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绘画教学中范例演示法的运用

时间:2022-09-22 10:24:23

幼儿园绘画教学中范例演示法的运用

范例是美术教育活动中所需的直观教具,是儿童学习描绘各种物象的参照物,它在活动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图片、标本、模型以及教师画(做)的样品均可作为范例。

一、选择适合儿童年龄、心理特点的范例

儿童是天美的,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儿童自己的表达方式,激起表现美的欲望,才能使儿童“用我手画我心”。

1.以情感为动力,选择易引起儿童共鸣的范例

“我喜欢”,儿童的兴趣为第一,带着喜欢的情绪去欣赏、去表现。一些具有卡通形象的作品、色彩鲜艳的作品等等,都易激发幼儿的兴趣。如,选择美国画家艾瑞克卡尔的连环画《好饿的毛毛虫》中的形象,毛毛虫形象生动、色彩鲜艳、变化生动。毛毛虫又是孩子们日常熟悉、好奇的小动物,一出示就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2.根据活动目标,准备欣赏作品

每次绘画活动中,都有教师预设的目标。以《毛毛虫》为例,教师根据儿童的现有水平预设核心目标:欣赏作品《好饿的毛毛虫》,观察毛毛虫的基本特征及色彩;初步尝试绘画,大胆地表现毛毛虫的特征及动态。

实例:我们选择了一幅艾瑞克卡尔的作品,仅有一幅作品是不够的,怎样让孩子们欣赏各种各样的动态,于是,我们又出示了教师的范画《站立的毛毛虫》,在对比中引导他们发现其动态的不同,为儿童的表现拓宽思路。教师所准备的范例,一定是有意义的,它们能带给儿童不同的视角,给他们更多的启发,更多想象的空间,而不仅仅是提供给儿童临摹的范例,画出和范例“像不像”的作品来。

3.教师与范例本身进行对话

教师要明确,通过这些范例要给孩子什么?因此,教师应该理解作品本身、线条、色彩、构图等,在进行一定的取舍后,有选择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二、范例的运用策略

使用范例要合理,指导要恰当,要突出范例中的新授内容,简单扼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开放性的提问,可充分调动儿童的思维,进行必要的启发,诱导和儿童对话,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儿童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如,在活动《毛毛虫》中,通过范例,教师试图让儿童观察作品的特征、动态和色彩。首先出示了一幅艾瑞克卡尔的作品,教师介绍:这是画家艾瑞克卡尔的作品《好饿的毛毛虫》。简单介绍故事的情节后,讨论:毛毛虫长什么样子?什么颜色?它的身体为什么拱着?再欣赏老师的作品《跳舞的毛毛虫》后,讨论:这只毛毛虫又在干什么呢?它的身体怎样?

三、欣赏后的再创造

儿童在对范例欣赏后,真正的目的是要富有个性地表达。独创是艺术的本质,所以在欣赏后,我们会把范例拿走,儿童又积累了一定的欣赏表象,又没有临摹的局限,在这样的前提下,儿童开始大胆地创作。

四、提炼讲评,让儿童的作品生成范例

我们往往很重视一次集体活动中幼儿绘画的结果,即儿童画是否能达到教师预想的效果。而此时,我们可以做的是围绕目标去发现儿童的独创性作品,进行讲评。其实,这样的讲评、这些的作品,又生成了范例,带来新的启发。

总之,选择适合儿童年龄、心理特点的范例,恰当地运用策略,富有个性的表达,提炼讲评,使儿童可以有新的起点去表达。

(作者单位 江苏省建湖县幼儿园)

上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下一篇:浅议小学低年级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