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网络监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22 11:41:45

当前网络监督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网络监督已经成为反腐倡廉的重要武器之一,在反腐倡廉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但是同时,网络监督也面临着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网络监督;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0-0067-02

网络监督,就是社会公众利用网络这个平台,了解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的情况,并对党和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发表意见和建议,并对权力行使者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披露和评判,从而实现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行为。近几年来,有大量贪污案件就是首先由网民在网络上通过披露犯罪事实或线索而被查处。但网络监督是一把双刃剑,也面临着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网络监督的健康发展,从而真正发挥网络监督在反腐倡廉中的积极作用。

一、当前网络监督面临的问题

(一)网络的监管机制不健全,无法对网络侵权行为进行有效追究。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新闻网站电子公告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尚存在一些不够完善之处。刑法及知识产权法中的相关法律规定也不够清晰和明确。相关法制建设的步伐远远跟不上互联网的发展速度,网络不能在法制化的轨道上运行,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于网络的使用群体数量巨大,信息的传播速度很快,各种网络侵权行为造成的社会影响十分巨大。如:网络谣言的传播会使本来比较单纯的社会事件通过以讹传讹的方式使问题复杂化,严重的甚至会引起。网上“人肉搜索”也是一种典型的侵害人的隐私权的暴力行为,如何不对这种行为进行法律上的追究,就会使各种网络侵权行为失控,造成社会道德的沦丧。所以,网络监管机制的健全迫在眉睫。

(二)网络信息的真伪难以核实。网络的匿名性使很多网民可能在网上为所欲为,造成了大量虚假信息的泛滥。这不仅不能起到网络监督的作用,反而会给正常的反腐倡廉工作带来阻碍,会极大地影响网络媒体的公信力,败坏网络监督的声誉。因此,一方面网友要加强自律,未经核实的信息不要轻易上传网络或转发。另一方面,网络内容服务商要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对网上的信息进行监管,最大限度地确保网络信息的真实性。

(三)容易出现网络监督的幕后交易行为。由于网络监督的威力越来越大,一些人企图将它作为一条发财的捷径,出现了诸如职业抹黑、职业漂白、职业删帖等幕后交易行为。有些人还专门为此成立公司,公然招聘专职人员干这种勾当,出现了所谓“网络刀客”、“网络打手”、“网络黑社会”等,打着网络监督的旗号,做着“拿钱消灾”的生意。更严重的是一些网站在尝到甜头后,在利益的驱动下,又有意识地去制造更多的“网络风暴”。这种现象不得到及时制止,网友的监督就难以在网上立足,网络监督就会走向它的反面,失去人民的信任。

二、对策

(一)建立网络实名制。网络作为虚拟的空间,为网民在这个平台上自由表达观点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但是,并不是任何言行都可以在网络上随意,网名必须对某些言行的真实性负责。而要落实责任,就涉及确定网民的真实身份的问题。这也就涉及一个网民实名制的问题。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反腐倡廉就具体涉及责任的问题。因为网民在网络平台上提供的各种反腐信息,如果存在捏造、诽谤,就会引起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如对相关责任人的民事权利的侵害等,由此会引起相关的法律责任追究等问题。因此,如果没有相关的网络实名制,就会使这种以反腐倡廉之名行造谣诽谤之实的行为泛滥,不仅会使网络成为很多违法分子用来侵权的工具,更会使真正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反腐倡廉的网民提供的各种有用信息的公信力下降,从而影响利用网络进行监督这项事业的开展。因此,推行网络实名制对于网络监督来说是势在必行,不可延缓。

但是,人们正是由于网络具有的虚拟性,才能充分自由地在网络上进行反腐倡廉,而不用担心由于反腐行为而遭受各种打击报复。现在推行网络实名制是否会影响网民进行网络监督的积极性呢?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现在的网络技术十分发达,我们完全可以采取前台匿名、后台实名的有限实名制加以解决,即网民在网络留言、建立和访问博客时,必须先登记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通过认证方可使用,而一旦通过认证,网民则可以用代号、化名等替代真实姓名在网上信息。这既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网民的言论自由,又能够较好地保护个人隐私。但是在进行这样的技术处理的时候,作为网络后台进行技术操作的人员就需要承担相应的保密责任即对网民的各种真实信息进行严格保密,而不能随意泄露。必须在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在根据网民提供的网络信息进行具体侦查相关腐败案件的时候需要提取相关网民的个人信息时,才可以提供相应的信息。否则,任何未经网民许可,随意泄露其个人信息的,都是属于严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建立网络舆论收集研究机制。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重要形式之一,而且由于网络具有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而可以随时成为各种信息的平台,因此网络舆论能够比较全面、快捷地、动态地反映当前社会发展的现状。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各种矛盾凸显,面临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同样,当前我国反腐败所面临的形势也十分严峻,主要体现在:腐败的形式越来越多,隐蔽性越来越强。面对这种现状,仅仅依靠各种公权力反腐机构孤立地进行反腐倡廉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反腐机构必须主动出击,进行各种调研,充分掌握当前反腐倡廉所面临的各种形势,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社会实际的反腐倡廉的各种相关制度。第一,成立专门的网络舆论收集机构。由于网络舆论涵盖的信息量十分庞大,因此对有关的反腐倡廉的网络舆论信息进行收集就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这项工作不是简单地将相关的信息聚集在一起,而是要对这些海量信息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整理,对于相同的信息或者没有任何价值的信息就需要进行删除。这就涉及一个对舆论信息的判断问题,因此,从事网络舆论的收集必须有专业的工作人员承担,所以成立专门的网络舆论收集机构就显得十分必要,必须吸纳一批既有信息处理技术基础,又具有反腐倡廉的相关法律知识的专业人员参加,这样才能做好网络舆论收集工作。第二,成立专家组,对收集的网络舆论进行研究。对网络舆论信息进行收集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研究这些网络舆论信息,对当前反腐倡廉的形势有一个总体的判断,并形成专业性的研究报告,从而为相关的反腐倡廉机关在制定反腐倡廉工作计划时提供重要参考。由于网络舆论涉及的领域相关广泛,而且对这些舆论进行分析需要很高的研究能力,因此专家组的成员必须是来自各个领域的顶尖专家。这个专家库的成员应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这样才能保证专家库始终吸引一大批专家的加入,同时这个专家库的成员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要保持一定的流动性,淘汰不称职的专家,从而确保专家库的质量,进而从根本上保证网络舆论研究报告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三)构建网络道德教育机制。虽然网络具有虚拟性,但是作为网络主体的网名确是客观真实的存在,其所作所为必然对现实社会发生各种影响。如果没有网络道德的约束,就会导致超越道德底线的行为大量产生,从而冲击现实社会的道德标准,进而会逐步导致道德的沦丧。而网络道德的形成有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网络道德教育机制的建立就显得尤为必要。一是网络道德教育应成为义务教育的内容。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信息社会,网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信息社会的一员,必须要有正确的网络道德,才能使网络社会健康发展。但是网络道德不会自然产生,而必须通过后天的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人的价值观还处在逐渐形成阶段,在这个时候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有利于使正确的网络道德观被真正接受,内化为思想的一部分。否则,在人的成年阶段进行网络道德教育,难度就非常大,因为人的各种价值观已经形成,很难改变。所以义务教育阶段的网络道德教育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认真抓好,这是形成一个具有良好网络道德社会的基础工程。二是通过各种形式,对违反网络道德的行为进行批判。只有对违反网络道德的行为进行批判,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才能得到弘扬。要积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及各种网络媒体对这些违反网络道德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批判,要在全社会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氛围,使违反网络道德的行为没有生存的空间。目前网上出现了一股不正之风,那就是利用各种不道德的行为进行自我炒作。对于这种行为,不论是个人还是媒体,都不应进行跟风炒作,而应该进行批判,否则就会形成错误的价值导向,会严重阻碍正确网络道德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吴玉英.网络监督的优势、局限性及对策[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1).

[2]林平生.网络监督在反腐倡廉中的功能、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1,(1).

上一篇:高职贫困生社会支持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时代意蕴及其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