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精心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时间:2022-09-22 07:41:42

激发兴趣,精心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摘 要]写字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从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写字教学经验中,发现书写兴趣、书写习惯、书写技巧及书写实践对于小学生写好字非常关键。教师通过对这几点的把握,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写字能力,值得操作和推广。

[关键词]写字;兴趣;习惯;技巧;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5-0064-03[作者简介]王小刚(1973―),男,江苏南通人,本科,江苏省如皋市白蒲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近年来,写字教学常被忽视。中央电视台的“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播放后,广大教育人士对当前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状况表现出种种担忧。学生对写字缺乏兴趣,书写水平每况愈下,与不重视写字教学有较大关系。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和内容”中要求“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提出各学段写字教学的具体要求,可见对写字教学的高度重视。

一、故事引领,激发浓厚的书写兴趣

写字是小学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汉字学习的手段,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小学生必须从小打好写字基础。对小学生而言,写一手好字并非易事。写字教学中的空洞说教,练字过程中的机械临摹,都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从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因此,教师应该十分注重学生写字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讲故事,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思维,提高其自觉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小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在学生练字时讲一讲书法史上脍炙人口的书法家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让学生明道理,学知识,激起对写字的兴趣和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持之以恒的写字意志。

对初学写字者,笔者以故事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使之明白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瑰宝,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是责无旁贷的使命;对消极练字者,笔者以王羲之临池学书、墨染池水的故事鼓励他们勤奋练字;对缺乏毅力者,笔者以三国钟鹞抱犊山三年学书的故事勉励他们自强不息……

教师以故事引领,学生受到感染,对故事中的书法家崇拜不已,对写字产生浓厚兴趣,也便有了写好字的强烈愿望。

二、以人为本,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俗话说:“字如其人。”字的外形常能反映一个人的个性特征。近年来,有人通过笔迹的笔画和字形,解码个体的人格特质,分析人的思维模式、心态、行为习惯和健康状况。笔者一直从事小学语文大循环教学,将学生从低年级送至毕业,因此对学生个性及字形特征了如指掌,在批阅作业时能以字推人,熟知字大如卵者为钱某某,字迹潦草者为杨某某,字秀如玉者为王某某……猜中率十有八九。这缘于笔者对学生的长期观察,不同的个性形成不同风格的手迹,有益于笔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写字辅导。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以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书写,既有利于书写的规范,也有利于健康成长。写字时,笔者要求学生要“头正,肩平,身直、臂开,足稳”,保持良好姿势,要做到“三个一”,即眼离书一尺,身离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在巡视时,笔者不时地帮助学生摆正坐姿,手把手地纠正其握笔姿势。笔者告诉学生,字如人脸,涂涂改改,则不堪入目;字如人身,歪歪斜斜,则无法站稳。中国文字具备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其中“形美”是汉字的一个突出特点。汉字方正端庄,内涵丰富,笔者引导学生工整书写,提醒性急者要绝虑凝神、心正气和,浮躁者要虚怀若谷、博采众长;粗心者要一笔一画、心细如针……黄庭坚说:“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

良好写字习惯的养成是写好字的前提,也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三、关注细节,掌握规范的书写技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小学生如果不能正确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按笔顺规则书写,一旦形成习惯,纠正起来很难,更无从谈起字的间架结构和形体美。因此,笔者在写字教学中非常关注学生书写的规范性。

(一)细致的笔画训练

每一个汉字都是由基本笔画构成。写好一个字,就要写好它的每一个基本笔画,注意每一个笔画的起笔、运笔、收笔。只有掌握了起笔、运笔、收笔的方法后,才能写好字。笔者在低年级写字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基本笔画的同时进行精心的笔画书写指导,为学生写好汉字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教学“横”画时,提醒学生“横”画看似简单,但写好“横”画运笔是有轻重缓急的。笔者引用了一首儿歌:“起笔轻运笔快,顿一下要回锋。左边低右边高,一笔写成才较好。”学生一开始不理解,但通过反复吟读,渐渐明白要点,并按照儿歌提示反复训练,“横”也就越写越漂亮了。

(二)深刻的结构认识

教师除了指导汉字的笔画,还应该着重指导汉字的间架结构。汉字的结构种类较多,有独体字、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全)包围结构、品字形结构等,但这些结构的汉字往往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写字教学中,笔者特别注意分类,提醒学生注意。如教学左右结构的字,提醒学生有时要注意左窄右宽,如“谨”; 有时要注意左宽右窄,如“刚”;有时要注意左右相同,如“赫”。同样,上下结构、半(全)包围结构及其他结构的字,也要注意偏旁的变化。在写字教学中,笔者借助田字格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汉字的结构,弄清各部分构字部件在田字格中的准确位置和所占比例,特别是重点笔画的占位,对字的结构及形体建立整体认识,然后进行书写练习。

(三)严谨的笔顺书写

只有按笔顺规则书写,才能把字写得又好又快。在每次进行生字教学时,笔者都要把生字工工整整地范写在黑板上,范写的同时要求学生伸出右手食指书空跟写。学生边看边写,笔画笔顺牢记于心。汉字的笔顺是有规律可循的,为了方便学生掌握正确笔顺规则,笔者让学生熟记“汉字笔顺口诀”,即先横后竖,从左到右,先撇后捺,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学生边读边悟,反复实践,基本解决了倒笔乱笔问题。

笔画训练到位,对字形结构有了整体认识,并能按照笔顺规则正确书写,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书写技巧,字的形体美效果就水到渠成了。

四、广泛实践,展示个人的书写风采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写字训练必须常抓不懈,不可一曝十寒。《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笔者组织学生参加了丰富的写字实践活动。

1.小小听写会。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听写活动,要求学生写字即练字,既巩固了识字教学效果,也起到了练字目的。

2.每日一刻练。学生每天中午就餐后,进行一刻钟写字练习,练完即批,当面点评,及时整改,效果极佳。

3.新春写门联。每年寒假给学习软笔书法的学生增加写春联的作业,大红春联营造了节日气氛,学生赢得了夸奖,一举多得。

4.书法等级考。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书法等级考试,学生获得等级证书,充满成就感,进一步增强了写好字的信心。

5.参赛展风采。鼓励“写”有成就的学生参加各种类别的书法大赛,在赛场上见识高手,见证水平。学生喜获荣誉,信心倍增,并心向更广阔的舞台。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写不好汉字、不会写汉字,语文教师有责任,笔者认为言之有理。写好字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教学义务。教师应高度重视写字教学,并通过扎实有效的措施进行训练,使学生书写水平得到提升,中华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 李金虎.例谈加强小学生写字能力的培养[J].小学语文教学,2012(11).

[2] 刘侠.小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3(11).

[3] 沈鸣.小学生写字用格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3).

上一篇:志愿者活动对提高大学生个人素质的功能研究 下一篇:谈小学生数学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