投向问题。由于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为社会、为公众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所以,公共财政投入应当主要用于改善民生。但是,由于政府职能的缺位,使得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重要的是,政府行为有时明显出现越位的现象,“看得见的手”甚至变成了一只“闲不住的手”。凡此种种,使得在为时较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公共财政投入结构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大量的公共投入用于“铁公机”(即铁路、高速公路和机场)等高档公共基础设施以及豪华公共工程的建设,而真正用于民生改善方面的投入在GDP当中所占的比例较低,在世界各国中排在后列。这一方面使得我们国家的民生状况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好转,对于消费内需拉动也无法起到应有的提升作用;另一方面,还会拉大民众和政府之间的距离。

(选自《学习时报》)

上一篇:探索精细化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下一篇:小学生咬指甲成瘾原因分析及戒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