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讲评课优化策略浅探

时间:2022-09-22 07:18:58

高中作文讲评课优化策略浅探

摘要:重改轻评、主体错位及缺乏鼓励是目前高中作文讲评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作文讲评课的预期效果不仅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比如及时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鼓励性原则及参与性原则等,同时更需要一些有效的策略,譬如开展合作讨论,评改结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多方对话、灵活利用范文,以读促评、养成写后记习惯,反思写作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作文讲评课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作文讲评课的效果。

关键词:作文讲评;优化;策略;新课程

1、引言

在高中写作教学中,作文讲评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师忽视作文讲评课,不仅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甚至删减了作文讲评过程,用作文评语来替代作文讲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严重影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新课程教学倡导开放的课堂结构,主张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习知识,掌握学习方法,本研究正是基于此,提出优化高中作文讲评课策略,改变作文讲评课被动与滞后的局面,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2、作文讲评课的现状与作文讲评课应遵循的原则

2.1作文讲评课的现状

目前高中作文讲评课主要存在重改轻评、主体错位、目标宽泛及缺乏鼓励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作文讲评课的教学效果。其中重改轻评是指高中语文教师花过多的时间来批改学生的作文,而较少地评讲作文,学生很少对批改多的作文进行深刻的反思;主体错位是指教师在作文讲评课中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缺乏主人翁感觉;目标宽泛是指在作文讲评课上没有做到重难点分明,没有考虑学生实际的水平;缺乏鼓励是指教师在作文讲评课上批评否定太多,而赞赏鼓励不够。

2.2作文讲评课应遵循的原则

一般来说,作文讲评是提升高中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作文讲评课的主观性特点,要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取得预期的效果,遵循一定的原则显得尤为关键,比如及时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鼓励性原则、多样化原则及参与性原则等。其中鼓励性原则是指教师在作文讲评课上要以正面评价为主,最大限度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自己了解自己的不足与缺陷,进而让学生在作文讲评课中体验到成功感。

3、优化高中作文讲评课的策略

3.1开展合作讨论,评改结合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作文的精细批改和教师及时讲评是矛盾的,换句话说,教师虽然能够做到精细批改,但是很难做到及时评讲,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合作讨论,评改结合正是基于此提出来的,它一种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评改其他学生的作文,达到合作交流的目的,具体来说,它包括构建有效的合作小组、评点同学作文、修改自己作文及教师把关落实等几方面内容。合作探究,评改结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培养学生评析与修改作文的能力、较大程度上减轻教师的负担。但是这一策略需要注意了解学生原有的作文水平以及时间安排上要合理。

3.2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多方对话

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些学生虽然在作文写作课上提不起兴趣,但是却热衷于网络聊天或者日志,所以作文评讲课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利用网络资源,架构一个多方对话的平台。

3.3灵活利用范文,以读促评

一般来说,作文讲评假如只是泛泛而谈,而没有结合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或者优秀的范文来加以评点,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范文能够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模仿对象,为自己写作作文提供范例式的思维准备。

3.4养成写后记习惯,反思写作问题

在目前高中作文写作中,有些学生上一次出现的问题,不管教师怎么苦口婆心地讲解,他下一次作文写作中照样出现同样的问题,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和学生自己反思的缺失有着深刻的联系。作文后记是指教师评讲作文后,学生依据教师的评语与课堂上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反复的思考,将启发与领悟写在作文正文的后面。通常情况下,作文后记具有实践性、客观性及个体性等特征,作文后记是课堂的延伸,具有以下作用。首先,写作文后记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充分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写作文后记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写作的思维,使学生在自我反思中领悟写作理论,获得写作技巧;最后,写作文后记能够显著提高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

4、结论

总之,新课程教学倡导开放的课堂结构,主张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习知识,掌握学习方法,而目前高中作文讲评课主要存在重改轻评、主体错位、目标宽泛及缺乏鼓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作文讲评课的教学效果。一般来说,提高作文讲评课的效果一方面要遵循诸如及时性、针对性、鼓励性及参与性等原则,另一方面还需要利用诸如开展合作讨论、利用网络资源、灵活利用范文、养成写后记习惯等策略。

上一篇:通过网络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下一篇:浅谈高中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