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的情境设计

时间:2022-09-22 04:46:34

物理教学中的情境设计

“情境教学”是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寓深刻的教育于良好的情境之中.设计情境是物理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情境教学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课堂气氛,使学生主动地探索知识,以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的目的.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

一、精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积极

参与

新课标要求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再抽象成物理概念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所以,在课的开始设计一个对学生有一定挑战性的情境,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心理的积极因素,激发其情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摩擦力”时,本人设计了让学生上台来抓碗这一活动.把瓷碗倒扣在讲台上,用一块蘸有色拉油的布条在瓷碗的外壁擦一遍,然后告诉学生:“谁能用一只手把碗抓起来,老师就奖给他一支红色水笔.”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许多同学纷纷上台来试,但却没有人能把碗抓起.最后教师在手上涂上粉笔灰,一下子就把碗抓起来(有的学生也可能想到类似方法把碗抓起来,教师再因势引导).此时学生会主动讨论分析,刚才抓不起来碗是因为碗太滑了,摩擦力不够,而涂了粉笔灰可以增大摩擦.这样的课题导入设计,可以使学生在求知欲望的推动下,轻松、愉快地进入高效的学习状态.

又如,在讲“磁场”时,我拿出一支装有水的试管,在试管水中放一枚回形针,然后我举起试管面向学生说:“现在请同学们帮个忙,想办法取出试管中这枚回形针,同时要求试管中的水不能洒出来.”学生积极思考、讨论,纷纷举手要求上台尝试.有些课前预习的学生很容易就会想到用磁铁沿着试管壁把回形针吸出来,从而顺利导入“磁”这一新的物理现象.

二、巧设活动情境,促进学生探究

高潮

一节成功的物理课,必定少不了一个高潮部分.当学生掌握了课堂上的书本知识,都有一种尝试着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欲望.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设计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就形成了一节课的高潮.同时,当学生的活动或想法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时,就会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例如,在讲“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可以设计一个知识应用能力竞赛活动.教师拿出一根洗衣机的排水管,再在讲台上放一些碎纸屑或一些羽毛,然后问学生,谁能用这根洗衣机的排水管,把放在讲台上的碎纸屑或羽毛吸起来?学生结合这节课的内容,经过分析,要把纸屑、羽毛吸起来,必须加快管子一端的气流速度,最后想到把管子一端朝下对准纸屑、羽毛,另一端迅速甩动,让管子上端迅速旋转,这时纸屑、羽毛就会被管子吸上去,从上端跑出来,并指出吸尘器的工作原理与之相似.

又如,在讲“物体的惯性”时,学生学习惯性知识后,教师把一杯水放在一张纸条上,请学生想办法在抽出纸条时水杯不移动.许多学生跃跃欲试,经历了多次失败后,认识到抽纸条时速度一定要快.在此启发下,有的学生再次上台,用一只手拉住纸条,另一只手迅速把纸条打下去,终于成功地抽出了纸条.

三、妙设惊诧情境,帮助学生突破

难点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计惊诧情境,使之跟学生原有的想法产生强烈冲突,产生“竟有此事”之感,从而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再认识,形成深刻、难忘的印象.

例如,在讲“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时,学生对于漫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的理解是有困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一小块平面镜先放在太阳光下,调节好角度,看到墙上有一块光斑,这是因为平面镜反射的光仍然平行射到墙上而形成的.这时教师可以用一锤子砸向平面镜,把平面镜砸碎.对于教师的这一举动,学生很诧异,纷纷猜测:老师到底想要干什么呢?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了注意力,想要探个究竟.教师把敲碎的镜子镜面朝上堆放在铺有毛巾的硬纸板上,再次放到阳光下,这时会看到墙上有许多个不同位置的小亮斑.教师提问:为什么光斑会分散到各个不同位置?学生自然会想到这些小镜子的角度各不相同,从而把光反射向各个方向.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指出,表面粗糙的物体相当于有无数个朝着不同角度的小平面镜,因此平行光被反射向各个不同方向,但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总之,情境设计在教学中的应用远不止这些,创设情境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然而也并非越多越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的不同内容及具体情况与条件,灵活运用,从而创设出既适合学生而又富有情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情涌动中获得感情升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物理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教学 下一篇:初中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