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英语教学策略,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时间:2022-09-22 10:48:35

运用英语教学策略,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努力创造条件实现教育教学的正能量既是我们的积极需求,也是所必需达成的目标之一。本文主要是浅谈如何正确运用英语教学的策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关键词】教学策略;英语教学;情感态度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以及指导这些行动和步骤的信念。”“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当对学生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努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一、拓展英语学习渠道,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往往没能很好地意识到自己学习的意义而产生一定意义上学习的正能量,其原因与学生学习英语的单一性有着很大的关系。这就不得不要求我们必须根据英语课程教学及学生年龄特点去思考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态度问题。英语教学不仅是教教材,如果光围绕教材,学生会感到比较枯燥而又乏味,即使文本内容能够体现一定意义上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学生还是很难去形成学习英语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语言学习需要大量输入这个根本,给学生创造比较丰富的语言输入与输出的机会。所以,笔者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注重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赖于丰富多样的英语课程资源去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自主互动,合作探究是一种“以合作实现高效”的学习方式,其实质在于“互助共赢”,既提升了学优生,又给学困生补了差,在合作中既锻炼了学生学习的意志品质,又在合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由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或不顺,不少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这同样需求我们去通过诸多学生语言输入输出的实践互动达成由弱渐强的目标。这里的互动需求是学生的自主参与,需求学生的高度合作,需求学生的有效探究。

首先是自主互动,初中学生虽然进入初中后的心理发生惟妙惟肖的变化,但依靠伙伴的依赖之心也还是自然存在着的,所以,只要我们善于为学生去提供互动的机会,学生也还是比较乐意的。尤其是课堂教学中英语文化的挖掘和渗透的问题,能够让学生以互动的方式去解决的则毫无顾忌的让学生心甘情愿地互动解决,在进步中提升信心,增强意志,在助人中体验快乐而形成积极态度。

其次是合作互动,教育教学的实践则告诉我们:由于学生在相互之间的共同学习中成功率比较高,比较容易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怀和欲望,如果能够去较好利用此等因素,那学生则会更加对合作心驰神往。譬如有些学生性格开朗外向,心理承受能力较强,反之有些学生则不然,但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对伙伴还是不太介意的,也就是说在学生的心目中,伙伴语言的轻重他们往往总能接受,由此,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有时显得比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之效果要来得显著得多,而这效果又在较好驱动着学生积极向上情感的形成或者说是稳固和发展。平时的教学,我们总会看到能使学生喜形于色的是他们在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情境中,真正意义上去体验探究到中外文化的异同,形成了一定意义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个时候学生学习的志气显得更加的昂扬。

三、发挥科学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新课程强调以“科学、合理的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对教学的过程及结果加以及时有效地监控,以起到对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即摒弃过去视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单一的评价方式,选用多样化的评价形式和内容,达到多维化的评价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情感态度的形成。为了使评价起着正面的促进作用,需要有完整的评价体系,而这体系又应当是科学的。笔者认为科学的评价体系包含着得体、健康、优化等方面的内容和形式。首先是得体,力求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一反过去教师评价学生的常态,确立学生在评价的主体地位显得十分重要而且也显得十分现实。教育教学的实践则比较充分地告诉我们,一旦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理想的确立,那么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既能保持亢奋的学习状态,又能比较愉悦地矫正自己不良的学习习惯和问题。其次是健康,以往的评价我们总感到有着诸多的不健康性,就是评价的指向极不利于我们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这样去说,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差异是永远存在的,而且有时还有扩大的趋势。如果我们不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实施评价的应对策略,也是获取不到实质性效果的。譬如课堂教学中离不开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进行评价,有时则完全是对学生口头表达的纠错性的评价,这里我们就必须注意初中学生中诸多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趋于弱向发展的特征,评价的策略就要善始善终的考虑这类学生的可接受度,他本身已经是错了,如果再给其当头一棒,可以想象就是我们成年人也是很难接受的,谨防学生反感和抵触情绪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以表扬鼓励为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一线教师要对学生加强策略指导,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从而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教育研究.1997(9)

[3]邓涛.让学生爱上课堂——名师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岔河中学)

上一篇:竖起大拇指 下一篇:附点评:古诗教学中的“对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