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封开杏花河发现的古栽培稻及相关问题探讨

时间:2022-09-22 10:33:17

广东封开杏花河发现的古栽培稻及相关问题探讨

早在1982年8月,广东封开县文化局、博物馆对当时杏花区(现为杏花镇)开展文物普查,在杏花河两岸五十多个村庄的八十多个山岗上,发现了十多处古遗迹及一批文化遗物。同年9月,肇庆地区(现为肇庆市)文化局在这里举办全区文物普查骨干培训班,广东省文物普查办公室和广东省博物馆派杨式挺先生参加办班和辅导工作,并对杏花河两岸多处遗址进行了复查和试掘。1984年底时,就在杏花河两岸发现古遗址和古遗物点28处;(1)至1994年底,共发现古遗址和古遗物点71处(2)。2003年初,在封开杏花河出土的一个朱色夹砂粗陶锅碎片上竟完整保存了4000多年前的稻谷壳。(3)这一发现引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岭南栽培稻起源与分化研究》课题组的高度重视。结合邻近的封开县江口镇q竹口遗址发现的水稻硅质体(4),我们课题组认为:广东省封开县(特别是杏花河两岸)很可能是广东地区继粤北曲江石峡文化之后的又一处新石器时代稻作农耕文化区,有必要开展与古栽培稻相关的调查研究。为此,课题组会同广东封开县博物馆姚锦鸿馆长,在封开县杏花镇莫仲良先生的协助下,对封开县杏花镇杏花河两岸的部分遗址进了小范围的古栽培稻遗存的初步调查,并采集到一批含稻遗物。现在对此进行专门介绍;并结合该地区之前的考古发现,就岭南栽培稻起源与发展的相关问题展开分析探讨。

一.地理地貌环境与古遗址分布及年代

封开县位于广东省西部,贺江中下游,总面积约2684平方公里。1952年由旧封川、开建两县合并而成。 杏花镇位于封开县县城所在地江口镇东南32公里。杏花镇三面环山,东有白马、北有麒麟、南有三礼诸大山、西邻罗董镇,地势较低平;这里有丰溪河可通封川和长岗。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武帝平南越,将秦时三郡分为南海郡、郁林郡、苍梧郡等九郡,其苍梧郡的郡址所在地为广信。此“广信”一说在今广西梧州市。一说在今广东封开县。但今封开县境属于古之“广信”是不争的。杏花之地名因杏花河而得之。“杏花”原为“E花”,“E”为方块壮字,读[tam21],意为鱼塘、水塘,与稻作文化有关(5) 。杏花河(又称郁花河)古代称之为广信河,发源于老鸦迳,流经杏花圩,至铺门、下清水村(苦稔岗)与另一支流会合,再向东北流至渔涝镇的扶灵口注入贺江。而后注入西江。杏花河两岸及其小支流附近,分布着层叠连绵的山岗,在一般地面高度为5-30米,少数为50-60米的山岗上,分布着一批古遗址和古遗物点(6)(图一) 。

杏花河新石器遗存的年代问题,因正式发掘者太少,目前只能提出基本的估计。以粤北曲江石峡文化为标尺来比较杏花河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总的来说,杏花河者要略晚于石峡文化,大约距今4000年左右。杏花河禄美村、罗沙岗、塘角咀和乌骚岭墓葬均含有石峡文化因素,而测年表明在年代上均较石峡文化为晚。禄美村1号墓经C14测定为距今4030+/_120年; 罗沙岗墓为距今4030+/_200年; 塘角咀1号灰坑用热释光法测年为距今3930+/_200年; 乌骚岭墓群的年代,经C14测定和用热释光法测定,6个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为距今约4000多年。(7)

二.遗址及古栽培稻遗存

〈一〉苦稔岗遗址

1.文化遗物

苦稔岗遗址位于封开县杏花镇新和村下清水组,呈南北走向。东面为铺门岗、西与罗伏嘴山岗相对,地面高度约15米。

20世纪80年代初期文物普查时,这里曾发现不同时代的文化遗物。山岗上 采集到石磨轮2件(其中1件较完整较大型),两端刃弓背形石锛(或称)1件,夹砂鼎4个;另在山岗西北麓的杏花河底一米深的粘土冲积层中,曾出土一件大石铲;这些应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物。这里还发现少数夔纹、米字纹陶片,较多的方格纹加几何图案戳印的汉代陶片;发现两座东汉砖室墓及一批带花纹砖;采集到一件可复原的带戳印纹汉代陶瓮,卷唇,腹壁较直,大平底。(8)

2.古栽培稻遗存

在此次古栽培稻遗存的初步调查中,我们在苦稔岗遗址发现了三件与栽培稻有关的遗物,初步判断他们都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1)陶质器座

靴形,夹粗砂灰陶,质地坚硬,高15.5cm、直径11cm,器物保存完整。据观察,这个器座系用含有大量稻壳的陶土烧制而成,仅器物表面用眼睛就能看到许多的稻壳印痕,将个别清晰稻壳印痕放大观察(图二,1),初步印象似短粒型的粳稻。

(2)圆锥状器足

俯视呈不规则的椭圆形, 侧视呈锅底状,足尖残缺,夹炭陶,外灰内黑,质地坚硬,长径1.5cm、短径10cm、残厚7cm。据器形判断它系较大器物的足部,可能是鼎足。据观察,这个厚重的陶器足上含有大量的炭化稻谷;在其底面的器表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稻壳印痕。将其中部分稻壳印痕放大观察,初步印象是短粒型粳稻;在其剖面可观察到大量稻谷壳,黑色胎芯部分几乎全部是炭化稻谷,但全部挤压变形;灰色表层陶面上也看到清晰的稻壳印痕,将其印痕放大观察(图二,2),初步印象是长粒型籼稻。

(3)漏斗状器

呈不规则圆柱形,两端直径不一,内空圆心,似漏斗状;夹砂陶,外黑内灰,质地非常松软;长19.5cm、大端剖面长径12cm、短径10cm,内空圆长径5.5cm,短径4.5cm。此器系在圆木棍上包裹陶土烧制而成,用途不详。该器的黑色器表上观察不到稻谷遗迹,但斜视内空圆心,在内壁上可观察一、二个稻谷壳印痕。于是我们打碎该器,便发现较松的陶胎内含有大量的稻谷壳,将部分清晰稻壳印痕放大观察(图二,3),初步印象是长粒型籼稻。

〈二〉旧屋后山遗址

1.文化遗物

旧屋后山遗址位于封开县杏花镇新和乡旧屋村后山。文化遗物比较丰富,主要散布于山岗顶部。20世纪80年代初期文物普查时发现采集的石器有:短身锛5件,短身斧3件,小型的打琢加磨制的有肩石锛18件,磨轮7件,柳叶形镞3件,石凿1件,穿孔石钺1件,石网坠1件。采集的陶器(片)有:陶纺轮3件, 夹砂鼎足和夹砂陶片一批,陶片纹饰有编织纹、水波纹、云雷纹等(9)。旧屋后山遗址发现的文化遗物时代比较单一,基本上都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2.古栽培稻遗存

在此次古栽培稻遗存的初步调查中,我们在旧屋后山遗址发现一大片红色烧土硬块,其内含有大量的古栽培稻遗存。

该烧土硬块呈不规则形,表皮微黑,烧土为红灰色,质地松软,长20cm,宽18cm,厚3cm。烧土硬块为墓穴的墓壁,系火烧墓坑所形成。采集时,这一大片烧土硬块就已经断裂为数小块,并且表面较硬的一薄层已经与厚层自动剥离。就在这个自动剥离的双面,可以观察到大量稻谷、稻壳、稻谷印痕等。这里选择两片典型的薄层土块(内面)予以介绍。薄层土块甲,内面可见大量稻壳印痕,将其放大后观察,初步印象为短粒型粳稻;薄层土块乙,内面不仅可见大量稻壳印痕,还可见到稻谷数粒(图二,4),经放大后观察,稻谷粒为瘪壳(图二,5),初步印象为短粒型粳稻。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2003年初出土了4000年前稻谷壳和大米的“广信河遗址”实际为广信河(现杏花河)边的旧屋后山遗址,这是我们询问发现者莫仲良先生后确定的。莫仲良先生是封开县杏花镇人,从事业余文物考古工作20多年,杏花河两岸不少重要遗址都是他提供线索而被发现的,他是一位热心的文物考古爱好者。2003年初旧屋后山遗址发现的古栽培稻遗存情况,当时报纸记载如下:出土文物大部分是陶器,有陶鼎足,三足釜等共200多件(片),特别是在一个朱色夹砂粗陶锅碎片上竟完整保存了4000多年前的旱稻谷壳;从外表观察,这些稻谷(壳)属于当时食用的谷物,与现在的野生稻体形一样,略长,头部很尖;同时还发现了已经炭化的大米(10)。当时报导为“旱”稻,据了解系臆测,未经科学鉴定,暂不可信。依当时报纸对稻谷壳体形的描述,似长粒型籼稻。

〈三〉背后山遗物点

背后山遗物点位于封开县杏花镇东和村井背组。

在此次古栽培稻遗存的初步调查中,我们在这里采集到陶纺轮,陶鼎足,陶片等一批,陶纹以绳纹为主,系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物。同时我们在这里采集发现了一个疑为“原始粽子”的遗物;该物可能出自4000年前的墓葬,发现时有植物叶包裹的痕迹,质松量轻,物体内呈蜂窝状,外观为黑色小团,长6cm,宽3cm,厚2cm。经仔细观察,极有可能系当时米饭团烧焦后所致。推测系当时用植物叶包裹米饭团烧给亡人(如果当时没有烧焦,米饭团不可能保存至现今),可能是一种葬俗和祭祀。这里需要郑重声明的是,这个“米饭团”是否是米饭烧焦所致,还要依赖科学测定;如果是“米饭团”,也难肯定就是“原始粽子”,在此仅作为一个问题提出;同时,其年代仍不可轻易地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因为该遗物是采集品,缺乏地层依据,又无法进行类型比较。

〈四〉斯文遗物点

斯文遗物点位于封开县杏花镇新和村斯文组。

在此次古栽培稻遗存的初步调查中,我们在这里采集到一些青铜时代的夔纹、云雷纹、曲尺纹的陶片。同时,我们还采集到一件与古栽培稻有关的文化遗物。这是一件用途不明的物品,黑色陶质,依外形暂称之为“条状器”,长9cm,厚2.6cm,且两端宽度不一,一端大,一端小,宽端4cm,窄端2.5cm。经仔细观察,该器物外表的每一个面上,都密密麻麻的满布似米饭粒的东西,个别面上可见清晰的稻谷印痕(图二,6),初步印象为短粒型的粳稻。我们推测这个“条状器”,是以米饭为主要材料烧制而成的,并且这种米饭应为粘性极强的糯米。在我国历史上,用糯米为材料烧砖、筑墓、建筑房屋的情况极为多见。当然,这个“条状器”是否真是以米饭(糯)为主要材料烧制而成,尚需进一步的科学测定,但器表观察到稻壳印痕则是不争的事实。

〈五〉其他重要线索

在封开杏花河两岸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中,普遍存在“火烧墓穴习俗”,这种烧穴葬俗,即氏族公社公共墓地实行迁墓(二次葬)前,要进行一定的仪式,对挖好的墓坑进行烧烤,有干固墓穴,保存尸骨的作用。这种烧烤墓穴的葬俗,目前所知我国并不多见。粤北石峡文化二次葬墓较典型。在封开经发掘证实的有杏花镇乌骚岭墓地(11)和新联乡禄美村对面岗遗址的1号墓,经清理证实的有杏花镇三联罗沙岗土坑墓。(12)有些墓穴的墓壁和墓底,用泥涂抹后再烧烤,形成红黑或者黑红烧土硬块;而在这些烧土硬块中含有大量稻茎,稻叶,稻壳等古栽培稻遗存,如前文介绍的旧屋后山发现的含稻烧土硬块即是。据杨式挺先生介绍,它曾到封开杏花河两岸调查试掘,采集到一批“烧烤墓穴”所形成的烧土硬块,其中可能含有栽培稻遗存。另外,封开县杏花镇文物考古爱好者莫仲良先生为我们提供以下重要线索:在杏花镇的东和乡牛窝岭遗址、清水村狗岭头遗址、凤楼乡罗文冲遗址、凤楼乡牛鼻冲遗址、凤楼乡狗儿岭遗址、凤楼乡罗欧山遗址、斑石乡牛围山遗址、斑石乡猛虎头山遗址等地,都发现有古栽培稻遗存,且大多数保存于“火烧墓穴”所形成的烧土硬块中。这些线索非常重要,是可信的;这是我们下一步调查的重点。封开县杏花河两岸及其他地点的先秦文化遗址中存在古栽培稻遗存,绝对不是个别现象,可能非常普遍。

三.相关问题探讨

(一)对杏花河发现的古栽培稻遗存的初步认识

1.人工栽培稻问题

杏花河陶器(片)上及墓葬烧土硬块中发现的稻谷遗存,包括稻粒、米粒、稻壳、秆秣、稻印痕。在墓葬烧土硬块中发现了保存比较完好的谷粒,这在广东其他地区原始社会文化遗址和墓葬中是少见的。此前,仅在粤北曲江石峡遗址有同样的发现(13)。我们综合多种因素后初步认为:杏花河发现的稻谷遗存属于人工栽培稻。

2.籼、粳问题

杏花河古栽培稻遗存用肉眼并经放大镜放大仔细观察,包括有短粒型的粳稻和长粒型的籼稻,而以短粒型粳稻居多。需特别声明的是,这种认识只是初步,而且还缺乏科学的测定。仅从形态学(主要是长宽比及粒形外观)分析是不够的,由于形态特征只是区别籼粳亚种的传统手段,故需进一步作其他方面的分析,才能得出最后结论。我们拟对这批材料用双峰乳突法和硅质体法作进一步的科学鉴定。

3.糯稻问题

斯文遗物点采集发现的“条状器”,疑为用糯米饭为主要材料烧制而成,但最终认定尚需科学鉴定。这个发现使我们联想到有关学者对曲江石峡出土栽培稻的鉴定意见:“石峡遗存的粳型米粒(南方粳)有些可能属于粳糯(俗称大糯)。如果当时确有粳糯,也就有了粘稻、糯稻之分。”(14)如果新石器时代的粤北曲江石峡已有粘稻和糯稻之分。那么,青铜时代的粤西封开县杏花河存在糯稻,则是完全可能的事。

4.水稻、旱稻问题

2003年初发现于杏花河旧屋后山的稻谷壳和大米,被报纸报道为“旱稻”。(15)我们认为暂不可采信,需要科学鉴定支持,但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是有意义的。“在粤北乐昌县过去曾种植一种‘岭禾’。不是水稻,而是旱稻。”(16)而海南岛五指山地区的黎族人解放后还用“刀耕火种”方式在山坡上种植一种“山稻”(即旱稻)。这些可以启发我们结合广东、广西、海南及云南等省区少数民族的有关原始农耕资料,探讨岭南新石器时代栽培稻的品系及种植方式。

5.品种、纯度问题

杏花河古栽培稻遗存所能见到的稻谷籽粒不充实欠饱满,系瘪壳;观察其他稻谷印痕的印象也是大小不一,既有短粒型稻,也有长粒型稻,且在这二种类型之间不同长、阔、厚度的粒型都有,反映当时品种比较混杂, 纯度较差,人工栽培程度处于种植技术还比较原始的阶段。

6.年代问题

杏花河苦稔岗和旧屋后山遗址所发现的古栽培稻遗存,根据同出土的文化遗物判断,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年代大约在距今4000年左右。而斯文遗物点所发现的栽培稻遗存,根据同出土的文化遗物判断,暂可定在青铜时代,即商周时期。至于背后山遗物点采集发现的烧焦黑色米饭团,还需要科学鉴定,其年代亦待定。

(二)结合石质工具等推测当时稻作农耕形态

1.杏花河出土的石质生产工具

20世纪80年代初期文物普查时,考古工作者在封开杏花河两岸调查采集并试掘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器418件,器形有斧、锛、辏ü背形锛)、穿孔石铲(或称斧)、钺、凿、大型石铲、镞、刀、矛、戈、网坠、纺轮、石片石器、磨轮、砺石、琮、环、镯等。(15)这里将可能并可以用于农业劳作的石质“农具”――斧、锛、辍⒋资铲、大型石铲等(图三),整理介绍如下。

(1)石斧

共57件。石料有霏细岩、板岩和细砂岩等,其中霏细岩约占18件。可分为有肩型(双肩型)40件,长身型6件,短身型11件。有肩斧又有长柄长身,其肩角多呈钝角(包括溜肩);还有短柄宽肩短身,其肩角多呈直角。这里典型的两面刃对称的有肩石斧很少,多为不对称的两面刃,这在广东的有肩石斧中是常见的。有肩石斧占石斧的70%以上,这是杏花河石斧形制的一个特点。

(2)石锛

共91件。石料以板岩为多,还有霏细岩、细砂岩等,其中霏细岩约占12件。计长身型15件,短身型37件, 有肩型32件, 有段型4件,有肩有段型3件。值得指出的是有一种断面近于椭圆形的大型长身锛,其效用显然要比那些长度仅3-5厘米的小型锛高。在有肩锛中有一种长柄而器身特别短的,过去在粤西区少见,可能是经多次使用后刃身变短,也可能是自身特点。短身锛和有肩锛在杏花河占有很大比例,典型有段锛则不多见。

(3)石凿

共21件。形同长身锛而身较窄,单面刃没有什么特殊的特点。

(4)石

共4件。也称弓背锛,即器形背面隆起如弓形,但两头都有刃器形较厚。粤北石峡文化墓葬发现较多同类型器,是典型的掘土农具。

(5)穿孔石铲

共4件。均残,也可称穿孔石斧。器身扁平,磨制较精细,多两面穿孔。同类型器物见于粤北石峡文化墓葬,亦是典型的农具。

(6)大型石铲

共10件。其中有4件出于杏花河,另有6件分别出土于封开县的江口、封川、罗董、渔捞、金装等区镇。可分为四型(17)(照片二十七)。

I型2件。 霏细岩,打琢后加磨,磨制精细,柄及两侧尚存在打制斑疤。短柄身长,双肩对称,肩角呈直角。两侧平直,刃宽于肩,刃呈弧形,刃端锐利。通高22.5,肩宽9.3,厚1.5cm。无疑为实用器。

II型5件。器形较小。可分二式;一式方形短柄,直肩,器身平直,弧刃,刃部使用至残缺;二式砂岩,器身比一式长,也比一式厚重。也应为实用器,一是器体厚实,二是有使用缺损现象。

III型5件。形状象现今的铁铲;多为板岩;柄肩切割齐整,磨制精致,刃端锋利。方形短柄,直肩, 肩角多呈直角、平肩或稍低斜,束腰,弧刃。两面刃部不对称,一面缓平,另一面磨成斜刃,据此推测可能是实用器。可分二式:一式4件,短柄平肩圆刃。宽肩并有肩外角;其中3件的大小分别为通高18.2,肩宽12,厚1厘米;通高31,肩宽20,厚1厘米;通高31.5,肩宽17,厚1.5厘米。二式1件,与一式近似,但双肩更宽广且微低斜,肩外角更突出;砂质页岩,通高26.8,肩宽20.6,厚1厘米。

IV型2件。形制奇特,磨制极精,刃部不锋利。斜肩,有外肩角,且双重肩,长身瘦体,略有束腰,舌状刃。双肩下切锯出锯齿状的扉棱,似短袖旗袍样,通高34,厚1.4厘米。似非实用器。

杏花河及附近发现的10件大型石铲, 杨式挺先生研究认为:I型大石铲很可能来自西樵山石器制作场。II、III型尤其是IV型在广西南宁地区有广泛分布,应是广西南部地区直接或间接传过来的;其中III型大石铲数量占多数,目前多出于粤西地区的两江沿岸,器形有大小之别,但形状相当划一,应是某几处石铲制造场专门制造的。而广西扶绥那淋屯,隆安大龙谭均发现过此类石铲制造场。因此推测III、IV型大石铲应是从广西地区交流而来的。与广西某些大石铲遗址相比较,杏花河大石铲的埋藏状况有所不同,推测I-III型大石铲应为实用工具。IV型大石铲似非实用器。从西樵山和广州东北郊菠萝山等地同类发现看,I型大石铲应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使用至青铜时代;II、III型大石铲可能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末期(距今4000年左右),沿用至青铜时代;IV型大石铲可能属于青铜时代。(18)大石铲中的I、II型,原是一种相当进步的农业工具(笔者补注:III也应是)。到了商周时有些(大石铲)失去使用价值而演变成为祭祀天地、祈求丰年的农业祭祀礼器。(19)

2、封开封川q竹口遗址――广东罕见的新石器中期台地遗址

q竹口遗址位于广东封开江口镇。1995年对其进行了发掘。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器、石料和少量陶片。陶片以褐陶为主,余为红陶和灰陶。胎壁都较厚,火候低。表面纹饰以粗绳纹为主。器形简单,只见圜底的釜和罐,不见圈足器和三足器,表明当时制陶技术还比较原始。石器有锛、斧、刀、凿、镞等。发掘者将该遗址第七层的陶片交郑云飞博士进行科学测试,从陶片表面和胎芯中的炭化物中,分析观察到水稻硅质体。(20)该遗址第七层的年代大约距今6000-7000年,并有可能更早。

封开江口镇q竹口遗址的发现,填补了粤西新石器时代台地遗址的空白,在广东省也是罕见的;特别是水稻硅质体的发现,更为重要。它为研究当地新石器时代人类从洞穴走向台地-江河沿岸-大地生活繁衍、开拓发展、经济转型(狩猎采集向稻作农耕)等,提供了重要的典型的研究资料。

3、杏花乌骚岭墓地――岭南地区首见密度最高的新石器晚期二次葬墓群

1990年春,在杏花圩东南3公里的乌骚岭山脊上,清理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群。乌骚岭墓群共清理墓葬111座,分布于山脊中部不足150平方米范围内,均为长方形或长方梯形竖穴坑墓。墓地安置在山顶上,规模不大,都是小型浅坑(一般长50-70,宽35-50、深10-25CM),密集而排列有序(墓向为44°-77°之间),随葬品有陶器和石器两类。每墓多者十几件,少者一、二件;少数墓无随葬品。陶器破碎无一完整者。可辨器形主要是夹砂釜和鼎。石器共60件,多为生产工具,有斧、锛、辍⒃洹镞、穿孔石铲、钺等;还有臂环、环和耳坠等饰物。高密度,二次葬,墓坑经火烧烤,未见骨殖痕迹,随葬器少而破碎,这就是杏花乌骚岭墓地墓葬形制和葬俗的主要特点。这样的墓葬群,在岭南目前尚未见过;堪称广东省岭南新石器晚期墓葬考古的新发现。(21)

发掘者认为:“乌骚岭墓群是一处区别于周邻地区已经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具有独特面貌的文化遗存。”(22)“这里是一处原始氏族的公共墓地,如此密集且排列有序,在广东地区还是首次发现。”(23)

4、杏花河出土的玉石琮及有关文物――透露出古代文明的曙光

1983年,杏花镇禄美村对面岗出土1件玉石琮,2件石臂环,1件小石钺等。1984年在利宅村的塘角嘴遗址,试掘出土3件石镯(或称环),环等。在旧屋后山遗址曾采集到1件典型扁平穿孔石钺。1990年, 乌骚岭墓群也出土5件石镯,环等。

禄美村的玉石琮,通高7.4厘米,形制内圆外方,四面镂刻与转角相连的突弦纹,小圆圈组成八个简化的兽面纹,有着特殊含义。

玉琮、玉壁和玉钺等是特殊礼器,在江浙地区良诸文化中是墓主财富社会地位和权力的指示物。(24)由此推测,杏花禄美村、乌骚岭等新石器时代末期(距今4000年左右)墓葬发现的玉石琮及镯,环,钺等具有特殊含义的文物,也许透露出封开当时古代文明的曙光。(25)

5、杏花河稻作农耕形态――锄耕农业

根据杏花河发现的古栽培稻,综合封开q竹口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水稻硅质体,杏花河出土的典型石农具、乌骚岭公共墓地以及杏花河出土的玉石琮等折射出文明曙光的相关文物等诸多因素分析。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认为:杏花河新石器时代末期(距今约4000年左右)的稻作农耕形态系“锄耕农业”,或称为“耕作农业”。当时的原始农业已成为生产的重要部门,栽培稻应是当时主要农作物;但农耕种植的规模有限,种植范围不大,种植技术原始;生产活动可能仍然以狩猎捕捞和采集为主,这是根据当时当地的地理及生态环境作出的保守估计。

q竹口遗址发现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6000年前)的水稻硅质体,表明当时封开可能已有稻作农耕;发展到新石器时代末期(距今4000年左右)的杏花河普遍出现栽培稻农业是顺理成章的事。杏花河出土同时代的典型石农具,更是有力佐证。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26)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先民所进行农耕生产,主要使用石器,辅以骨、角、竹、木、蚌质的工具。所以石器可以视为当时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的“测量器”、“指示器”。杏花河出土的石斧、锛、凿、辍⒋资铲、大石铲等生产工具,都属于农具;主要是大石锛、石辍⒋资铲、大石铲。石旰褪铲是典型的农具,在粤北的石峡稻作农耕文化中常见,应与锄耕农业密切相关。石暌渤乒背形锛,两端有刃,装柄适用于山岗壤土的开垦,可以用来掘土和垦殖,若与石铲配合,还可用于开挖沟渠。而石铲主要用于松土、翻土;它的出现和盛行大致在距今5000年左右,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稻作农耕遗存中广泛发现,这是与以原始农业的种植经济特别是栽培稻的种植发展相适应的。至于非实用型的大石铲则暗示了祈求丰产的农耕祭祀的存在,昭显了农耕在当时社会的重要地位。此外,杏花河乌骚岭氏族公共墓地的发现表明当时为原始氏族社会;而杏花河出土能折射出古代文明曙光的玉石琮等特殊文物,则表明社会经济发展与文明进步的程度较高。

综合以上诸多因素,可以客观地集中显现出新石器时代末期(距今4000年左右)粤西封开杏花河稻作农耕形态――“锄耕农业”。

(三)杏花河古栽培稻发现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1.填补粤西地区史前稻作农业考古空白

粤西封开杏花河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栽培稻遗存,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它的发现, 填补了粤西地区史前稻作农业考古空白,修正了人们“广东省只在粤北石峡文化中存在史前栽培稻”的陈见。结合该地区q竹口遗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水稻硅质体,我们认为,粤西封开地区的稻作农业起源与粤北曲江石峡文化的稻作农业起源是同时期的,大致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之后两地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发展成为稻作文化区,也就是说粤西地区也是广东史前时期的栽培稻种植区域。

2.佐证粤西地区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存在栽培稻是可信的

粤西封开q竹口遗址发现距今6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水稻硅质体,因个体数量很少,很难据此就肯定当时封开就已经出现栽培稻农业。但联系该地区杏花河发现的古栽培稻遗存(距今约4000年左右的稻谷实物标本),我们有理由相信粤西地区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已存在栽培稻农业。广东新石器时代中期栽培稻遗存的发现很少,目前比较可靠的发现是粤北的“前石峡文化”遗存的栽培稻标本(距今约5000-6000年)和粤西封开q竹口遗址发现的水稻硅质体,二者共同将广东种植栽培稻的历史提早至6000-7000年前,把我国南方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种植栽培稻的历史即石峡文化距今45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上溯至距今6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其学术价值和意义不可低估。

3.为研究岭南栽培稻的起源、发展、传播及演变增添了重要实物资料

粤西封开杏花河古栽培稻遗存的发现,还为研究广东、岭南栽培稻的起源、发展、传播及演变增添了重要实物资料。

(1)有助于认识广东史前栽培稻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序列

杏花河古栽培稻遗存的发现使我们认识到广东史前栽培稻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粤北地区,其次为粤西地区。而广东史前栽培稻的发展序列大致如下: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栽培稻的种植情况还非常模糊(英德牛栏洞),新石器时代中期栽培稻的种植同时出现在粤北(“前石峡文化”遗存)和粤西(粤西封开q竹口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栽培稻的种植在粤北(石峡文化)和粤西(杏花河遗存)地区有所发展。

(2)有助于认识岭南史前稻作文化的来源

就目前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而言,岭南史前稻作文化的来源,可能主要来自岭北的长江中游。一路越南岭进入粤北;一路经广西由河流抵达粤西的封开地区(或经湖南沿湘江-潇水-贺江到封开)。当然,这只是初步的认识,有待更多的发现和进一步的研究。

(3)有助于认识栽培稻种的起源与籼、粳分化

广东是普通野生稻的分布区,也是栽培稻种起源与籼、粳分化研究不容忽视的地区。可惜广东史前栽培稻遗存发现太少。粤北石峡文化发现的栽培稻遗存曾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珍贵实物资料,意义重大。现今粤西封开杏花河发现的古栽培稻亦具有同样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它为相关研究增添了不可多得的宝贵实物资料,有助于学术界进一步研究认识岭南乃至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与籼粳分化等学术问题。

致谢:衷心感谢封开县杏花镇莫仲良先生的大力协助和提供的重要线索。

参考文献:

(1)(6)(8)(9)(12)(17)(18)杨式挺:《广东封开杏花河两岸古遗址调查与试掘》,《考古学集刊》第6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2)《封开县文物志・封开县遗址遗物点登记表》。

(3)(10)(15)《一场大雨惊现千年文物:广东封开出土4000年前旱稻颗粒》,《羊城晚报》,2003年3月10日A2版。

(4)(20)广东省文物考古所等:《广东封开q竹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7期;向安强:《广东史前稻作农业的考古学研究》,《农业考古》,2005年第1期;向安强等:《岭南史前稻作农耕文化述论》,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4期。

(5)参考宋长栋:《从地名看封开历史文化》《岭南文史》,1996年第4期。

(7)(19)(21)(25)杨式挺:《略论封开先秦历史文物在岭南的地位》、《岭南文史》,1996年第4期。

(11)(22)广东省文物考古所等: 《广东封开县乌骚岭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91年第11期。

(13)(14)(16)杨式挺:《谈谈石峡发现的栽培稻遗迹》,《文物》,1978年第7期。

(23)吴海贵等:《简谈封开杏花河乌骚岭新石器时代墓葬》,《纪念黄岩洞论文集》,1991年。

(24)杨式挺:《广东新石器时代文化及相关问题探讨》,《史前研究》,1986年第1、2期合刊。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上一篇:柯峰 马不停蹄 妙哉生活 下一篇:梅里雪山:转山的路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