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09-22 07:13:26

浅析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变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科学的评价各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显得尤为关键和迫切。因此,本文在深入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我国当前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力争研究出一种全新的、具有很强指导意义的、能被广大高校所易于接受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6-0138-03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呈现多样化、复杂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等诸多特点。就业形式的变化要求各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在方式和模式上做出相应的变化。高等院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评价,作为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起到很好的导航作用,也有助于深化、促进和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因此,在分析现行就业工作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准确把握我国当前不同地域、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的就业工作实际情况,力争研究出一种全新有效的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促进高校就业工作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

1 当前高校就业工作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

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及各高校相关就业部门对于就业评价体系的合理构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结合科学的方法提出了许多改善措施,但由于就业工作本身的复杂性、重复性和时效性,许多理论上较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在实践中却难以发挥作用。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便成为当前就业评价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此外,就业率作为衡量就业工作结果的指标,存在诸多不合理性,具体表现在:首先,评价指标单一,无法说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业率作为就业工作的评估指标,在一定意义上说明某些高校毕业生的市场供求关系和该高校的教学情况。然而,就业率评估并不能合理、全面、科学地反映各高校就业的量与质,也不能反映出学生的就业层次和就业流向。其次,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就业率评价主要是对就业工作结果进行评价,而忽视了对就业工作开展过程和效果的评价,这就使得评价成效不高,不能全面涵盖复杂的高校就业工作系统。最后,评价主体不合理,缺乏公正性。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目前由各高校统计上报,由其上级主管部门公布,自然这样的就业率评价缺乏有效性、公正性和可比性。

综上所述,构建科学、完善、公正、有效的高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以更好地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纵向发展,而且也有助于各高校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专业结构,重视就业工作,从而制定出高效的、科学的人才培养战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2 高等院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个完善的高等院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应相对全面、公正、真实、准确地反映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从而引导和促进担负着为社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各高校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本文在大量就业情况调查与就业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从学生因素和学校因素两方面出发,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高等院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2.1 从学生因素看,就业工作评价重点在四个匹配性

(1)职业发展与专业背景相匹配

高校毕业生的专业学习与其就业有着直接的联系。专业学习的质量与效果直接影响到毕业生初次就业的成功与否。一般来说,若专业对口,专业技能扎实,在行业内就业,则毕业生职业发展空间可能比较大。大学生在自己所学专业的相关领域工作,更有利于其个人的成才和事业的进步。毕业生的专业符合度越高,越能调动个体积极性,越能实现个人意愿专长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理想状态。如果毕业生心理特征适宜做某职位,那么他将在该职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激发对该职位的兴趣,则其职业发展可能会更好。反之,则其职业发展空间将会受限。

(2)能力与岗位相匹配

当毕业生能力超过其岗位要求时,他会觉得工作毫无挑战性,其才能不能在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则可能大材小用,毕业生心态不稳。当毕业生能力不能满足岗位要求时,则其可能不胜任工作。他会认为其工作极具挑战力,并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前途感到茫然,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存竞争会使毕业生焦虑不安,苦闷抑郁,没有更多的精力与能力投入工作。因此,毕业生能力与其今后的择业岗位是否相一致,对其今后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3)毕业生心理契约与用人单位用人意向相匹配

心理契约是毕业生择业时希望在某一时期达到一定目标的心理预期,具有导向、激励、催化和调整等功能,一般用心理关注度表示,心理关注度又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心理满意度,是指作为就业主体的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环境、薪水待遇和事业发展空间的整体评价。心理满意度决定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也决定其对待工作的热忱程度和其职业潜能的发挥程度;二是心理平衡度,是指作为就业主体的毕业生对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环境、薪水待遇和事业发展空间是否与自身的职业能力相一致,使其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心理平衡度决定毕业生的流动情况。因此,毕业生心理契约与用人单位用人意向的匹配性是毕业生一次性就业成功的关键。

(4)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匹配

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辅相成。近期目标规划了发展步骤,长远目标指明努力方向。完成近期目标是实现长远目标的前提,长远目标为短期目标提供动力。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来说,首先应进行自我评估,结合环境分析,制定近期职业目标,在工作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专业技能,拓宽专业领域,历练才干,为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即长远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从学校因素看,就业工作评价重点在四个一致性

(1)办学定位与就业工作的一致性

传统思路认为办学定位决定就业质量,其实不然,市场需求决定就业状况和专业设置,进而决定办学定位。因此,各高校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指导,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满足社会市场需求为目标,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而为社会建设和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

(2)就业数量(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一致性

就业率作为衡量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指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就业工作“量”的成果,而很难反映出就业“质”上的区别。就业数量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就业流向和供需比例等复杂的就业信息。不能片面为追求就业率而忽视就业质量,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不是一个层面上的问题。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就业状况的综合性概念,一切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都会制约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以数量评价代替质量评价具有很大弊端,其误导高校以片面追求“就业率”为导向。故对高校就业工作的评价应强化就业质量。

(3)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的一致性

以市场为取向的就业模式,要求高校应根据市场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使专业设置更适应市场需求。真正按照市场和社会需要设置的专业能有效的促使大学生按照社会需求得到合理科学的配置。各高校应经常开展市场调研,真正了解社会需求,结合自身办学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时调整现有专业体系,促使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有更好的衔接,从而培养特色专业人才,提高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4)教学质量与就业质量的一致性

随着高校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发生了从“数”到“质”的转变。在“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下,毕业生的质量成为影响其就业率的主要因素。因此,高校应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抓好实践教学环节,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此外,通过就业状况的跟踪分析,也可深化教学改革,从而培养高质量毕业生,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2.3 高等学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评价指标

高等学校就业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评价指标不是一两个方面的指标所能全面反映出来的,需要建立全方位的评价指标体系。只有运用系统、科学、合理的方法建立全面系统的高等学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对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才能得出正确的评价结论。从实践操作看,提高我国高等学校就业评价合理性,构建我国高等学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要考虑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量”,没有“量”的基础,低“量”的高“质”是没有意义的。另外,还要考虑到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国际政治发展趋势等因素的影响。

一是就业工作体制,主要评价高校就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激励机制,包括学校、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就业工作运行机制、各相关单位对就业工作的支持程度等。

二是就业工作条件,主要包括就业工作机构、就业工作人员配备、就业工作设施与设备配备等。

三是就业工作状态,主要评价高校就业工作人员的履职能力,包括就业工作规范化管理、就业工作人员学习和贯彻就业政策法规程度、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就业市场维护和开发、就业市场调查研究等。

四是就业工作绩效,主要评价包括就业率、就业层次和质量、学生思想教育情况、学生和用人单位对就业工作的满意度等。

五是就业工作后效,主要评价的是高校就业工作的控制性和可持续性,包括毕业生到用人单位的表现情况、毕业生社会发展适应性情况等。

总之,构建相对完善的高等院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与完善。本文从学生因素和学校因素两个方面构建高校就业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引导和促进各高校教学改革和就业工作有效全面的发展,使得高校从生源质量、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和就业指导等全面抓起,提高大学生质量,进而为社会建设、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建辉.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8(7).

[2]黎大志,姜新生.困境与出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9(5).

[3]宋继勋,李杨,南峰.实用型高校就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0(9).

[4]杨钋,门,马莉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现状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

上一篇:食品有机 谁贴假标签? 下一篇:“入世”十年与中国相关贸易摩擦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