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臂移臂技术对男子短距离自由泳的影响

时间:2022-09-22 05:12:39

直臂移臂技术对男子短距离自由泳的影响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中外优秀短距离自由泳选手的技术进行分析,找出了中外优秀短距离自由泳选手之间的差异,特别对“直臂移臂”技术做出新的认识和理解。发现“直臂移臂”技术在短距离自由泳中有很大优势,数据证明该技术在最后冲刺阶段直臂划水能充分发挥腰部和肩部力量,提高划水速度与空中移臂速度,并保持划幅。

【关键词】“直臂移臂”技术;短距离自由泳

On the Influence of Straight Arm Stroke on Men’s

Short-Distance Free Style Swimming

ZHANG Peng

(Henan Swimming Games Administration Center,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This article, adopt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comparative stud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alyzes the skills of excellent athletes of short-distance free style swimming both home and abroad, finds 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athletes, and reache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skill of “straight arm stroke”. We find that the technique boasts of great advantage in short distance swimming, with statistics showing that it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forces of the waist and shoulders in the final spurt period, improve the stroking speed and the speed of move arms in the air, and maintain the length of strokes.

【Keywords】straight arm stroke technique; short distance free style swimming

一、前言

短距离自由泳是竞技游泳项目中最受观众喜爱的项目之一,也是竞争最紧张激烈、比赛结果最具悬念的比赛项目,在1996年第26届奥运会的游泳比赛上我国男子优秀游泳运动员蒋承稷以22.33秒的成绩夺得男子50米自由泳决赛的第4名,取得了参加世界大赛以来男子短距离最好成绩。近年来,在奥运会、世锦赛的短距离自由泳比赛中越来越多的优秀运动员开始采用空中直臂移臂的技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澳大利亚的埃蒙・沙利文、克利姆,美国的珍妮特・埃文斯,荷兰的德布鲁因,日本的柴田亚衣、佐藤久佳等世界名将。

近年来我国男子自由泳随着张琳、孙杨的成长,在男子长距离自由泳上我国跨入了世界高水平行列,张琳在奥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中获得银牌、1500米比赛中获得第五,在2009年世锦赛上获得了800米自由泳冠军并大幅度地提高了世界记录。孙杨在2008年奥运会上获得1500米第八,在2009年世锦赛上获得第三。在我国男子长距离不断提高的同时,我国的男子短距离项目与世界的差距却越来越大,近三届奥运会都没有选手进入决赛。

当前世界优秀短距离运动员越来越多地采用直臂移臂,我国短距离运动员普遍采用的是高肘屈臂移臂,这种现象是否是影响我国短距离自由泳提高的原因之一?本文拟对中外优秀男子短距离自由泳选手的技术进行分析,尤其是对“直臂移臂”技术进行分析,找到它的特点与价值,为我国游泳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使教练员对直移臂技术有更广泛、更深入的了解。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世界记录保持者和近三届奥运会男子50、100米自由泳决赛前3名运动员和我国全运会男子50米、100米自由泳决赛前3名运动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第27、28届奥运会游泳技术报告和第10届全运会游泳技术报告;查阅近年来有关男子短距离自由泳论文。

(2)比较研究法:第28届、29届奥运会男子50、100米自由泳决赛前3名运动员和中国九运会男子50米、100米自由泳决赛前3名运动员进行比较分析,分析我国男子短距离自由泳的水平,找出直臂技术的优势及推广的必要性。

(3)数理统计法:对所获得所有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数据准确可靠。

4.录像分析法:通过表象观察对比找出两种技术选手的差异和技术模式。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本文相关概念的理解与“直臂移臂”技术的历史

1.相关概念的理解

“直臂移臂”技术指游泳运动员在手臂出水后,采用直臂的形式移臂至入水点。直臂移臂技术是与屈臂移臂技术相对而言。

2.“直臂移臂”技术的历史

最早采用“直臂移臂”技术的是美国游泳运动员弗莱英・古尔和图巴克。据记载,1884年,在伦敦的一场比赛中,弗莱英・古尔在130英尺(约40米)比赛中游了30秒,击败图巴克拿到金牌,当时他们采用的技术被称为“翻江倒海”式――两臂像风车一样交替划水,双腿上下打水。而这种“翻江倒海”式的方法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直臂移臂”技术。

游泳史上不时有选手采用“直臂移臂”技术取得优异成绩,但该技术一直没被广泛采纳。直到美国女子自由泳选手珍妮特・埃文斯采用“直臂移臂”的风车式划水技术一次次刷新世界记录,这才引起了对于直臂移臂技术的关注。

近年来采用“直臂移臂”技术的短距离自由泳选手人数猛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我国短距离优秀运动员蒋承稷,他在1996年亚特兰大第26届奥运会上男子5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22.33秒的成绩夺得的第4名,取得了参加世界大赛以来中国男子短距离自由泳最好成绩。现世界记录的保持者澳大利亚的埃蒙・沙利文也是采用的直臂移臂技术。当埃蒙?鄄沙利文、克利姆、珍妮特・埃文斯、德布鲁因、柴田亚衣、佐藤久佳等采用直臂移臂技术或是混合移臂技术取得成功时,显然直臂技术取得成功这不是个例与偶然现象,但我国却鲜有直臂移臂技术的短距离自由泳选手出现。

(二)中外优秀男子短距离自由泳选手途中游技术分析

短距离游泳项目,从其自身结构来看,可分为出发、转身(50米项目标准池比赛无转身)途中游、冲刺等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从前后程结构来划分,则可分为前半程和后半程两个阶段。为此,我们在比较中外男子短距离自由泳各环节速度特征的同时,亦对前后程速度进行对比,找出中外游泳运动员之间的差异。

中外短距离自由泳运动员速度模式虽基本相同,尤其是出发、转身和冲刺等环节的速度百分比均十分接近,但中国运动员途中游阶段速度百分比均大于世界优秀运动员,说明中国短距离自由泳在出发转身与冲刺方面的能力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无明显差异,但在其主要环节途中游方面的能力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着十分明显差距。

在竞技游泳过程的4个环节中,途中游所占的比例最大,因而途中游的速度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也最大。途中游的速度则取决于划水动作的频率(划频)和每个动作周期身体前进的距离(划幅),即速度=划频×划幅。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男子自由泳优秀选手在前半程的划频与外国优秀选手相比,在50米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划频明显高于奥运会优秀运动员,划幅则较低这反映出我国对于短距离运动员划频的过分重视使运动员的划幅不够。划幅主要由运动员技术、力量、臂展、关节柔韧性来决定的。近年来,我国游泳对于选材的重视,从身体形态上与国外运动员的差距明显减小,这也反映出我国运动员在技术或力量上可能与国外运动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提示教练员在训练中要加强技术和身体素质的训练。从100米比赛的划频、划幅来看,我国运动员前半程的划频明显慢于奥运会游泳选手,而前后半程变化为后程相对于前程频率有所增加,这也可能是运动员冲刺使频率加快,而奥运会优秀选手是前半程频率与后半程频率几乎不变,仅有微弱的下降。我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100米比赛前后半程频率差距的主要原因一是运动员比赛时战术保守,前50米不敢大胆游出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运动员能力较差,一旦前50米游出去后担心后程回不来。

1.世界男子“直臂移臂”技术运动员

划频、划副除了受运动员自身形态、身体素质的影响外,很大程度上与移臂技术、两臂交叉方式及手腿配合方式、呼吸方式相关联。

采用“直臂移臂”技术的埃蒙?鄄沙利文(EamonSullivan)在澳大利亚奥会运选拔赛50米自由泳游出21.28秒的成绩,在北京奥运会上以47.05秒再次打破百米世界记录,这再次引起了我们对直臂移臂技术的关注。

从表2可以看出28届奥运会男子短距离自由泳单项决赛采用“直臂移臂”的运动员较少,且未取得一枚奖牌。而表3可以看出在北京奥运会上男子短距离项目上,直臂移臂技术的运动员开始取得好的成绩,这是一种偶然还是一种必然,这应该引起我国游泳界的重视。

2.自由泳“直臂移臂”技术与控制划频和划幅

第27届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是一场经典的比赛,也是波波夫、克里姆、霍尔、霍根班德等一批泳坛传奇名将之间的比赛。其中波波夫、霍根班德的游泳技术是公认的教科书式的技术,而克里姆采用的是正式直臂移臂技术。

从表4中可见3种不同技术风格的组合方式。第1种是以波波夫为代表的划幅长、划频低的技术组合,全程平均划幅为2.48m/次,是目前世界优秀男子短距离自由泳运动员划幅最长的,而划频则是前8名中最低的,其特点是两臂轮流前摆,动作轻盈,划水前进速度均匀,轻柔有力,有效功高而无效功耗量低。这正是他与其他短距离运动员最大的不同之处。波波夫100m自由泳中的划幅较第26届奥运会还增长了0.10m/次,划频则有所降低,但游速仍然在提高。第2种是以克里姆为代表的高划率、短划幅的技术组合方式。他是前8名中划频最高的,全程平均划频为56.18次,尤其在前半程,不仅划频高而且划幅也有相当的长度,他在前半程的游速是前8名中最快的(2.11m/s)。到了后半程他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划频,而划幅却大幅度缩短,其游速降到了前8名的最慢(1.88m/s),从而痛失了夺奖牌的机会。第3种是以霍根班德为代表的划频与划幅均处于适中的组合方式。他在后半程中表现得更为出色,虽然划水频率有所降低,但划水幅度仍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所以,游速是最快的。这就更进一步说明了,根据运动员自身身体形态的特点以及专项素质的水平组合划频和划幅是提高游速的关键所在。

(三)“直臂移臂”技术的探讨

1.“直臂移臂”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打腿频率与手臂划频相制约的问题

自由泳游进时需要运动员通过身体的转动来发挥核心力量,带动手臂划水,取得更好的划水效果。根据科研人员的研究,近年来自由泳运动员身体转动的幅度相比于上世纪的运动员又有了明显的增加。采用“屈臂移臂”的自由泳选手在完成划手动作的同时,往往很难很好地完成转髋动作,而在游程后半段,运动员加快打腿频率势必会使他们的转髋更加不到位、不充分,而转髋动作又直接影响到手臂的划水幅度。为保持原有的手臂划手幅度,运动员就不得不降低划频,这对短距离游泳运动员来说频率的降低很大程度上会造成成绩的下降。

自由泳比赛后半程冲刺时,运动员往往会加快打腿频率,而此时手臂的划频却比较难提高,而“直臂移臂”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直臂移臂”技术的特点就是频率快,身体转动幅度大,运动员可以利用身体的转动以及手臂直臂移臂的惯性提高动作频率。

让六七岁的孩子学习“直臂移臂”,他们的转髋都能完成得很好。这是因为“直臂移臂”技术具有自然性。“直臂移臂”技术符合人的正常身体行为,划水动作后的转髋也就会自然形成,而合理自然的转髋增大了划手动作结束时的力量。这是因为合理的转髋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腰部与肩部的力量,对保持甚至增加划幅有极大的帮助,并就此形成高划频的技术特点,这就保障了采用“直臂移臂”的运动员在划频不变情况下加快打腿频率而不影响手臂划幅。

可见,“直臂移臂”技术的自然性能够很好地解决打腿频率与手臂划频相制约的问题。

2.“直臂移臂”技术的力学原理

“直臂移臂”技术的力学原理:一是手臂空中移动速度快,手掌线速度大,拥有良好抓水技术的运动员能很好地将手臂移动速度的动能转化到抓水环节上,并顺利过渡到推水阶段,手臂肌肉在抓水阶段有机会放松,为最后的推水动作做足准备;二是转髋时腰部与肩部力量能充分转移到手臂的推水上,强有力的力量支持增大划水幅度,加快划水速度,并将这一速度延续到手臂的出水与空中移臂阶段,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高速周转过程。

3.“直臂移臂”技术与蝶泳技术的共性

蝶泳技术的移臂也是“直臂移臂”,这与采用“直臂移臂”技术的自由泳运动员有相似之处,他们都表现出强大的手臂爆发力和良好的肩部柔韧性;而利用蝶泳练习来提高自由泳选手的耐力水平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这些共性,国际上部分“直臂移臂”技术自由泳运动员的蝶泳水平也达到很高水平,迈克尔・克里姆就是个典型事实,他不仅在悉尼奥运会上取得了4×100米自由泳接力冠军,同时还是男子100米蝶泳亚军。

4.“直臂移臂”技术对运动员的手臂抓水技术要求很高

“直臂移臂”技术的高频性会导致手臂入水速度加快,影响运动员的抓水,破坏抓水技术。采用“直臂移臂”技术容易导致上身紧张,大多数运动员很难保持空中“直臂移臂”和水下屈臂划水动作的自然完成。

一般来讲可以通过大量的力量练习来促进运动员掌握抓水技术,但大部分运动员难以掌握,只有极少的天才运动员可以做到空中“直臂移臂”和水下自然的屈臂划水动作。拥有良好的抓水技术是任何“直臂移臂”运动员梦寐以求的,而像沙利文就是这样的天才运动员。

5.“直臂移臂”技术对运动员柔韧性与协调性要求极高

“直臂移臂”技术对运动员的肩关节柔韧性要求极高。直臂移臂时速度快、转幅大,抓水力量强,没有好的肩关节柔韧性和完成动作的协调性就很容易出现肩部伤害。在做直臂移臂时肩部肌肉扭曲拉伸幅度大,只有那些天才运动员可以很好地完成这样的动作,而且不会受伤。

四、结论

(1)“直臂移臂”技术其主要优点是能增加运动员身体转动的幅度,提高运动员游进的频率,当前世界优秀运动员采用直臂移臂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应该引起我国游泳界对自由泳直臂移臂技术的研究。

(2)“直臂移臂”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合理利用转髋动作使运动员在划水最后阶段能充分发挥腰部和肩部力量,提高划水速度与空中移臂速度,提高划水效果。

(3)“直臂移臂”技术有一定的适应人群,并不是每个运动员都适合采用。采用直臂移臂技术的选手最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水感。

上一篇:体育院校健美操专选课中合作学习法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生理生化监控在游泳训练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